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带探头补偿的平面近远场变换中,探头H面方向图对远区副瓣引入较大误差的情况,结合国内传统的E面电场法和K.T.Selvan提出的边缘电流逼近法各自的优点,利用混合算法研究了一种新的探头方向图逼近公式,并将其应用于平面近场测试中。通过在某大型微波暗室对一频段阵列天线进行实际测量,分别用E面电场法、边缘电流逼近法以及新的方法进行带探头补偿的近远场变换。最后,将各种方法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求得其误差曲线,并在全域的角度分析各种方法的-50 d B超低副瓣精度。结果表明,此方法集合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相比E面电场法,远区副瓣精度提高了8.2 d B,整个角域内副瓣精度提高了1.13 d B;相比边缘电流逼近法,近区副瓣精度提高了0.89d B,整个角域内副瓣精度提高了0.87d B。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六角形排列的平面阵列天线的远场分布,介绍了基于混沌理论的混沌免疫算法,结合六角形平面阵列天线实例及超低副瓣要求,给出了基于该算法的阵列天线方向图优化方法,得出了超低副瓣方向图。仿真结果表明,混沌免疫算法收敛速度快,搜索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杨莘元  崔金辉 《宇航学报》2004,25(1):109-113
由于单元间互耦的存在,超低副瓣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发生变化。简单介绍了矩量法,计算了天线阵列各单元的本征激励方向图。在考虑阵列天线间互耦的条件下,采用本征激励分析方法对幅相误差引起超低旁瓣天线旁瓣最高电平分布进行了数值统计分析。对八单元chebeshev等间距直线阵进行处理,并总结了其最高电平分布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4.
利用平面近场测试系统的口面场全息反演功能,摸索出一种低副瓣有源相控阵天线的优化测试方法。实测天线副瓣电平低于-30dB,达到设计指标要求,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更快更好完成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X波段宽带电子侦察线性阵列天线设计方法,首先介绍线性阵列波束合成,然后给出仿真与实测结果,随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测试结果以及仿真结果得出结论.仿真结果显示天线性能良好,通过测试数据可以得出16个通道的副瓣电平在-15dB左右,通过计算所得0°移相和实际移相基本相吻合,以实测数据画出的天线波束图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多阶振幅量化二维低副瓣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口径激励分布的优化设计,并考虑了对天线阵单元间互耦的修正.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峰值副瓣电平,并适用于其它形式相控阵天线的优化设计,给出了一个二维可分离等间距平面相控阵的仿真计算结果,并分析了量化阶数对天线副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数周期天线的相位中心随频率呈线性变化,用2个对数周期天线可以构成具有恒电特性的干涉仪天线阵,在工程应用中,天线相位中心较大的测试误差会导致天线阵调试困难.通过对恒电长度干涉仪的分析,提出了利用相位扫频测试对天线阵进行调试分析的方法,避免了繁杂的相位中心测试,简化了天线阵的调试过程,测试数据可直接用于系统校正.  相似文献   

8.
王继学 《上海航天》2003,20(2):7-13,26
介绍了星裁合成孔径雷达(SAR)固态有源相控阵天线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根据性能要求,对相控阵天线进行了阶梯幅度量化,以减少T/R组件的品种数。采用相位加权改变仰角的波束宽度,给出了方向图的仿真结果。对相控阵天线的阵面误差、天线增量、最大副瓣电平和波束指向误差进行了近似计算,并给出了详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双频多波束天线系统由于收发频段共用同一反射面,覆盖区内收发波束大小不一致.为了实现覆盖区内收发等波束,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台阶反射面天线.通过对天线台阶高度的选取和台阶宽度的优化,可以使接收频率处每个台阶跳跃点与中心区在反射面等效口径处的相位相差180.,从而降低天线的口径效率,减小接收频率处反射面的电尺寸,最终实现了收发波束大小一致.为了进一步降低天线的副瓣电平,文章在接收频率处引入了馈源第一副瓣来照射反射面的台阶圆环,通过这一改进天线仍能实现收发等波束且获得了更低的副瓣电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平面近远场变换中,探头H面方向图对天线远区副瓣引入误差较大的情况,研究了一种基于边缘电流法近远场变换的探头补偿。通过在微波暗室对某频段阵列天线测量,并分别用传统使用的stratton-chu积分法、E面电场法与边缘电流法进行近远场变换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副瓣精度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远远高于国内现有水平,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并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