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UFO———走出工业文明的幻象刘岩00多年前在英伦爆发的那场产业革命标志着人类步入了一个新的文明阶段———工业文明。虽然此后1个多世纪内仍有一些文人对农业文明下的岛国的昔日田园之梦进行描述,但是工业文明的种子已在岛国乃至世界上播种、生长。到了19世纪...  相似文献   

2.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科学广播节目邀请了9位科学家和一位科幻小说作家设想了10种地球毁灭的途径. 不管你怎么认为,宇宙未必是一个友好的地方.当然,地球上的东西在过去数千年中都非常稳定,使人类文明得以立足.但是,总有一天会改变的.从极度遥远的空间到我们星球的内部,灾难四处潜伏.我们带领你到世界的终点--这会相当有趣!  相似文献   

3.
外星文明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跟地球文明一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程.作为外星人乘具的飞碟,它在外星文明中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外星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飞碟来源于它所在的文明,又集中体现了它所在文明的发展程度.外星人通过飞碟实现了宇宙飞行,同时将他们的文明延伸到星际之间,这样的文明可以称为星际文明.以飞碟为标志工具的星际文明,远远超越了现阶段的地球文明,它的出现使地球文明的光环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基于轨道根数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对月球探测器的可视算法,分析和比较了地面站和TDRS对月球探测器的测控跟踪能力.结果表明,与依靠地面站相比,使用TDRS后,在不考虑月球遮挡情况下,对环月探测器的测控覆盖率可由50%提高到99%.存在最大月球遮挡时也能达到60%,大大提高了对环月探测器的测控能力.最后讨论了TDRS跟踪环月探测器对TDRS卫星平台的要求,提出了地面站与TDRS相结合的测控方案.在当前TDRS天线运动范围受限情况下,仍能实现对月球探测器的大范围测控覆盖率.   相似文献   

5.
早在44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是完全有规律而独立出现的,而地球和太阳系才形成于45.7亿年前。当然,这并不排除完全有另外一种可能,外星文明首次访问地球时,把从“时间窗口”的持续时间比我们地球还长的某一颗其他行星的云层中拿来的原始生命形式的水滴带到地球的云层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颗中继卫星—天链-1的01星于2008年4月25日成功发射,顺利定点并正常运行,对中低轨用户航天器的轨道覆盖率达到50%;2011年7月11日02星成功发射,把对中低轨用户航天器的轨道覆盖率提高到75%左右;2012年7月25日天链-1的03星成功发射,使我国中继卫星系统对中低轨用户航天器具有了近100%的轨道覆盖率。  相似文献   

7.
一、自然人的恐惑地球大然优越的生态环境养育了人类,人类依恋着她而生存发展,人类的衣食住行,一切都要从这个大自然中索取.早期的人类同猛兽争夺生存空间;农业时代,靠开垦森林扩大耕地维持生存发展,造成大面积沙化;到了工业时代,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人类的生存岌岌可危了.也许有一天地球上再无资源可供开采,地面上再也长不出庄稼,到了那时人类将如何养活自身及繁衍子孙呢?今大的有识之士已经  相似文献   

8.
不管嫦娥二号飞入到月宫巡游,到拉格朗日L2点旅行,还是与小行星正面"交锋",地球上的"管家"都会为她服务,会随时给她提供各种日程提醒与指令。在她把探测获取的信息源源不断地从九天之外发回地球时,地面的"管家"还要接收、处理、存储和分析这些信息……这个  相似文献   

9.
有些科学家坚信:世界气候在逐年趋冷,全球又面临回到最后一次冰河时期那种状况的威胁,那次冰河时期约在1.8万年前达到了高潮.地质上以及历史上的记录都无疑地说明,地球上的气候是一直在变化的.欧洲的天气在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后1,300年这段期间中,比今天要温和得多.大约在1300年到1890年的小冰河时期中,冰川扩展.北纬的水系如波罗的海仍然冻结了好长的一段时期.从1890年到1940年,全球的温度每10年上升0.18华氏度.有些动物到北边去繁殖了,海洋也不像以往那样易于冻结,从格陵兰来的冰山也流窜不到较远的南方了.但自1940年之后,温度一直在下降.根据美国国家海洋气象局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北半球的平均地面读数在1945年到1968年这段期间里,下降了0.5华氏度.美国的大陆分界线以东的温度,过去10年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0.
季文 《飞碟探索》2005,(1):26-28
在埃及文明爆发之前的旧石器时代,地中海曾被一个狭长半岛分隔成两个巨形水池。这个半岛通过马耳他岛将突尼斯和意大利连接在一起。臣大的森林环绕着整个地中海。今日尼罗河所在的地方,当年分布着众多辽阔的泻湖和森林,一直延伸到大海。欧洲与北非的动物们混杂在一起;阿尔卑斯地中海种类的动物与索马里和柏柏尔种类的动物们混居在一起,生活在一个无边无际的伊甸园一般的乐园里。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球上最浩淼、最宽阔的是什么?是海洋。然而,与浩淼的星空相比,地球上的海洋就不过是一滴水。从孩提时代起,我们就喜欢仰望美丽的星空,它给予了我们无尽的遐想。为了激发人们寻找星空之美的热情,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性的天文摄影大赛。  相似文献   

12.
朋友,你见过飞碟吗?你听说过有关飞碟绑架人的故事吗?美国《Nation Examiner》杂志(3.16.1993)报道了发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安帕克斯格瑞森林的飞碟绑架地球人的一个真实故事.这还是18年前发生的事呢,具体时间是1975年11月5日.这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安帕克斯格瑞森林林场工作的卡车司机特拉维斯·沃尔顿(时年22岁)下班后驾车从林场回家,同车的有作业班长迈克尔·罗杰斯和另外5名同事.卡车行至途中,突然有人叫喊:“飞碟!有飞碟!”只见一个飞碟呼啸着在森林上空飞速旋转,同时发出强烈的光电流.沃尔顿刚把车停下,只见一束微带绿色的蓝色闪光从汽车的挡风玻璃前掠过,顿时照亮了大片森林.罗杰斯看到沃尔顿被闪光流冲出驾驶室向后倒在地上.在场的同事都被这一突如其来的可怕场面惊呆了.他们慌忙跳下卡车,逃往密林深处.闪光过后,当他们返回停车处时.  相似文献   

13.
多无人机协同搜索区域分割与覆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多无人机覆盖搜索是无人机的一项主要任务,将搜索区域进行分割后,每个子区域内成为单机覆盖搜索问题,大大降低了任务难度.对无人机的平行搜索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平行搜索策略给出了搜索起始点、转弯关键点、搜索终点的判断依据,使得区域覆盖率达到100%.分析了最小转弯半径对搜索路径的影响.根据无人机初始位置和搜索面积对任意凸多边形搜索区域进行分割.针对无人机搜索的特点,以转弯次数作为主要依据对分割结果进行评估.对不同情况下无人机从初始位置到搜索起始点的路径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陆放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0亿年时间里,地球上的生命,包括植物和动物,几乎没留下任何实质性的痕迹。然而,在此后不超过500万至1000万年的这段短短的时间里,却产生了生命的大爆发,这一时期出现的生命的形状同今天的生物已很相近,从星形对称的海星到左右对称的甲壳...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地球同步轨道目标光学特性和位置特性的基础上, 确定了天基可见光(Space-Based Visible, SBV)传感器监视整个地球同步带目标的搜索栅栏位置以及搜索策略, 导出搜索栅栏与观测时间和观测次数之间的关系. 根据航天任务需求和SBV传感器特性, 确定了监视轨道的类型和参数约束条件, 给出了约束条件下监视轨道的选取范围, 并对其轨道观测效能进行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 通过适当选取监视轨道参数, 监视轨道对地球同步带的覆盖率均可达到90%以上. 如果SBV传感器视场达到4°×4°以上或搜索栅栏宽度大于40°, 其覆盖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看看世界地图就会清楚:如果各块大陆能象玩大型的拼板游戏那样移动,非洲大陆凸出的那部分恰好妥贴地嵌到美洲大陆上.早在1912年,两块大陆的轮廓互相吻合这一点,启发一位德国的气象学家阿·威格纳去探索一种令人瞠目的理论.他认为,地球上的七大洲原先是连着的,是一大整块陆地,他把这个超大洲取名为“潘加埃”,意思是“总大陆”.它在满布着地滞性岩块的海上漂浮,历经了几亿年才漂散开来.威格纳的理论对现存和已绝迹的很多类动植物的分布现象,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理由.例如,不少南美的淡水鱼种在非洲有极类似的近支,而它们是不可能远渡重洋,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的.同样,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现的野生猴子,也不像是在两地分别进化的.  相似文献   

17.
克尔·梅耶:太阳越明亮,地球上的可居住性就越小.地球上生命还能存在多久?你认为宇宙中的生命都有相似的命运吗?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水和地球上的生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大约在30.7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在温暖的海水中出现.继而,生物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逐步地进化,其中一些生物就离水登陆爬上了岸,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一支就进化成了我们人类的祖先.人类与生物都和海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体细胞周围的液体与海水的成分十分相似.在一定意义上讲,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约为其体重的2/3左右;在人的骨骼中.其含水量约为其重量的15~45%;在人的血液中约有80%的水分.人不吃食物(必须喝水)还可以存活30天左右,可是  相似文献   

19.
假如太阳系中没有木星和土星,地球上就不可能出现智慧生命.这种观点是美国一位从事行星研究的学者提出来的.没有这两颗巨型行星,太阳系中将会充满极有害的致命慧星,而且它们将不停地陨落到地球,以致阻碍生命更复杂形式的发展.木星和土星是两颗各有一个坚实核体的“气体巨星”.它们被充满氢和氦的稠密大气层所包围.两颗巨星的质量分别为地球质量的31倍和95倍.在太阳系形成期间,这两颗行垦的巨大引力将几百亿亿颗慧星弹射到太阳系以外的恒星际空间去.  相似文献   

20.
佚名 《飞碟探索》2003,(6):25-25
2002年12月到2003年6月间,古巴近海和陆地考古接连出现惊人的大发现。这些发现引起了一个让全世界都关注的课题:地球上可能存在过第八大洲——大西洲(亚特兰蒂斯)。人们不禁要问,古巴近海甚至大西洋底真的隐藏着一个极其发达的超文明吗?神秘莫测的海底“建筑群”当神秘的画面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人们的感觉是:无人驾驶的潜艇所过之处,漆黑的洋底到处是方方正正的巨大石头和金字塔形状的建筑。海面科考船声呐扫描的结果更令船上所有的人感到震惊,海底这些白色的巨石方阵排列得非常整齐,整个图像看起来就是一座被海水突然吞没的城市废墟,足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