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一、什么叫做复合镀复合镀是将一种金属或合金和某种不溶性非导体或导体的细微颗粒在电流作用下,在一定的电解质溶液中实现共沉积的一种工艺过程。原则上讲,所有能在阴极上镀得的单金属和合金都能与一些不溶性的非导体或导体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共沉积而形成复合镀层,但实际上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到目前为止,报导较多的金属有镍、铜、铬、钻等,还有银、金、锌、镉、铂、铑等;合金中有铁-铬、镍-铬、铅-锡、镍-钼、钴-钨等二元合金。至于不溶性颗粒,则种类很多,其中非导体材料有氧化物、  相似文献   

2.
厚青铜电镀     
我厂测绘仿制柱塞式液压泵,其柱塞座端面要求电镀一层比较厚的铜锡合金,厚度约为0.5~0.6毫米,含锡量约为7%~8%。柱塞式液压泵出口压力为210公斤/厘米~2,柱塞组合件的转速为12000转/分,在此工作条件下保证柱塞座上所镀青铜层与基体牢固结合而不剥落是相当困难的。我们分析了解决厚青铜电镀的主要关键是: 1.由于镀层很厚,零件要在阴极上电镀  相似文献   

3.
甘氨酸在电镀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甘氨酸在电镀工业中的应用概况,介绍了甘氨酸在镀金、镀锌、镀铬、镀钯合金、镀镍合金、镀银合金、镀钴合金、镀铬合金、镀镍铜锌、镀铬铁镍、镀镍钴锌、化学镀铜、化学镀镍、化学镀镍磷中的应用研究,文章提供的配方及其工艺参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成果简介     
1 代镉镀层——锡锌合金电镀及 钝化工艺 本成果的关键技术是研制和确定适合要求的电镀络合剂和光亮剂,研制和确定高耐蚀性、低污染的钝化液和钝化工艺。在合金镀层中引入微量镍,从而提高镀层硬度,保证钝化膜牢固性,降低了氢脆性。镀液成分  相似文献   

5.
间-硝基苯磺酸钠在化学退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腐蚀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愈显突出,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腐蚀造成的损失约2000亿元。电镀是一种经典的有效的防腐手段,如某型航空发动机电镀零件多达3000件(次)。所有电镀规范均应考虑退镀方法,这是不合格镀层返工和零件修理所需要的。退镀方法通常有3种,一是机械法;二是电解法,电解法具有退镀速度快、综合成本低等优点,但需专用电源,一次性投入大,对复杂零件退镀困难,盲孔内镀层退除效果差;三是化学法,化学法投入小,工艺简便,对零件要求不高,使用较普遍。无论电解法还是化学法,其目的是使单质(或合金)镀层金属氧化成金属离子,在化学法中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环氧玻璃布印制板基材试样分别电镀银、银-金、镍-金、锡、铅锡合金五种镀层后,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以说明不同电镀液处理对环氧基材的影响。为提高绝缘性能,对铅锡合金热熔试样,采用各种清洗方法,以找出较佳清洗方法。此外,试验表明,潮湿状态下测绝缘电阻,在箱内和箱外测试,绝缘电阻值有相当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镀液组分及电镀工艺条件对银锑合金镀层锑含量和沉积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镀层锑含量随电流密度、氰化钾含量、酒石酸锑钾含量的增大而明显提高,随氢氧化钾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温度、酒石酸钾钠对镀层锑含量影响不大;镀层沉积速度由电流密度决定,镀液组分对其影响不大.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及霍尔槽试验结果确定了镀液配方及电镀工艺参数,并对按此工艺镀出的镀层进行了全面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8.
非金属电鍍     
一、概论 (一)非金属电镀的用途 1.得到装饰性的金属外观。最常见的是零件装饰性镀铬。例如汽车上塑料零件、电子仪器上的壳体等装饰性镀铬。 2.使非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磁性和可焊性。为获得导电性、可焊性,在非金属上可电镀铜、银、锡、金等金属镀层。为获得导磁性可电镀镍、钴—镍合金。  相似文献   

9.
一、简述 复合镀层又称分散镀层,它是由均匀分散在镀液中的固体微粒与金属离子共沉积而形成的一种镀层。固体微粒在整个镀层中均匀分布,沉积的金属镀层称为基架金属。 通过人为地选择基架金属及固体微粒种类的方法,可以得到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能如耐高温、耐腐烛、耐磨、自润滑等的复合镀层,因此,复合镀层是一种功能性镀层。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工艺日趋成熟的复合镀层主要有镍-碳化硅、镍-氧化铝、镍-氟化石墨等。获得复合镀层的方法可用喷涂、溅射、电镀或化学镀等。 我公司某零件设计要求耐磨、硬度高、形状较为复杂,故采用以化学镀镍(即镍-磷合金)层为基架金属,固体微粒选用耐磨的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Zn—Ni合金不钝化镀层结合力受温度的影响,电流密度对Zn—Ni合金电镀成分的影响。得出45℃时,镀层Ni含量为13.5%,耐盐雾腐蚀时间达到最高1632小时,是较理想的高强度300M钢防护镀层,其氯化物——硫酸盐镀液为比较理想的无镉、无氰环保型镀液。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介几种功能镀覆的性能、工艺、应用及其发展,其中包括高抗蚀性代镉镀层、复合电镀、化学镀铜和化学镀镍、仿金和代金电镀、黑色镀层和氧化层。  相似文献   

12.
AZ91D镁合金表面浸锌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AZ91D镁合金表面浸锌时无需采用氢氟酸进行前处理,采用百格试验和盐雾试验等方法对浸锌液主要成份及工艺参数对所得浸锌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锌液中硫酸锌和焦磷酸钾的浓度、浸锌液的温度、pH值以及浸锌时间均对浸锌层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最佳浸锌液的组成为:硫酸锌40g/L,焦磷酸钾125g/L,抑制剂20g/L,添加剂80g/L,与工艺参数温度75±5℃,pH值10.5±0.5,时间2~3min;在最佳浸锌条件下可在AZ91D镁合金表面获得浸锌层的结合力良好,耐盐雾时在最佳浸锌条件下可在AZ91D镁合金表面获得浸锌层的结合力良发好,耐盐雾时间为28min,将浸锌后的镁合金进行电镀铜试验,铜镀层结合力与耐蚀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13.
成果简介     
1耐磨复合镀层本成果研究的获得复合镀层的方法,是在电镀液中加人惰性微粒,进行搅拌使惰性微粒悬浮于镀液中。当电镀进行时,镀液中的金属粒子或金属价离子与惰性微粒同时沉积于阴极表面,从而得到金属基一惰性粒子复合材料层。复合镀层中惰性粒子均匀弥散分布,大大改变了金属基的机械和物理性能,使镀层具有金属的性质,又具有固体微粒的性质。如在镀铁溶液中加入A12O3或SIC,可使FEA12O3或FESIC复合材料层的硬度提高。复合电镀的关键是如何将惰性微粒进行活化,使它加人镀液后能以一定的量与金属共沉积。本成果摸索出一套惰性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镀Ni-P合金的方法在Cf/Al复合材料表面镀覆一层防腐蚀镀层,用SEM、EDS、XRD,镀层结合力测试考察了镀层质量,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浸泡测试腐蚀速率。结果表明,二次浸锌的化学镀前处理工艺,可在Cf/Al复合材料表面镀上均匀的Ni-P合金镀层;镀层结合力测试表明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镀层成分主要是镍元素,含有少量磷,磷元素主要以Ni3P方式存在;3.5%NaCl溶液浸泡腐蚀实验表明,没镀镍的Cf/Al复合材料的腐蚀严重损伤了基体,而镀镍的Cf/Al复合材料腐蚀发生在镀层表面,不会造成基体损伤。在Cf/Al复合复合材料表面镀覆一层防腐蚀的Ni-P镀层可以在原电池反应中阻挡金属铝的离子导电路径,铝电离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明显延缓碳和铝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发生,提高了Cf/Al复合材料的防腐蚀能力,延长了C/Al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本成果合成的镀锌添加剂(HF89)既起主添加剂的作用,又起光亮剂的作用,可取代以往DE、DPE和光亮剂分别加人的繁琐老工艺。提高了镀液使用的温度上限,为电镀工序提供了方便,夏季免除冷却设备,也不必停产降温。采用此种添加剂获得的镀层光亮致密,耐蚀性强,镀层质量比老工艺有显著提高。将主添加剂与光亮剂融为一体,新添加剂HF89的技术性能先进。已开发出碱性锌酸盐镀锌合成添加剂的新-代产品。采用此添加剂,电镀生产中不需另加光亮剂,节省大量有机溶剂、EDTA及辅助工具,适用温度范围宽,节省了降温设备,易维护,改善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强钢至高强钢上需要找到一种适当的方法用来代替镉镀层是一项经济可行的办法,澳大利亚国防科学和技术组织的Zn-Ni合金电镀代替了在高强钢上镀镉。  相似文献   

17.
1 电刷镀技术本成果研究的金属电刷镀与非金属电刷镀 ,与传统的电镀技术相比 ,它无需镀槽 ,采用专用电源、镀液和镀笔 ,通过电化学结晶过程 ,使被镀工件表面获得镀层。设备简单、加工工件尺寸不受限制 ,可在现场操作 ,镀层种类多 ,镀液达 15 0多种。适应性强 ,镀层结合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良好 ;工艺灵活 ,容易掌握 ;沉积速度快 (较镀槽镀快 2 0倍 ) ,省工、省料、省能源 ,投资少 ,环境污染小 ,经济效益显著。电镀层厚度为 0 .0 1mm~ 1.0 0mm ;沟槽镀层厚度 3mm ;结合强度 2 35 .2MPa(槽镀为 83.3MPa) ;表面硬度HRC60 ;耐温…  相似文献   

18.
铝上电镀的工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众所周知,采用一般电镀工艺不能在铝及其合金上得到结合力良好的镀层。这是由于在铝上存在着可自愈的自然氧化膜,同时又由于铝的电位很负,进入镀槽后,槽液中的金属离子会接触析出,从而影响了镀层的结合力。要保证铝上镀层的结合力,就必须  相似文献   

19.
一、镀层应力测定的目的与意义在电镀过程中。基体与镀层相互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内应力。对于细薄柔性的基体,当这种镀层应力较大时,往往造成零件变形;而对粗厚不易变形的基体,往往造成镀层裂纹、起泡、脱皮,并会降低零件的疲劳强度,造成应力腐蚀等问题。以我厂生产的××发动机九级压气机转子叶片为例:未镀的钢叶片振动疲劳强度极限为σ_(-1)=51公斤/毫米~2,在氨基磺酸盐中  相似文献   

20.
电镀Ni-Sn合金热处理前后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镀Ni-Sn合金各种镀层的镀态组织和加热时组织的转变机理,并对镀层的耐磨性、耐蚀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镀态组织主要由亚稳相αNi(M)和NiSn(M)组成,高Sn时出现平衡相Ni3Sn4和βSn;加热时随着温度升高,亚稳相逐渐向平衡相转变,在一定的温度下由于平衡相弥散析出,使镀层硬度升高;单相NiSn(M)组织耐强氧化性介质能力比不锈钢稍差,当加热到400℃时耐磨性优于中碳钢淬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