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树 《中国航天》2006,(10):33-37
精简行星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位居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其地位就备受争议.随着近年来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有关冥王星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也因此成为8月份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会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空天瞭望     
美为冥王星探测拨款 美国总统布什2月20日正式批准为美国航宇局探测冥王星和太阳系外围凯帕带天体的项目拨款。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人类尚未探测过的唯一一个大行星。实际上,实施冥王星探测并非美国航宇局的本意。该局认为现  相似文献   

3.
士元 《中国航天》2006,(7):33-38
在太阳系边陲地带,有一颗70多年前才被发现的“小冰球”。它在苍茫的宇宙中绽放着暗红色的光芒。这就是冥王星。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冥王星离太阳最远,探测难度极大,是至今人类惟一未用空间探测器“专访”过的太阳系行星,所以至今人类仍对其知之甚少。不过,美国1月19日用宇宙神5重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的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这个总耗资7亿美元左右、钢琴般大小的探测器将高速行驶约50亿千米,最早可于2015年飞抵太阳系尽头,对冥王星及其卫星以及所谓的柯伊伯带开展首次近距离探测活动。该探测器将通过近距离飞越采集冥王星大气、地理环境和温度等数据,寻找关于太阳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新视野号是美国航宇局“新边疆”空间探测计划中的首项中级别探测任务。它将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太阳系的每颗行星都进行过考察的国家,是一次历史性的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又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李琳 《航天员》2014,(4):34-35
地下海洋,外星生命的摇篮? 冥王星曾经是太阳系最为遥远的九大行星之一,但因其偏远而且体积很小,2006年被排除出太阳系大行星之列,而这也同时是它很难被科学家观测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深空探测是人类对月球及月球以远的天体和空间进行的探测活动。它通过对月球、太阳、太阳系内地球以外行星及其卫星、小天体和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外宇宙空间等的探测,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太阳及小天体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灾害性影响.太阳系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24日,欧洲天文学家宣布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Gliese 581c",这颗行星围绕的恒星"Gliese 581"就是一颗红矮星。"Gliese 581c"是迄今为止太阳系外被发现的两百多颗行星中最像地球的。报道还提到这颗新行星距离地球有20.5光年,虽然哈佛天体物理中心的一个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就这颗行星的距离,我们是完全有能力达到的。话虽这么说,但是到达这个天体,至少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若把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设为一个天文单位,用AU(1个天文单位约等于1.496亿千米)表示。人类的航天器到目前为止飞的最远距离是100个AU左右,而且还是用的核电源。人类的航天器现在知道的最快的是去年1月份发射的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New Horizons,又译作"新地平线"号),它的速度在木星引离助推以前是每秒21千米,木星引离助推以后是每秒25千米,所以它是属于人造航天器飞得最快的一颗。以这个速度,它到月球九个小时就到了,而阿波罗飞船需要三天多时间,因为这个飞船飞到冥王星大概是9年半的时间,冥王星在30个AU左右。短期实现不了并不等于说我们没有办法对这个星球进行了解,因为我们可以发射一些探测器在太空对这些天体进行探测。如今世界性的外太空寻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目标对准了木星和月球,对准了小行星和彗星,对准了金星和火星……在这方面,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共同体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日本也上去了,我们国家的‘嫦娥’一号也奔了月。问题就在这里,人类不可能对太阳系内外的行星逐个逐个去探测,了解是否有水,有生命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打算参与美国的冥王星计划美国航宇局的空间科学家们与俄罗斯同行就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探索冥王星一事进行了讨论。讨论的核心是用美国航天器把小型俄罗斯科学组件送到冥王星及其卫星上。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4月初,美俄官员在莫斯科就联合向太阳和冥王星发...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时间2015年3月6日20点39分,"黎明号"探测器经过近8年、49亿千米的飞行,抵达矮行星谷神星。继2011年探测岩石质灶神星后,"黎明号"将对冰质谷神星进行为期14个月的科学探测,以增进人类对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了解。"黎明号"探测器是第一个环绕主小行星带天体的探测器和第一个在一次任务中先后环绕两个地外天体的探测器,也是第一个矮行星探测器。该任务是NASA第一次采用离子推进作为动  相似文献   

9.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一些天文学家在对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太阳系外的一个天体似乎是一颗行星。该天体距地球450光年,在金牛座内。它显然是由新近正在形成的一对双星喷射出来的,目前正在以3.2万公里的时速快速飞入星际空...  相似文献   

10.
谢懿编译 《航天》2010,(10):60-63
借助行星的引力,探测器可以在不使用燃料的情况下游历于太阳系。 在过去的十年中,意在改进航天器轨道的科学家在太阳系中发现了一种“底层”的结构。但它并不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所描述的行星和卫星精确地绕太阳运动。  相似文献   

11.
肖择 《上海航天》2006,23(1):26-26
2006年1月19日,美宇航局的新地平线号冥王星探测器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预计该探测器将最早于2015年年中到达冥王星。冥王星在太阳系中是离太阳最远和最小的行星,其质量仅为地球的0.24%。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将是人类第一个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科学家认  相似文献   

12.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我们飞行器没有到达的唯一一颗行星。最近,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我们也只能瞥见冥王星及它的卫星——Charon,它们的体积小且离地球又很远,这就使得它们更加神秘莫测。为此,我们要研制一种新颖的冥王星飞行器,来面对今天这场行星使命的挑战:这种飞行器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及成本低。实际上,初始设计的飞行器体积不超过旅行者飞船的四分之一。赁借为全面战略积极防御计划而掌握的小阀门技术,Moog 已为这种重110—164kg包括推进剂在内的飞行器研制了三种小部件:冷气推力室(7.5g),闭锁阀(60g)及调节器(300g)。本文介绍了每一个部件的设计细节和性能数据。  相似文献   

13.
吴国兴 《航天》2011,(6):24-27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的一种天体,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至今为止在太阳系内已经发现了70多万颗小行星,不过只有少数的小行星直径大于100千米。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直径约950千米。不过近年来又发现一些小行星比谷神星还要大,如200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直径甚至达到1800千米。直径超过240千米的小行星约有16颗,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月1日凌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新视野"探测器对人类迄今研究过的最远一个行星类天体进行了飞越探测。这个天体称为终极北地(Ultima Thule),是一颗小行星,编号为2014MU69,距地球有6.6×10~9km之遥。美国东部时间0时33分(北京时间13时33分),探测器以14km/s的速度从相距3500km的最近距离上飞过。这比该探测器2015年飞越矮行星冥王星时的最近距离近了3倍多。由于距离太遥远,探测器信号传回地球就要花6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距地球59.5亿公里之外成功地摄下了64幅有关大多数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些照片将用来为太阳系行星制作历史性的“合影”。  相似文献   

16.
子力 《中国航天》2007,(12):38-4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小行星/矮行星探测器9月2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由德尔它2火箭发射成功,将执行一项前所未有的探测任务,对小行星带中最大的两个天体灶神星小行星和谷神星矮行星进行探测。除因一艘船意外闯入大西洋上的火箭落区而使发射推迟了14分钟外,当天的发射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7.
张叶  李琳 《航天员》2014,(5):24-28
众所周知,彗星,是太阳系里最古老、最原始的天体,它的物质构成与太阳系形成前的星云类似,也因此彗星一直被看作是太阳系的活化石,更是能够帮助人类开启太阳系和地球生命研究的一把钥匙。所以,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就从未停止对彗星的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18.
袁越 《中国航天》2000,(11):31-32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水星的认识还局限于美国的水手10号探测器1974和1975年三次路过该行星时所掌握的情况。水手10号的这次探测任务受到了意大利一位天文学家所做的计算工作的启发。这位名叫乔塞佩(贝皮)·科兰布的科学家对如何把水手10号送入一条可几次回到水星附近的轨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得到采纳。他还对水星每绕太阳公转两圈会自转3周这一“怪癖习性”做出了解释。今年9月中旬,欧洲空间局下属的空间科学顾问委员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对今后10多年该局的行星探索和空间科学任务方案提出了建议,包括发射水星…  相似文献   

19.
“先驱者”轨道异常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引 言根据报道NASA于 1 972年、 1 973年先后发射的“先驱者 1 0号”、“先驱者 1 1号”两个行星探测器在行将迈出太阳系的飞行后期 ,发现有明显的减速现象 ,经计算后了解到减速的原因来自一个神秘的不明引力—Fg ,量值约为地球引力的 1 0 0亿分之一。其引力值虽小 ,但由于飞行时间长以及所处空间的关系 ,可能使行星探测器由原来沿抛物线轨道变成沿椭圆轨道飞行 ,也就是说这两个行星探测器飞不出太阳系 ,今后它们将作为人造行星存在于太阳系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Fg ,只要找到Fg的作用规律 ,行星探测器就可以飞出太阳系。本…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1,(8):46-46
在飞行超过27亿公里后,NASA“黎明”探测器7月15日进入绕灶神星小行星运行的轨道.成为绕太阳系小行星带中天体做轨道运行的首个人造探测器。灶神星直径约530公里.是小行星带中第二大的天体,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小行星,有许多秘密有待破解。“黎明”探测器耗资4.66亿美元.发射于2007年9月。灶神星是它此次探测任务的第一站。它将测绘灶神星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