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课本所能概括,人类社会无疑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认识的过程当中,去揭示事物的.然而,当人类在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圈之后,人类本身所逐渐暴露出来的某种惰性则完全背叛了自身最初萌动的灵性.如“飞碟”的出现,“百慕大魔鬼三角区”飞机、轮船的失踪与复现,神秘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以及世界各种奇异现象的不断发生与重复,都在反复说明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人类正处于某种巨变的边沿过程当中.那么“来”与“去”这个既具象又抽象的扑朔迷离的话题,又不得不使我们重新认真的思考与专注.有关这一问题,无数的专家、学者曾经设想过各种可能性,但终未能直指青天,道破天机,使之真象大白.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探寻宇宙中是否存在另一颗地球.时至今日,凭着智慧和毅力,人类终于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的行星--飞马座51号,而后陆陆续续又找到了20颗以上的外太阳系行星.然而,这些新发现的行星,是否和地球以同样的方式形成?在它们之中是否也存在着另一个文明世界?这些都是我们急欲寻求解答的.  相似文献   

3.
UFO=飞碟     
UFO现象的产生,给地球人类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话题和无限的遐想:UFO是什么?UFO现象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广漠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高级生命形式存在?等等。对困扰了人们几十年的UFO现象,广大青少年朋友也很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为了科学地解释UFO现象,我刊与中国UFO研究会合作,从本期起,开辟了这个“UFO之谜”栏目,邀请有关专家和人员来谈谈UFO这个话题。青少年朋友看过这个栏目后,有什么想法和疑问欢迎来信,我们将在“UFO信箱”中予以解答并和青少年朋友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从古今“异人”到UFO现象(上)李兆华大自然深藏玄机奥妙,留给人类的谜团重重,千百年来,尽管人类文明的历程已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谜底,但与人类形体相近或属于人类同等生命的“异人”却依然存在。近年来,人们在大量的目击案例中,不仅发现有时隐时现的“野人...  相似文献   

5.
蝙蝠童子     
前不久,美国动物学家朗诺·获伦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西部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个似人又似蝙蝠的“怪物”.这个怪物长着一个类似人类的脑袋,可是又有一对酷似蝙蝠的耳朵.更令人惊讶的是——它能像蝙蝠一样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获伦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怪物,不知把它归入哪一类,于是将它命名为“蝙蝠童子”.  相似文献   

6.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又一个第一次:美国“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NEAR,简称“尼尔”),于2月13日北京时间凌晨2时左右,在距地球3.15亿千米之远的“爱神”小行星上着陆。这是人类无人探测器第一次降落在小行星上,这一壮举瞬间揭开了人类太空探测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当熟悉而平静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超自然规律”的现象后,我们既兴奋又迷惘,我们都在间:这一切是怎么回事?虽然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可我们仍在问: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并非说研究毫无结果,而是说研究的结果不是让那些兴奋的人感到失望(诸如告诉你,你看到的“飞碟”只不过是气象试验气球.或干脆告诉你那是一群蝴蝶等等),就是让迷惘的人更加费解(除了扑朔迷离的“飞碟”外,还有“隐态”,还有“人类生活在多维宇宙中”等等).所以,本来就热闹的话题,更是沸沸扬扬了.  相似文献   

8.
宇宙的神秘莫测始终是人类研究的一大课题,探索宇宙的奥秘,更是我梦寐以求的向往。人世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期望有一天能“上九天揽月”,生活在那美妙的“天上人间”。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实现了人类许多的梦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和太空探测器,并在1969年7月20日首次登上了月球。我想,人类在太空中生存的愿望已为期不远了。我们如果要长期居住在太空中的其他星球(月球、火星……)和空间站上,工作和生活必须不再依赖地球,需要开发…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在加拿大科瓦别克举行的不明飞行物研讨会闭幕式上,玛莉·毕琳是少数从事宇宙文明研究的几个女性研究者之一,其演讲引起了轰动.她披露了只被那些特殊军事部门所掌握的秘密.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对毕琳的演讲都感到震惊,认为毕琳的研究使不明飞行物在明朗化,应当向全世界呼喊:“地球文明处于危险中!”她的推断是:我们只是被作为实验的对象而存在.”一种不明了的宇宙文明正在我们身上进行实验.按照她的论断,这种载有宇宙文明的飞船处于一种光的状态,与不明飞行物密不可分——这类似于生命图像的投影.对我们而言,由于它们特殊地隐藏了它们的真正活动,所以,具有人类特征的不明飞行物的有关报道,常常使人觉得可笑,荒谬.飞碟不可预料地出现,又很快地消失,不服从地球引力.不久以前在俄罗斯,两年前在法国,宇宙飞船队伍就像是一个“特写镜头”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0.
陈琦 《飞碟探索》1994,(3):16-17
值此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的曙光穿过穹苍抵达我们地球的前夕,人们不禁要问,20世纪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将留下了什么?诚然,20世纪确实经历过许多重大事件:两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诞生及崩溃以及被誉为“世纪工程”的英吉利海峡隧道等等,但真正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将不是它们,而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在宇宙的延展.20世纪是人类“上天揽月”的世纪,是人类进军太空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齐悦 《飞碟探索》2002,(1):17-17
千百年来,人类主宰地球的意念在各种肤色的人们心里根深蒂固。没有人会去怀疑,就像当年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一样即使有人猜测过也仅仅是稍纵即逝。但问题好像就出在这里: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所谓的“外星生物”会不会和我们正共同主宰着地球呢?答案是不肯定的,因为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但却至少引出了一个问题,即:何谓“外星生物”?依本人观点,外星生物应是不同于人类的、存于另一种世界之中的、与人类具有同等水平而不同质的思维水平的生物体。这里之所以用“另一种世界”,包括了三种可能性:宇宙中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翻开有关UFO的书籍,看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外星人”了,我们一直被这样一种神秘的“地外文明”所困惑着:它们能轻而易举穿越以人类现在的技术至少100万年才能穿越的空间;它们能在我们的雷达中神秘地出现与消失;它们能“指导”古埃及人建造出伟大玄妙的金字塔;它们能引起大规模的停电,使人体自燃……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NASA的官员2004年5月18日称,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不久前在火星上空发现了一个“不明飞行物”,不过他们排除了“神秘因素”,称该“不明飞行物”很可能是人类在火星大气中发现的第一颗流星,或者是一枚人类近30年前发送到火星轨道上的早已失去联系的火星探测器残骸。据报道,科学家在“勇气”号火星车不久前传回的一张火星照片上发现,火星上部天空中竟然出现了一个醒目的白色长条,美国太空专家马克·莱蒙说:“我们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我们仍然在继续寻找线索。”“勇气”号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火星上的岩石和泥土,以寻…  相似文献   

14.
载人火星飞行是当今人类向往的一个伟大目标。为此,美、苏两国都在积极地进行该领域的探索。1986年,美国政府制定了人类2000年前后登上火星的计划。而苏联为了实现载人火星飞行,不止一次地利用“礼炮”号和“和平”号太空站进行长期载人空间飞行试验,争取早日登上火星。为了实现人类登上火星的宏愿,美国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又制订了“火星观测者”(Mars Observer,缩写:MO)计划。该计  相似文献   

15.
甲: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人类今后进化方向的问题.由于我们今后将进入的是一个宇航时代,因此,许多关于似乎已进入宇航时代的“外星人”的目击报告就很有意义了.这些报告相当大部分都将“外星人”描绘成身高1米左右,没有毛发,头大手长的绿色小侏儒.“他们”的外形是有其合理性的.他们身材短小是为了适应宇航生活,因为宇航器不会有太大的空间.毛发是生物处于原始落后时期用的御寒的产物,当文明发展了,毛发也就会随之逐渐退化.头部大是因为大脑高度发达,身体呈绿色是含有叶绿素,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恒星的光能.而人类今后进化的方向也应该大致如此.  相似文献   

16.
黄志洵 《飞碟探索》2006,(12):12-13
2000年,F.德雷克仍在做有关外星探索方面的工作。他把射电望远镜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他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寻找,再寻找,直到我们的目光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投向一个恰当的地点。他们在进化上或是科技的发展上也许比地球上的人类提前了数十亿年,我们所面临的就如同正在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一次考古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思考关于诸如宇宙的边界或时间的开端之类的问题时,正像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那样,经常陷入悖论的境地。伟大的哲学家康德称这种难堪的局面为“二律背反”,他本人就深受其苦,以致于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有其根本局限的,从而写出了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让我们看一看在时间开端这个难题上,康德是怎样表明“二律背反”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论证并不难懂。简明地说,如果假设宇宙没有开端,那么对于此时此刻的我们,已经有无穷无尽的年头消逝了,这怎么可能呢?如果宇宙有一个开端,那么宇宙的开端那一刻与开端前的“虚无”的界限又在哪里? 笔者赞同康德的观点:只靠理性的思辨是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反而会使理性自身陷入悖论。但是笔者认为这一问题是有解的,本文力图提出一个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我们从我们的动物祖先身上继承了发动战争的倾向……战争以及其他所有的暴力行为都是在基因水平上被设定好,并且烙印在人类天性之中的……人类有一个‘暴力的大脑’……这些说法从科学上来讲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木星家族     
张明昌 《太空探索》2002,(12):20-21
我们地球只有一颗卫星——月亮,可木星却有众多的卫星,它们与木星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次级太阳系”,这些卫星又能告诉我们很多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和2018年,分别有媒体发出“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已飞出太阳系的报道。那么,它们是否真的飞出了太阳系?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首先了解“日球层”这个概念。相信各位读者在童年时都曾经享受过吹气球所带来的快乐时光。当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