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剂配方选择及各项实验研究是固体式红外增强吊舱研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药剂配方及其一系列性能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配方药剂的性能能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各项试验结果或数据均令人满意,靶试使用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固体式红外增强吊舱的结构(壳体)是火工品(药柱)空中正常燃烧的载体舱,它说不来 燃烧室和火焰喷射口。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它除了满足一般航空零构件的需求外,还必须满足火工品的一些特殊要求。本文根据吊舱结构的上述工作特点,安装方式和使用要求,进行了吊舱结构设计。从方案构思、设计计算到样件除完成常规设计外,成功地解决了设计中的四个关键问题,吊舱结构先后通过振动试验,地面点火试验以及空中靶试使用,证明设计  相似文献   

3.
对某型加油吊舱地面模拟试验所需的地面驱动装置进行了系统方案设计,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地面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马达在液压源的驱动下,通过控制系统可实现不同转速状态之间的切换,转速控制精度和切换时间满足加油吊舱技术要求,该装置可以代替冲压空气涡轮驱动加油吊舱进行地面加油试验。  相似文献   

4.
航电系统仿真平台以其灵活方便和低成本特点,支持综合航电系统的预先研究、方案设计、详细设计、系统综合,成为综合航电系统研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计手段。给出了IMA系统仿真平台显示系统仿真器的详细的设计和实现方案,首先介绍了IMA系统仿真平台的组成,接着介绍了显示系统仿真器的组成架构,并对显示系统仿真器的硬件配置、航电网络配置、人机交互界面和逻辑处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经过IMA系统仿真试验样件验收测试程序的测试,验证了显示系统仿真器满足验收测试程序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要求,满足了该型号显示系统仿真器的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试飞平台研制需要,开展了基于试飞平台的动力装置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发动机安装系统、地面配套补加工、发动机舱通风冷却、发动机供回油系统、火警探测及灭火系统等分系统设计。设计中采用了全三维电子样机设计,采用了流体仿真计算技术对分系统性能进行了优化。通过地面调试及飞行试验表明系统工作可靠,满足性能指标要求。该设计方法可以为以后类似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某型航牢发动机的综合控制系统试验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多数半物理仿真试验平台系统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模拟控制系统在发动机上真实工作的情况,设计了基于真实外部管路的控制系统综合半物理试验平台,对试验平台的重要环节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并进行调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半物理仿真试验平台可满足控制系统综合试验的性能调试、功能验证和故障复现等要求,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机载吊舱使用环境复杂,常因受到各种动载荷作用而破坏,所以对机载吊舱的结构动力学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介绍了某机载吊舱的基本结构,通过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和振动冲击试验验证了该吊舱在振动冲击环境下结构强度和机械性能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为以后机载吊舱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航空遥感试验研究需求,设计并分析了一种飞机机腹吊舱。文中采用CFD软件对飞机机腹加装的吊舱进行气动外形特性分析,首先利用Icem软件对机载吊舱进行结构性网格划分,通过Flunet软件模拟飞机在多种高空环境下的飞行特性,仿真其受压力变化分布,并计算飞机重心的变化,提出吊舱设计应考虑压力调节需求和机腹结构加强需求,并评估飞机重心变化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经飞行试验证明,该吊舱设计合理,可为同类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大尺寸、大重量、多约束关系的舱段类部件数字化、柔性化对接,研制了一套舱段类部件数字化柔性对接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通过数字化测量系统测量舱段上的位姿测量特征点,集成管控平台解算其相对位姿,控制并联调姿平台进行运动,实时监控舱段间装配力,实现舱段的调姿与对接。给出了数字化测量系统的应用、基于并联调姿平台的位姿调整与装配力测量及集成管控平台的功能设计,并完成了舱段对接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大型舱段类部件柔性对接要求,提高了装配一致性,保证了产品与操作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机载设备吊舱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及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建祖  苏楠 《航空学报》2000,21(5):399-404
介绍了国外机载设备吊舱环境控制系统技术发展的状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吊舱环境控制系统方案,结合该系统的研制,分析了吊舱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难点并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4种吊舱环境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对其优化方法进行了探讨,采用正弦法结合单纯形加速法,对系统方案及参数选择进行了寻优,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正在研制的某型号支线飞机为背景,设计了基于RT-LAB的飞行仿真试验平台。此试验平台利用了RT-LAB仿真系统的核心优势,同时采用VMIC网通讯保证其实时性。通过驾驶员在回路中仿真试验,验证了基于RT-LAB的飞行仿真试验平台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满足了ARJ21飞机地面模拟试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杨涛  曹栓劳 《飞行试验》2002,18(3):20-26
根据某机载测量吊舱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及相关设计规范,对吊舱飞行试验状态下冷、热载荷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优化系统设计参数。通过对飞行状态及吊舱热容量对吊舱瞬态温度影响的分析,提出了“蓄冷”节能的设计概念,以解决因载机电能不足而给系统设计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机械助力飞行操纵系统的功能性能满足使用要求,文中详细说明了在工程研制及适航审定过程中应开展的试验项目.特别地结合国内某重点型号民用运输类飞机的研制,详细描述铁鸟试验任务要求,包括试验设备的要求及通过解决现有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得到的试验注意要点.通过已完成的铁鸟试验,实现了型号飞机飞行操纵系统的前期验证,包括...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并行工程的要求及航空发动机工作叶片的研制特点,对叶片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提取,研制出一个既能用于初始设计阶段的快速建模又可进行详细设计的三维实体参数化特征建模系统。此系统以我国自行研制的基于STEP标准的机械产品集成开发平台“金银花(LONICERA)”为设计平台,在HP工作站上实现了对压气机和涡轮工作叶片的建模。通过模型由设计平台向分析平台(MSC/PATRAN/NASTRAN)的顺利传递,证明了此建模系统满足集成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型号研制联试及模拟训练要求,开发了无人机模拟系统,详细设计了系统中的无人机本体模型、飞行模型、舵机模型及视景系统。通过系统联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无人机模拟系统能够实时响应地面站的飞行控制指令,并且能够有效满足型号研制及飞行员模拟训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从飞机吊舱总体布局、维修性、气动外形、载机适配性等进行了全面论述,总结了吊舱结构设计、机械和电气接口、吊耳型式、系统布置、重心控制等特点,并对吊舱静力、振动、冲击试验进行了要求,形成了标准已发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竞争日益强烈的市场中具有竞争力,今日的航空制造商及国防企业被迫在满足用户的苛刻要求以及条例要求的同时,提高其生产率.鉴于认识到不再有可能由一家公司来设计、研制、装配、试验及维护一个大的航空及国防平台或系统,许多公司愈来愈更加依靠软件来设计、验证、制造及运转这些系统.为满足条例要求以及性能需要,也日益依靠用软件来控制发动机、电子设备及其他机械电子学系统.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分布式容错配电系统的功能需求及构型设计,完成了分布式容错配电仿真验证系统的研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可靠,控制逻辑正确,系统设计满足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航空电子技术》2004,35(1):50-50
据报道,法国Thales航空电子公司正在为其研制的地面监视雷达积极开拓市场,主要目标定位在机械吊舱和无人飞机,而不是选择大型商务喷气飞机和民用飞机,这是因为拥有商务喷气飞机和大型飞机的国家并不太多。Thales公司目前正在全力研制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SARIS),该系统具有动目标指示能力(MTI),用于吊舱和无人机。同时,该公司还希望为拥有F/A-18战斗机的国家进行SARIS和Raytheon公司的共享侦察吊舱(SHARP)的综合,综合后的系统还可用于F-35(JSF)战斗机。美国海军将在F-14上检验由Raytheon公司为F/A-18E/F研制的SHARP吊舱上…  相似文献   

20.
针对微小型无人机光电吊舱对光轴稳定与目标跟踪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载体姿态测量的光学平台稳定技术.该技术利用吊舱基座上的速率陀螺测量机体三轴姿态运动,通过控制光学平台的俯仰和偏航两通道伺服系统实现对光轴的惯性空间稳定.该系统使用步进电机来当执行机构,根据步进电机的特性,可以推导得到控制量与转速的关系,由此省去了在一般捷联稳定技术中的微分测速环节,得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前馈控制的不变性原理.设计了解耦指令分配算法,将一个两轴耦合系统,转换为两个独立的单轴系统.在单轴控制中,分别设计了比例控制及比例积分控制算法实现对光轴的稳定控制和跟踪.最后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以及实际的摇摆台试验,证明了基于载体姿态测量的稳定技术能够实现微小型无人机光电吊舱的光轴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