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通信卫星转发器分系统测控数据传输的5线制同步串行总线,支持30个终端同时接入,改变了通信卫星平台传统的点对点式的遥测遥控信息传输方式,大大减少了通信舱内电缆数量;并在某通信卫星载荷舱上进行了应用,使卫星载荷舱质量减少几十千克,提升了卫星平台的有效载荷能力。文章设计的串行总线提供标准的接口电路,有利于有效载荷设备的扩容,可以推广至更多的有效载荷设备,构成其之间的测控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通信卫星真空热试验中有效载荷的部分测试电缆工作温度超出正常区间导致电缆相位特性发生极大跃变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缆控温方法,实现了测试电缆在真空低温复杂环境下的集中控温。在某新一代通信卫星真空热试验中,应用该集中控温方法后测试电缆网的温度被严格控制在40℃±5℃,单根电缆沿路径的温度差异被控制在±3℃之内,满足了星上有效载荷的时序和相位要求,提高了地面测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自1968年发射实用国际通信卫星Ⅲ号以水,虽然只有短短十七年时间,但通信卫星的发展却非常迅速。不仅通信容量越来越大,而且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甚至发展成为某一分支,一种专门的通信一广播卫星;或者一种兼有通信、广播、导航、气象等能力的多功能卫星。初期的通信卫星,如国际通信卫星Ⅱ号和交响乐等卫星,功率小,转发器数量少,通信容量不大,仅有几百路电话或一路电视。而现在的通信卫星,如国际通信卫星 V 号,装有43个行波管放大器,通信容量达24000个话路和两路电视。  相似文献   

4.
自1958年12月18日美国空军发射第一颗低轨道军用通信试验卫星“斯科尔卫星”以来,国外已发展了十几个不同类型的军用通信卫星系统,用以满足远程战略通信和近程战术通信的需要。特别是美苏为了争夺空间霸权,一直在加紧部署战略、战术通信卫星网。截止1982年底,美国、苏联、英国和北约已成功地发射了350多颗试验型和实用型军用通信卫星(见表1)。目前在轨道上服役的战略战术通信卫星系统是:美国的国防通信卫星系统、空军通信卫星系统、舰队通信卫星系统,战术通信卫星系统;苏联的宇宙号军用战术通信卫星系统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地平线军、民用通信卫星系统;英国的天网卫星及北约的NATO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5.
海南文昌发射场的高温、高湿、盐雾等环境问题给通信卫星塔架电缆设计提出挑战。为此,文章在借鉴西昌发射场塔架电缆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塔架电缆由A1段、A2段和B段3个电缆分支组成;继而针对文昌发射场环境特点详述了塔架电缆在设计、铺设和使用方面关键点;最后对塔架电缆进行了测试验证,给出了测试内容和注意事项。所设计的塔架电缆已在3颗通信卫星正样星上得到验证,测试流程已基本固化,并形成了相应的操作性文件。  相似文献   

6.
许勃 《中国航天》1993,(4):19-21
人们发展卫星通信最初是为了加强国际通信,摆脱利用无线电和海底电缆进行国际通信的落后状态。尽管当时因火箭的运载能力有限,限制了卫星的发射功率从而需要成本很高的大型地面终端,但最初的尝试仍使人们看到通信卫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随着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一些大型卫星不断地被送入太空,地面站的尺寸也随之减小,从而使卫星广播和其它国内卫星业务得以实现。在这种形势下,各卫星系  相似文献   

7.
知识资料窗     
《中国航天》1995,(1):46-46
知识资料窗通信卫星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称作通信卫星。通信卫星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通信卫星是各类卫星通信系统或卫星广播系统的空间部分。卫星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容量大、质量好、可靠性高和灵...  相似文献   

8.
遥测遥控测试系统是通信卫星综合测试的重要测试系统,为通信卫星提供遥测视频有线通道和遥控视频有线通道。传统的测试系统测试设备数量多、体积大。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遥测遥控光端机的高集成度设备系统方案,将传统测试系统中遥测遥控前端测试设备、遥测遥控视频通道设备和遥测遥控光端机的功能集中在高集成度测试设备上实现,降低了信号传输链路的数量,同时减小测试设备的体积以便设备转运和运输。该研究成果已在某通信卫星的综合测试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提升了遥测遥控测试系统中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减少了测试设备的体积,方便转运。  相似文献   

9.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是美国新一代的军事通信卫星。这些卫星可以与固定地面站和活动地面站通信,此外还可与飞机和船只通信。这种卫星比以前的军事通信卫星的适应性更强。DSCS-Ⅲ可以在星上变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58年12月美国发射第1颗试验通信卫星以来,通信卫星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飞跃.目前,80%以上的洲际通信、100%的国际电视转播及部分国内和区域通信都是由通信卫星来完成的,而且卫星通信业务量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良好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应急通信卫星终端与主站建立通信链路过程中,卫星通信终端不能实时获取主站分配的接入参数导致通信链路建立失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北斗RDSS(卫星无线探测服务)的通信功能实现应急通信卫星终端自动实时接入主站的方法。经过实际系统验证和测试,本文利用多种通信手段的融合协作技术较好的解决SCPC(单路单载波)点对点应急卫星通信终端在无常规通信网络环境下接入主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尽快地改变通信事业的落后状况,中国在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以后,就立即着手发展通信卫星的工作,以实现对包括边远地区在内的全国通信覆盖,完成对部分省会等大城市的电视转播,实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内对外节目的卫星转播,解决军事通信、远洋舰船和测量船的通信任务。 试验通信卫星 中国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于1984年1月29日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高度为474公里,远地点高度为6480公里的轨道,在轨道上完成了一系列卫  相似文献   

13.
阳光 《中国航天》2011,(3):9-13
三、欧洲 欧洲阿里安5火箭2010年发射6次.均为一箭双星发射.共部署12颗静地轨道卫星.包括10颗商业通信卫星、1颗军事通信卫星和韩国的“通信、海洋与气象卫星”(COMS)1。这一年成功发射的欧空局和欧洲各国航天器共有14个.包括5颗商业通信卫星、1颗军事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4.
碟形轨道通信卫星系统美国轨道科学公司正在设计与制造一种适合飞马座运载火箭发射的圆盘形通信卫星,并准备用26颗卫星在倾角45度,高785公里的轨道上组成一个通信能力为500万条的通信系统。这种称作轨道通信(Orb-comm)的卫星由于外形独特,8颗卫星...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在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海军担负着抵御海上威胁、保障海上安全、维护海上领土主权和保护海洋资源等作战任务。目前,我军海上作战部队缺乏基础通信设施,存在跨域可靠通信保障困难、情报信息难以及时高效回传等困难。通信卫星具有覆盖全球、地面设施依赖程度小、灵活性强的优点。天基卫星通信网可满足我军在跨域环境中对命令、语音、数据、视频、互联网接入和远程指控等业务的通信保障需求,提升海军作战的"懂天、用天"能力。本文对国内外通信卫星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总结了卫星通信在海军作战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天地协同的"云+端+边"一体化卫星通信系统设想,构建了海军作战中卫星通信智能支援的若干模式,为我国海军作战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通信卫星产业由通信卫星制造、发射、应用与服务构成,是世界商业航天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通信卫星产业的发展反映着世界商业航天发展的动向和趋势。近年来,低成本进入空间和低成本卫星宽带服务是通信卫星产业前端能力建设的重点。以高通量、低延时为代表的低轨移动通信卫星技术逐步向前推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成为卫星通信服务业应用创新和新兴市场开拓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解决方案加速融合,构建更灵活的通信连接能力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成为通信卫星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就是在人造天体上装置一组或几组通信转发器或称中继器,用以转发地面微波信息。转发器由收发机、变频器、放大器等组成。两个以上通信地面站通过卫星进行信息传输就是卫星通信。 通信卫星被发射到赤道上空近三万六千公里的高度,在轨道上时速为一万一千多公里,同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所以也称对地静止卫星或同步卫星。触道上有三个均等定位并互相联系的卫星,就能使整个地球表面除南北极地区以外都能进行卫星通信。 卫屋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信号传输质量高、稳定可靠。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8.
王景泉 《中国航天》1992,(10):10-13
本文概括了国外移动通信卫星的飞行轨道、使用频段、通信体制和移动终端等情况,分析了国外移动通信卫星发展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家胜 《中国航天》2001,(3):9-13,17
一、引言 1945年,英国人克拉克曾在一篇文章中大胆地提出了利用3颗地球静止轨道人造卫星进行准全球通信的设想。当时人类还未步入宇航时代,这一有关应用卫星的设想无疑带有浓厚的科学幻想色彩。但到了50多年后的今天,它不但变成了现实,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通信卫星作为空间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美妙结合,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各种卫星中最早投入商业市场,效益最为显著的一种。通信卫星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信道质量高,通信容量大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或区域通信、军用通信、海事通信、电视广播以及航天器的跟踪和数据中继…  相似文献   

20.
日本通信卫星公司(JCSat)在1985年9月26日宣布,日本首批私营通信卫星将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也就是说,航天飞机在与阿里安4火箭的竞争中获得胜利。但应该说明的是,这一选择是由为日本卫星公司制造卫星的美国休斯飞机公司作出的。这一选择使阿里安航天公司和几位支持欧洲运载火箭的法国部长大为失望。几年来美国一直在致力于打入闭关自守的日本通信市场,因为美日通信市场的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