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靶场安全问题随导弹性能的提高日趋重要。在发射场附近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因为这里导弹爆炸能量最大。诸如雷达、GPS外测系统和光测因多种原因在这里用得不多,故需要一种设备能在导弹起飞后头几秒内提供有用的外测数据。该设备能提供从发射台起飞直到120秒内的导弹偏离理论弹道的数据。 本文叙述的外测系统利用了无线电干涉仪的原理,从两个精密间隔的天线提取相位差测量值。这些测量值送往“试验显示设施”,转换成常用的角偏差曲线,供靶场安全人负使用。 本文介绍了无线电干涉仪系统的基本概念,这种特殊外测系统的设置和使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这种设备的射前演练、设置以及实时显示的设置和最终数据产品的输出。  相似文献   

2.
一、鉴定和校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导弹武器系统和航天器的运载火箭在研制过程中,需要经过靶场飞行试验的全面鉴定。弹道式导弹(运载火箭)制导系统的鉴定,航天器的指挥控制,都需要靶场测量设备和跟踪网站提供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数据。可以说,导弹武器系统和航天器的实际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靶场外测数据的质量。而高精度的外测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外测系统本身的鉴定和校准工作。因为,确保规定的测量精度,是对外测系统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而对一切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提出了根据导弹外测系统中雷达电波射线经过的区域进行大气结构探测的新方法,并分析了下垫面复杂地区高精度连续波干涉仪外测系统中大气水平不均匀性对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精度的影响,这对提高外测系统测量精度具有很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性能更高的现代武器系统的飞行试验,要求靶场提供更加精确而一致的测量数据。外测系统测量导弹的位置和速度,是一种独立的外部数据源,用以鉴定武器系统符合设计指标的程度。虽然新的测量系统(例如GPS全球定位系统)提供弹道数据的作用在日益增加,但在最近一段时间,跟踪雷达和光测系统仍将是主要的数据源。按目前西部导弹卫星试验中心(以下简称西试验中心)所用的方法,测定雷达系统的误差并予以修正,是可以改善雷达的数据的。在测定雷达系统的误差和监视C波段雷达总性能方面,GEOS-3和安排在1984年发射的GEOSAT这类卫星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GEOS卫星已经发现了许多问题,如果不予解决,将会大大降低保障导弹和飞机试验用的雷达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轨道约束“EMBET”技术的自鉴定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为试验场外测系统开展经常性的精度鉴定工作提出了一种较为适宜和有效的技术途径。推导了利用轨道约束“EMBET”自校准技术的自鉴定方法,它不仅可以直接利用星船轨道测量鉴定外测系统或设备在动态时真实的测量精度,而且还可以提高轨道确定和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外测系统的系统误差自校准时,需要提供一个与实际测量比较吻合的误差模型。这里除了要求解决误差模型的准确性和紧致性外,还需要解决误差模型的稳定性问题。本文应用线性模型假设检验的方法,对误差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仿真计算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提出了根据导弹外测系统中雷达电波射线经过的区域进行大气结构探测的新方法,并分析了下垫面复杂地区高精度是续波干涉仪外测系统中大气水平不均匀性对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我国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地把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送上了太空。21日3时41分,飞船在完成厂空间飞行试验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表明我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的载人航天工程,在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后,朝着既定目标迈出了坚实的、关键性的第一步。不寻常的飞行巍巍祁连山拥抱着茫茫的巴丹吉林沙漠,沙漠深处坐落着中国航天发射活动的发源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里起飞了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枚地对地导弹,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先进的方法,即采用一套附加的惯性测量装置(以下用IMU表示)——高级惯性参考球(AIRS)来提供高质量速度数据,用以测定民兵导弹惯性制导系统的性能。文章简要介绍了先前用陆上雷达的外测数据来鉴定民兵制导系统的方法,并闸述了双套IMU方案的演变。文章介绍了方案、校准方法、所需的弹上和地面保障设备以及分析方法;还讨论了随后进行的火箭橇试验计划,在这里可以基本不经改动即能使用弹上设备和地面保障设备。  相似文献   

10.
再入(返回)测量的自校准α-β-γ滤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导弹、航天器试验任务的实时数据处理中,α-β-γ滤波已得到应用。由于外测系统的观测数据中,除含有随机误差外,还含有系统误差,而且系统误差经常大于随机误差。随着对实时处理测量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应用α-β-γ滤波解算弹道参数,必须考虑外测系统误差的修正,否则,在较长测量弧段利用其滤波时,系统误差会造成弹道参数的滤波“发散”。本文基于“EMBET”自校准原理,将其推广到α-β-γ滤波中,完成了具有自校准α-β-γ滤波公式的推导,并给出再入(返回)测量弧段时的常用测量元素下的相应公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美国即将建成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将四个以上伪码调制连续波发射机置于地面而不载于高轨卫星上的倒GPS外测系统设想方案。这种系统用于局部航区测量会有成本低;能进行多目标跟踪、姿态测量,脱靶量测量以及飞行器上设备简单等优点。为了说明其实用性,以假想的空—空导弹靶场为例,分析了其测量能力,并粗略估算了其测量精度。实现本系统的关键之一是地面伪码发射机之间的毫微秒(ns)级时间同步能力,为此专门讨论了几种适用于这种倒GPS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此外,本文还简要说明了这种倒GPS的不足以及其它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加速度,高性能固态加速度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由美陆军导弹司令部主管的,用在先进功能导弹(AdKEM)开发项目上的高性能,高g值的战术加速度计的研制进展情况,加速度计的设计目标就是在整个20g的软发射阶段、1200g的助推阶段及低g值的巡航阶段提供捷联战术导航级的加速度信息。加速度计所提供的加速度测量精度必须满足500m距离内导航精度为0.5m(CEP),即加速度计具有以1milli-g分辨率测量1200g加速度的能力。先进功能导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全球定位系的发展过程、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由于该系统具有高精度的定位、测速及时间传递能力,它在航天测控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为传统的测控网提供精确到厘米级的站址,毫微秒的全球时间同步能力;以厘米级的精度确定航天器的位置,以数分的精度测定航天器的姿态;用作靶场外测系统,以米级定位精度和每秒厘米级的测速精度近全程跟踪各种导弹;测定导弹在海上的落点,为无线电测量设备提供准确的电离层电子含量。这些应用不但精度高、使用简便,而且会使传统的弹、星、船测控网发生革命性变革。最后简单叙述了目前军民各部门广泛采用的提高基本GPS系统精度的一种技术—差分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使用由观测飞行器运动的无线电外弹道测量设备提供的测量结果,必须以足够的置信度求得测量误差的概率特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特性的设计值只能近似地反映测量误差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处理时,采用测量设备精度特性的设计值并不能可靠地确定飞行器的运动。为了求得测量误差的概率特性值,既要采用理论数据,又要采用试验数据。因此,在测量设  相似文献   

15.
浦控总体远站跟踪转换方程的推导速度状态参数的最优观测几何试验靶场的GPS转发信号跟踪系统方案利用转发的GPS信号测定弹道 无线电外测一种经济效益很高的校准无线电外测系统的方法—卫星校准法用跟踪卫星的方法对陆上脉冲雷达进行自校准阿里安运载火箭飞行试验用的C波段雷达的卫星校准用GEOS一3卫星校准C波段雷达的研究C波段雷达校准及其在GEOS一I计划中的应用无线电外弹道测量系统校准卫星文献目录双向相干通信系统中的信道误差美国陆军白沙导弹靶场动目标分辨技术的开发模糊距离研究报告用距离游标法提高外测能力白沙导弹靶场的…  相似文献   

16.
在高精度弹道测量事后数据处理中,常采用“EMBET”方法来自校准外测系统的系统性误差。但如何引入合理的外测系统误差模型,是关系到自校准效果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线性模型假设检验方法,井用以对外测系统误差模型进行辨识。经仿真计算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初期,在两次民兵Ⅲ型导弹发射中(编号为PVM-18,19),试飞了一种四信道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弹载接收设备(MBRS)。这两次发射试验是称为“飞-2”系列飞行中的一部分。每次带两个NS20惯性测量装置。这两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在洲际导弹实际飞行环境中验证、测定全球定位系统的性能。本文概括了这两次飞行中GPS性能的分析结果。由此验证了如何利用这种质量的数据来高精度地鉴定制导误差,并用该数据来识别出飞行过程中各种制导误差。这两次试飞所得到的GPS数据证实了短期精度达到了预期能力。典型的随机误差为2英尺~*和0.01英尺/秒(一秒平均)。有了这一精度就可利用GPS作为外部测量仪器,对自由段中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表(PIGA)的磁敏感效应进行直接观测。实现这种观测还是第一次。由于缺乏合适的标准,尚不容易进行绝对精度鉴定。显然,GPS的精度比同时参与导弹跟踪的雷达(多台)的好,拟合后残差非常一致,说明总精度很高。因此可得出结论,GPS的总精度达到了预期性能指标。 (本文常用缩略语AIRS——高级惯性基准球,BREW——民兵导弹上装的第二惯性测量装置,CSDL——Charles Stark Draper实验室,ECI——地心惯性座标系,GPS——全球定位系统,MBRS——导弹装载的GPS接收机,MISTRAM——米斯特拉姆,高精度无线电外测系统,PIGA——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表,PVB——民兵导弹试验编号,TI——德克萨斯仪器公司)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实际测量中外测系统误差难以准确作模,而影响“EMBET”的系统误差臬校效果,提出利用AR(P)模型来描述和代替外测系统误差模型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现代导弹武器系统飞行试验鉴定中所用的制导系统的精度不断提高,促使西部导弹航天试验中心关心和要求采用新的测量、控制和精度估计方案。由于采用了在相位(即距离)域采集和处理雷达多卜勒测量值的方法,外测精度和估计精度比起传统的在频率(即距离变化率)域进行测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多卜勒技术已经用到了C波段雷达上,但也可以应用到其它系统,尤其是GPS系统。通过应用测量噪声去相关方法,消除了控制和估计功能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实现了每一种功能的各自独立优化。采用了在数字计算中具有极好数值特性的平方根估计算法,确保了充分发挥愈益精确的测量设备和制导系统的潜力。这里所介绍的已在西试验中心得到了检验的方法,预期在未来的试验鉴定工作中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士安  冯北前 《飞行试验》1997,13(4):17-21,,45,
本文阐述了空-舰导弹火控系统“精度指标”考核的重要性,并对“高精度指标”试飞鉴定的几种方案作了详细比较,对内,外测同步测量的时统也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文章最后以成功的试飞结果说明在目标上加装GPS,内,外测相配合,鉴定空-舰导弹火控系统动态精度的试飞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