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1):106-106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进行了中国航天史上迄今航天器飞行最远的一次"太空长征"。与"嫦娥一号"卫星38万km的飞行距离相比,超期服役近两年的"嫦娥二号"卫星于2013年1月5日23点46分飞行距离突破1000万km,这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能力获得新的跃升。  相似文献   

2.
文野 《航天员》2010,(5):12-16
2010年1 0月1日1 8时59分57秒,在熊熊烈焰的托举下,长征三号丙火箭搭载着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塔架上冲天而起,奔赴月球。嫦娥二号在国庆日的成功发射为共和国华诞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生日贺礼。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踏上了对月探测的新征程。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2006-2020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之一,规划了"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曾在2007年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该卫星状态良好,实现了所有的科学目标,为中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嫦娥二号卫星事实上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便没有了"备份"的必要。经过改造,嫦娥二号以嫦娥三号先导星的身份示人,为将来要携带月球车落月探测的嫦娥三号踩点探路。"嫦娥"再度奔月,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天地嫦娥手牵手,吴刚相思夜无眠",也许不久的将来,月球的土地上会出现中国航天员的身影。祝福嫦娥二号,祝福祖国!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0,(11):16-16
如果把嫦娥二号卫星比作"嫦娥"家族"二姑娘"的话,那么长三丙火箭就是长三甲火箭家族的"三弟"。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实现了"二姑娘"和"三弟"的完美联姻,可谓创造了中国航天器不同家族的传世佳话。  相似文献   

4.
任旼 《航天》2011,(2):20-21
"嫦娥二号"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肩负着验证部分关键技术,降低后续工程风险的重任。为此,工程研制人员除了为"嫦娥二号"卫星配置了清晰度更高,性能更好的CCD立体相机外,还特意为"嫦娥二号"打造了一套"全方位、多角度"的监视相机系统,用以密切监视卫星在奔月及环月飞行期间,星上重要设备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5.
雨水 《航天》2011,(2):62-63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太空。嫦娥二号卫星此次启程,承担着为探月工程二期后续任务验证部分关键技术和为预选着陆区成像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0,(4):121-122
据中国航天网2010年6月23日报道,6月19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同筹建的太空家园馆迎来了开馆后的第100万名游客,由此太空家园馆也正式成为“世博会百万观众俱乐部”的一员。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1):33-33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我国今年将实施16次航天发射,计划将“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2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其中,由该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将完成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上述计划是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日前召开的2013年年度工作会上明确的。  相似文献   

8.
《航天》2010,(11):56-57
10月21日,在嫦娥二号卫星绕月成功之际,以火星探测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在北京航天城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周济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袁家军副总经理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9.
黄希 《中国航天》2010,(10):23-24
<正>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前夕,中国探月工程原总设计师、现高级顾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在百忙之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1年取得了如下辉煌成绩:以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二号卫星成功抵达拉格朗日L2点、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基本建成为标志,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再刨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1.
《航天》2010,(12):62-62
意大利当地时间9月10日21:00,在威尼斯SALAPERLA剧院放映了中国第一部3D动画短片《太空侠》,作为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非竞赛单元的展映影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12所神舟传媒制作的《太空侠》是为上海世博会打造的“太空家园馆”的“镇馆大片”。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 0月1日1 8时59分57秒,在熊熊烈焰的托举下,长征三号丙火箭搭载着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塔架上冲天而起,奔赴月球。嫦娥二号在国庆日的成功发射为共和国华诞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生日贺礼。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踏上了对月探测的新征程。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2006-2020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之一,规划了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曾在2007年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该卫星状态良好,实现了所有的科学目标,为中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嫦娥二号卫星事实上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便没有了备份的必要。经过改造,嫦娥二号以嫦娥三号先导星的身份示人,为将来要携带月球车落月探测的嫦娥三号踩点探路。嫦娥再度奔月,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天地嫦娥手牵手,吴刚相思夜无眠,也许不久的将来,月球的土地上会出现中国航天员的身影。祝福嫦娥二号,祝福祖国!  相似文献   

13.
《航天》2010,(11):16-17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采用调相轨道,对火箭来说类似于打‘固定靶’。嫦娥二号卫星发射采用地月转移轨道,火箭要兼顾地月日之间的关系,发射类似于打‘移动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部长三甲系列火箭主任设计师李聃用这个生动的比喻概况了两颗嫦娥卫星发射技术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刘一 《航天员》2010,(5):17-18
从"备用"到"先导",嫦娥二号就像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洗礼。让我们细细来品读嫦娥二号这颗正在接受着伟大的探月洗礼的卫星所承载的使命、意义和它可能性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航天》2010,(11):8-9
"长三丙"将嫦娥二号准确送入奔月轨道 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豪迈出征,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6.
陈全育 《航天》2010,(11):32-33
在刻苦攻关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黄江川对嫦娥二号卫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作为卫星总设计师,他把卫星看作自己的"孩子",还把卫星工作的环境——月球也当作自己的"亲人"。  相似文献   

17.
<正>嫦娥二号卫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同时也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试验星。那么,嫦娥二号卫星将在我国后续探月工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嫦娥一号卫星各项任务的顺  相似文献   

18.
陈全育 《航天》2010,(11):30-31
嫦娥二号卫星是探月二期工程中嫦娥三号、四号的探路者,是个"先锋"。它所承担的重要科学试验、验证任务对探月工程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将给后续探月工程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宗合 《航天》2011,(2):18-19
2010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嫦娥二号"月球虹湾地区局部影像图揭幕,标志着工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也为后续工程的预选着陆点揭开了"神秘面纱"。随后,国防科工局还公布了其他几张由"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月面影像图。虹湾月图的传回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航天》2010,(11):64-64,F0003
"我们的太空家园"全国少年儿童绘画活动颁奖仪式9月27日在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内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