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用于实现LTCC双平衡混频器的宽带巴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实现C频段LTCC(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低温共烧陶瓷)双平衡混频器的宽带巴伦设计。该巴伦是基于LTCC技术设计的多层结构巴伦,利用了LTCC多层技术的优点,采用宽边耦合线结构,可增加耦合线的耦合系数,从而可增加巴伦的带宽。设计的巴伦频率范围为5.575GHz-6.775GHz,具有插损小、平衡度好等优点,可应用于C频段LTCC7,K平衡混频器。文章介绍了Marchand巴伦的工作原理,描述了所设计巴伦的3D结构,并给出了设计仿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用于实现LTCC(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低温共烧陶瓷)双平衡星型混频器的宽带巴伦设计。该巴伦是基于LTCC技术设计的多层结构巴伦,由2个相同的Marchand巴伦组成,采用宽边耦合线结构,提高了耦合系数,从而增加了巴伦的带宽。设计的巴伦在5.575~6.775GHz的频率范围内,其幅度不平衡度小于0.1dB,带内相位差为180±6°,可应用于C频段LTCC双平衡星型混频器。  相似文献   

3.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带和共面带状线转换结构的宽带平面巴伦。该平面巴伦由3节威尔金森功分器和宽带180°移相器构成。首先,根据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方法,结合市场上电阻的标称值,优化设计了3节宽带威尔金森功分器。其次,基于微带和共面带状线结构设计了宽带的移相器,最后,将宽带移相器加载在3节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输出端口,构建了宽带平面巴伦结构。对设计的平面巴伦进行了制作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宽带平面巴伦在2.16~6.04GHz频带内,相位不平衡度小于2.8°,在1.13~6.01GHz的频带内,幅度不平衡度小于0.6d B。  相似文献   

4.
文章设计了一种电容耦合四点馈电的宽带双层微带天线,该天线可以工作在北斗、GPS、GALILEO和GLONASS四大导航卫星工作频段,可以用作导航系统地面终端天线.天线单元采用电容耦合四点馈电的双层空气微带圆极化天线形式,在双点谐振特性的双层空气微带天线基础上,结合电容耦合馈电技术构成三点谐振特性,进一步展宽天线带宽.为了实现低剖面、小型化、微带形式的宽带馈电网络采用双层结构集成设计,由Wilkinson功分器和宽带Schiffman移相器实现相应的幅相配置.对提出的天线进行了仿真设计和优化,仿真设计结果表明,在四大卫星导航卫星系统1.1 GHz~1.6GHz工作频段内,天线电压驻波比小于1.4,增益方向图和圆极化轴比特性都满足设计要求,该天线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地面多模用户终端.  相似文献   

5.
微带类椭圆函数滤波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微带线滤波器-类椭圆函数滤波器。比起传统的微带交指、平行耦合线等形式滤波器,微带类椭圆函数滤波器具有很好的带外抑制特性,且体积小。通过微带谐振器安放在不同的位置和改变谐振器之间的间距。实现不同性质的耦合及耦合大小。分别计算了三种性质耦合大小与间距的关系,并得到曲线。设计了4阶类椭圆函数滤波器。测试结果与理论预期值相吻合。该类滤波器可以广泛应用在平面电路中,同时在超导状态下也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将微带漏波天线近似为波导,辐射壁采用导纳边界条件,文章分析了微带漏波天线的传播特性和辐射特性,给出了微带漏波天线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以毫米波频段弹载天线为应用背景,分析和设计了一种微带漏波天线,求解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八单元圆形顺序旋转阵列天线馈电网络结构复杂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宽带双圆极化馈电网络。首先,根据八单元圆形顺序旋转阵列天线的空间结构特点,分析了阵列馈电网络的幅度和相位关系;其次,分别设计了3dB分支线耦合器、威尔金森功分器、微带平面巴伦和移相器;最后,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构建了宽带双圆极化馈电网络。该网络由2个3dB分支线耦合器、2个威尔金森功分器、4个微带平面巴伦、2个45°移相器、2个90°移相器和1个180°移相器组成。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在8.78GHz~11.12GHz的频带内,端口电压驻波小于1.72。8个输出端口的幅度起伏在 2.1dB以内,相位起伏在±7.8°以内。该馈电网络具备左旋和右旋圆极化馈电端口,具有频带宽、幅相特性良好和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完全满足八单元顺序旋转阵列天线馈电网络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微带带通滤波器中,通过引入一段短的均匀传输线和引入一段短的、并具有分布电感的传输线,分别实现了"容性"和"感性"的耦合。通过高频仿真软件HFSS的仿真,验证了这两种耦合机构的耦合极性相反;并应用这两种耦合机构,分别仿真了通带带外具有1个衰减极点的两种3阶带通滤波器,仿真了具有椭圆函数传输特性和自均衡传输特性的4阶微带带通滤波器,其仿真的电性能优良。由于这两种耦合机构分别应用于具有集中元件K阻抗变换器的平行耦合微带带通滤波器,可以使这种微带滤波器的结构更紧凑。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一个5.8GHz、8单元圆极化微带天线阵的研究设计,给出了一种圆极化微带天线阵的设计方法,解决了微带天线阵馈电网络复杂、工程实现困难这一问题,并对设计出的微带天线阵的电特性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说明了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定向高增益圆极化微带天线阵的设计方法。以工作频率为2.45GHz的32单元圆极化微带天线阵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了与馈电网络为一体、圆极化特性良好且具有定向高增益的微带天线阵,从而解决了圆极化微带天线阵馈电网络较为复杂、工程实现较为困难这一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线阵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和圆极化特性,达到了20.5dB的增益,进而说明了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大功率反射面天线的馈源设计要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大功率圆极化交叉对称阵子天线,其工作频率在1.19GHz~1.285GHz,天线整体由交叉对称阵子和开槽线巴伦组成。通过开槽线巴伦实现平衡-非平衡馈电。为了实现圆极化,通过改变对称阵子结构,在对称阵子臂相邻90°处增添一对阵子臂,形成交叉对称阵子,并通过调整阵子臂的长度,使其实现90°自相移结构,并最终实现圆极化,由于天线整体均为金属,使得天线可以承受更高的功率。该天线在119GHz~1285GHz频带内电压驻波比(vo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1.5,圆极化轴比<3dB,实测结果表明,实测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天线在该频段内实现了较好的圆极化特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机载、弹载等平台的空间有限,设计了一种双指数渐变结构的超宽带Vivaldi天线。天线由微带渐变线馈电,通过矩形共面带线阻抗变换器将小型的超宽带巴伦与天线集成,从而获得2~18GHz的带宽。仿真结果表明:在2~18GHz的工作频段内,天线的回波损耗小于-10dB,天线增益最高可达到10.5dB以上,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将所设计的Vivaldi天线放置于一金属腔体内,对金属腔体对天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天线单元放置于金属腔体后,辐射方向相对于原来的辐射方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转,但随着频率增高,偏转角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种工作于X/Ku双频段的背腔式微带贴片天线。它采用背腔式口径耦合馈电扩展单层微带贴片的工作带宽,通过在微带贴片上加载"王"字形缝隙使其可以工作于X和Ku两个波段。基于HFSS的电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微带天线在X和Ku两个波段均有优良的辐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通信系统的射频前端中,微波带通滤波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器件。带通滤波器设计中,由于微带线的平面结构、加工方便及低成本等特点而成为最常用的微波滤波器实现方式。文章提出了一种集低插入损耗、高选择性、结构紧凑多种特点于一体的高性能窄带微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种滤波器由基于平行耦合线和准集总电感耦合形式的四分之一波长短路谐振器实现。相比于常规滤波器,使用该种方法设计的滤波器可以集多种优势于一体,充分利用了微带传输线结构的特点。四级级联滤波器的耦合矩阵及网络变换方法被应用于该滤波器的设计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为了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使用本文设计方法仿真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1.575GHz的滤波器并进行了加工测设,仿真与测试结果的良好吻合充分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型空间模拟器封头的屈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头是大型真空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破坏形式是产生屈曲,所以在真空容器的设计中必须对封头的屈曲特性进行分析。文章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某大型空间环境模拟器的封头模型,通过有限元线性分析与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得到临界载荷,证明利用有限元方法来分析封头的屈曲特性具备可靠性和可行性。文章所得到的结论可为实际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6,(6):94-100
针对新一代深空探测通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高集成度X频段宽带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天线由48单元层叠微带贴片单元和相应的多层馈电网络组成。天线通过耦合馈电技术将辐射单元和馈电网络(BFN)进行一体化集成,采用旋转序列馈电技术提高天线的圆极化性能。对实际设计的天线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天线在19.4%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增益、驻波比和圆极化特性,能够满足新一代深空探测通信任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王晨  阎鲁滨 《航天器工程》2009,18(4):94-101
对缝隙耦合平面反射阵天线的扫描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以弗洛盖模求解平面反射阵反射相位的理论思路。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缝隙耦合微带贴片单元的反射相位曲线;计算了16元平面反射阵对平面波的波束扫描特性;具体设计了30个单元的平面反射阵天线。仿真结果证明平面反射阵天线可以实现&#177;40&#176;波束扫描。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具有特殊方向图的小型化锥面共形微带天线阵的设计方法,讨论了实现天线小型化的方法,调整了矩形微带贴片的辐射模式,使其能够实现天线垂直面方向图偏向共形体的底部,研制了天线样机,并对天线样机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此微带天线阵具有很好的共形及小型化特性,并且实现了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向共形体的底部的偏置。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卫星通信向毫米波高频段快速发展的需求,设计实现了一款星载Q频段发射变频放大电路组件。首先,给出了发射变频放大电路的原理框图,通过优化电路布局将信号变频放大电路和本振信号倍频电路高度集成在一个组件内部,实现了组件的集成化和小型化,降低了电路的研制成本。其次,对发射变频放大电路组件的宽带特性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优化微带互联线的宽带阻抗匹配网络,同时采用加载短截线的方法增大波导-同轴-微带探针的工作带宽,有效地改善了发射变频放大电路在宽带内的增益平坦度特性。最后,对金属腔体和电源电路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完成发射变频放大电路的加工测试并给出测试结果,整机联调验证后在型号任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基站天线的新型双频双极化微带偶极子天线单元,采用改进的微带偶极子、附加耦合贴片以及对称平衡馈电的结构形式。用商业软件Ansoft对天线的电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并制作了实验模型,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天线在880MHz~960MHz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频段和1 710MHz~1 880MHz的DCS(数字蜂窝系统)频段上的反射损耗均大于10dB,且在两个频段上极化互相垂直的两个端口的隔离度均大于31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