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在日本新的航天长远规划中列有一项宏伟的5年试验计划。众所周知的霍普(HOPE)无人航天飞机计划,目前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国家宇航实验室共同负责。在今后5年内,HOPE计划将包括3种试验飞行器:高超音速实...  相似文献   

2.
法国航天局──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今年4月10日公布了其1995年航天预算,总数为116亿法国法郎(合23亿美元),比1994年仅增加1%。在23亿美元总预算中包括来自其他渠道的4亿美元,其中2.8亿美元系由法国武器采办局拨给,用于继续研制太阳神一1、2侦察卫星;1.2亿美元是欧空局为使用法属圭亚那航天发射场应向CNES缴纳的费用。法国1995年航天预算各分项所占比例如下:阿里安一5火箭及空间站42%空间科学22%空间应用18%后勤保障(管理、工资及人头费)9%未来计划(小卫星及其他任务…  相似文献   

3.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于1993年8月议定1994年度空间开发有关经费,根据空间有关的9个省厅的空间预算支出总额为2198亿日元,国库债务负担限额为1441亿日元,与1993年支出总额2016亿日元相比,1994年增长9%。各省厅增长的幅度不同,其中科学技术厅(宇宙开发事业团)为研制空间站日本舱以及用H-2火箭发射的卫星等增加8.6%;主要发射科学卫星的文部省增加4.28%;运输省研制多用途卫星及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增加27%;邮政省却增加71%。新立项的计划有;1.高分辨率观测技术卫星(HIROS)…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航天领域的发展,鼓励政策密集出台,大大促进了产业和技术的进步。航天运输系统作为所有航天和空间活动的基础,更是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航天运输系统是将载荷从地球送入轨道的运输工具,可以分为一次性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运载器两大类。其中一次性运载火箭是人类当前进入空间的主要途径,不过重复使用运载器也在快速发展,而且正在成为重要的趋势。另外,新方案、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预示着某些潜在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为航天运输系统的远期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霍普”(HOPE)是日本H-2轨道飞机(H-2OrbitingPlane)的缩写,为日本国家航天实验室(NAL)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联合研制的一个无人有翼空间运输系统。为了验证HOPE所用的各种技术,专门研制了几个试验飞行器,它们是O...  相似文献   

6.
最近4年多来,日本航天任务发生了一系列失败事件,这些事件主要有:(1)1994年,价值5亿美元的ETS-6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时未进入地球静止轨道,成为轨道垃圾;(2)1996年,价值4500万美元的Hyflex微型航天飞机试验飞行器在返回后坠入海底;(...  相似文献   

7.
一林 《太空探索》2003,(9):14-16
2002年秋,美国肮宇局重新审查了它的航天运输系统计划,提出要研制一种新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该运输器取名为轨道空间飞机(OSP),从而引发一场关于是研制空间“飞机”还是研制“飞船”的争论.这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在制定载人航天发展蓝图时发生的“以飞船起步、还是以航天飞机起步”的争论颇为相似。不过,美国的争论是在高起点.高水平基础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国外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特点分析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蕊 《国际太空》2010,(12):31-38
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开展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的研制或研究论证,美国和俄罗斯的新型载人航天器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猎户座"(Orion)飞船将作为"国际空间站"(ISS)乘员救生艇继续发挥作用;美国商业公司积极发展新型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主要包括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天龙座"(Dragon)飞船和波音公司的乘员航天运输-100(CST-100);俄罗斯正在执行"新型载人航天运输系统"(PPTS,也称为PTKNP)计划,研制新一代飞船。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7日,法国用阿里安-4火箭从库鲁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传输型照相侦察卫星太阳神-1A(Helios-1A)。卫星重2.5吨,运行在高度约850千米、倾角99度的太阳同步轨道上。预计经地面调控测试后,今年10月初正式投入使用,工作寿命为5年。与这颗卫星同时送上轨道的还有两颗小卫星,一颗是法国的试验型电子侦察卫星,重50千克,用于试验正在研制的大型电子侦察卫星所需的技术;另一颗是西班牙的通信技术演示卫星,重47千克。一、摆脱美国控制,发展独立的航天侦察能力虽然法国是北约组织成员国,但在分享…  相似文献   

10.
15年前——1981年4月12日,美国的新型航天运输系统——航天飞机(太空梭)首次进行了载人轨道飞行。哥伦比亚号围绕地球飞行2天又6小时,顺利返回地面。截至今年4月,航天飞机共进行了76次飞行,只有一次失败,成功率达到98.7%,可算得世界上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4 空间运输系统4.1 以地球轨道为目的地的运输□□下一世纪航天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拥有高性能、高可靠和高效费比的空间运输系统。因此,这一航天领域的发展理应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采购空间运输系统需要相对较高的初期投资。如果市场没有前景,这些投资就不值得。这是典型的鸡与蛋的关系。过去几年中,许多研究人员的调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告许我们如何去开发下一代的空间运输系统和它们该是怎么样的。除了美国的航天飞机外,现在所使用的所有空间运输系统都是成本相对较高的一次性使用系统。美国航天飞机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太空》2014,(8):61-63
目前,人类已发明了3种用于开发太空资源的航天器,即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和空间探测器。它们虽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其研制过程大致相同,一般需经历技术研究(也叫概念研究)、方案论证、初样研制和正样研制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2016年4月28日,俄罗斯联盟-2.1a/“伏尔加”(Soyuz-2.1a/Volga)火箭从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中心(Vostochny Cosmodrome)成功发射,这标志着该发射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东方航天发射中心完全建成后,将成为俄罗斯境内的首个民用航天发射场,可保障俄罗斯完全自主地开展航天活动,未来将为包括联盟-2系列火箭、“安加拉”(Angara)系列运载火箭、载人航天运输系统、重型运载火箭及未来星际飞船在内的各种航天项目的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NASA计划在1994年执行如下8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1.2月3日,发现号航天飞机载着6名航天员升空。这是第60次航天飞机飞行。2.3月3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带5名机组人员升空,执行1.4天的材料科学和技术验证实验(这次飞行已在3月4日~18日进行)。3.4月7日,奋进号航天飞机载6名航天员和探测地球资源的成像雷达装置执行g天5小时的地球观测任务。4.7月8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将载7名航天员和材料及生命科学实验室研究舱升空,执行13天8小时空间任务。5.8月18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带着6名机组人…  相似文献   

15.
赵颖 《国际太空》2001,(11):1-1
目前 ,NASA正在实施的航天运输计划名为综合航天运输计划 (ISTP)。此项计划是 NASA为响应美国政府 1 994年颁布的国家航天运输政策 ,于 1 999年秋季制定实施的一项内容广泛的综合航天运输计划。国家航天运输政策的主旨是号召 NASA与工业部门一起合作研制可靠性、安全性更高 ,且发射成本更加低廉的航天运输系统。NASA将所有的航天运输系统研制计划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载人空间探测与研究计划 ,其中包括航天飞机改进计划、X-38/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紧急返回运载器研制计划等 ;2商业部门提供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发射服务计划 ,目的是政府支…  相似文献   

16.
1994年8月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新的航天运载器政策,其核心内容是降低美国老式运载火箭的昂贵费用。这项仅8页纸的航天运载器政策,要求美国国防部负责改进现有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以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军用和民用航天器发射的需要;航宇局发展新的航天运载技术,为2000年以后的可重复使用的发射系统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还鼓励私人企业与政府密切合作。这项政策打消了长期以来要研制一种能把大中型有效载荷送入轨道的、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运载器的愿望。该政策还规定:(1)裁减下来的战略弹道导弹,只有在改装…  相似文献   

17.
过去15年,航天保险业历经了几度兴衰。70年代后期,保险比率低于发射和有效载荷保险金额的10%;到了80年代,保险比率超过了20%,个别的达到了20%.不切实际的低保险费是造成80年代的航天保险业亏损的部分原因。由于亏损,保险业采取了提高保险费的措施。但是提高量过度了,而且加上一些其他原因,导致80年代中期的航天保险业发生危机。那时的一些公司,包括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和美国无线电公司(RCA),采取了“自我保险”方式,而不愿支付超额保险费(约为其有效载荷和发射费的1/4)。目前的…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事业的特点是技术难度大和耗资巨大。世界各国,甚至美国和原苏联,都极难单独承受这种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对宇宙的探索和开发会给全人类带来利益,应该是地球上整个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60年代的国际合作航天领域内国际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期阶段,这种合作带有极大的局限性:(1)合作仅限于无人飞行方面;(2)国际合作只限于东西两大阵营内成员国之间。如1965年1…  相似文献   

19.
1994年8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颁布了新的“国家航天运输政策”,指出“利用美国航天运输能力来保证可靠的和在经济上可承受的通向空间的途径是美国航天计划的基本目标”。为此,提出发展下一代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1995年美国对重复使用运载器(RLV)...  相似文献   

20.
航天司令部是美国军事航天的中心,它控制着6O多颗导弹预警、通信、导航、气象等各种军事卫星,为海、陆、空三军提供航天支持。美国航天司令部作战部部长RDeKok指出,当前航天司令部享有最高优先权的三大军事航天领域是:(1)天基红外系统(SBIRS——Space-BasedInfraredSystem),这是一种新式的导弹预警卫星,它能更好地追踪近程弹道导弹;2)军事通信,其目标是要在用更新的技术取代已过时的军事通信卫星的过程中,保持不间断的军事通信能力;3)改进型一次使用火箭(EELV——EvolvedExpendableLaunchVehicle),其目标是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