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超磁致伸缩材料作动器的研制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峰  张虎  蒋成保  徐惠彬 《航空学报》2002,23(6):552-555
 采用自制的TbDyFe超磁致伸缩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主动振动控制用超磁致伸缩作动器 ,并对其偏置磁场、激励磁场、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主动控制减振效果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作动器工作应变在TbDyFe材料的线性区 ,其总伸缩量可达 70 μm。低频动态特性好 ,谐频影响小。在自适应滤波控制方式下使用该作动器对正弦振动进行主动控制减振 ,减振效果达到 30dB。磁场均匀性对作动器输出特性有明显影响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精确设计作动器激励磁场 ,可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沿轴向磁场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空结构低频振动控制难的问题,提出将负电容与电感电路结合设计具有优异低频振动特性的力电耦合超材料板结构。该超材料板包含作为基底的普通板结构、周期分布在板表面的压电单元及与压电单元相连的包含电感和负电容的分流电路。首先通过有效介质理论,得到了超材料板等效抗弯刚度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负电容对等效抗弯刚度的影响阐明了负电容拓宽禁带的机制。进一步推导了禁带范围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负电容对禁带范围和位置的影响规律,理论结果表明负电容与电感并联可以将禁带宽度拓宽至原来的20倍以上。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引入负电容后力电耦合超材料板能够在目标低频范围实现很好的振动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减振合金在航天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箭、导弹等航天器在运行时,其构件承受着强烈的振动,零、部件产生磨损、松动和疲劳破坏,因而其寿命将大大缩短。因此,航天器中的构件采用合理的减振设计和使用减振合金材料是延寿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太阳帆航天器动力学建模与求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崔乃刚  刘家夫  荣思远 《航空学报》2010,31(8):1565-1571
 太阳帆航天器动力学建模与求解是姿态控制与结构振动抑制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针对带有控制杆和控制叶片的太阳帆航天器,进行结构的合理简化。应用矢量力学基本原理,推导出考虑弹性振动的太阳帆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方程,再对其进行简化,分别得到基于控制叶片和控制杆的两类太阳帆航天器的姿态动力学方程,联立太阳帆支撑杆振动方程,结合非约束模态的定义对运行于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太阳帆航天器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求解及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太阳帆动力学模型可准确地描述柔性太阳帆航天器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空间望远镜、空间激光通信平台及其他敏感载荷要求超静力学环境,传统被动减振无法满足要求,主动振动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Stewart平台主被动混合隔振被广泛研究。本文分析了立方Stewart隔振器6个主动杆之间的耦合特性,建立了单个主动杆的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在模态空间中去掉刚体模态。考虑建模不确定性及传感器噪声,利用不含刚体模态的单杆动力学模型,进行多目标Η∞和μ综合控制器设计,对于低频指向控制信号进行保持,而对高频扰动进行抑制。而后对控制器进行鲁棒稳定性测试和分析,并对控制器进行了模型降阶,最后用μ降阶控制器对标称系统进行时域仿真,并与 PI 控制器比较。结果指出μ控制器达到了低频指向信号保持和高频扰动抑制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超精密机床减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减振措施是提高机床,特别是超精密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以亚微米超精密车床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该机床从结构到材料选取上的减振特点,并重点进行了空气弹簧和空气静压轴承主轴减振分析,由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减振措施合理,减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飞机液压导管为研究对象,利用摩擦阻尼原理对导管的减振进行了研究。导管两端固定,中间施加激振力。试验在随机载荷下完成,通过在导管上缠绕不同种类和不同尺寸的阻尼材料,观察导管的振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阻尼材料对导管振动均有明显的影响,缠绕阻尼材料后,导管的振动有效值都小于裸管时振动有效值,两种减振材料对导管减振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别。导管的减振效果与阻尼材料的直径和匝数有关,减振效果随阻尼材料直径和匝数的增加而提高。在缠绕相同匝数时,振动有效值随着材料直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振动与减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直升机的振动情况,分析了振动的危害和引起振动的各种激振力,主要介绍了用于减振的结构优化设计,被动式减振技术和主动式减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最后展望了减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对航空刹车的刹车材料摩擦特性、刹车压力、刹车壳体结构以及装配间隙等多个方面研究了刹车振动产生的原因,并建立了刹车振动模型对刹车振动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低频轴向振动钻削理论和深孔振动钻削的工艺实践,在经过改造的深孔振动钻床上,成功地进行了材料为42CrNiMo的Φ9.5×2255mm超深孔振动粘削,获得了优良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将Helmholtz共振效应与压电效应结合的声电换能超材料结构及电路系统,通过传递矩阵法对超材料的能带结构进行了分析.以压电片作为Helmholtz共振器基底通过阵列形成超材料结构.当入射噪声频率与共振频率一致时,声电转换效率最高.利用COMSOL分别对超材料单元及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超材料单元对于噪声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转子振动信号的二阶非平稳源盲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舜酩  雷衍斌 《推进技术》2008,29(6):747-752
复杂的转子系统的多振动混叠信号分离是振动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难题。在介绍盲源分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首次选用了二阶非平稳源盲分离算法对带有较强噪声的实际转子系统的振动信号进行盲分离,满意地分离出了各个振动源信号。采用SONS算法得到的振动源频谱分析清晰地反映出了各个振动源的频谱特性,且较好地抑制了噪声的影响。研究中提出的测量方法,为实际复杂结构的振动源盲识别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3.
宋来收  夏品奇 《航空学报》2014,35(1):171-178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惯性作动器由于附加质量大、工作频带窄和响应速度慢等缺点,降低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压电作动器具有质量轻、工作频带宽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作为高效执行元件能有效地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本文采用压电叠层作动器驱动自由-自由弹性梁模型,以观测点的加速度响应为控制目标,采用频域谐波稳态控制策略进行了自由梁结构谐波振动响应主动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采用压电叠层作动器的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控制弹性梁结构的振动水平,并具有快速跟踪外激励变化的自适应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宋来收  夏品奇 《航空学报》2014,35(1):171-178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惯性作动器由于附加质量大、工作频带窄和响应速度慢等缺点,降低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压电作动器具有质量轻、工作频带宽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作为高效执行元件能有效地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本文采用压电叠层作动器驱动自由-自由弹性梁模型,以观测点的加速度响应为控制目标,采用频域谐波稳态控制策略进行了自由梁结构谐波振动响应主动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采用压电叠层作动器的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控制弹性梁结构的振动水平,并具有快速跟踪外激励变化的自适应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武倩倩  崔宁  刘碧龙  岳洪浩  刘荣强 《航空学报》2019,40(6):222522-222522
磁悬浮隔振系统具有非线性、强耦合、高响应、宽频带等特点,系统的隔振控制目标与其定子和浮子之间的位置约束相互制约,这对系统的精密控制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为解决该问题,建立了面向控制的六自由度磁悬浮隔振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双闭环控制策略,使系统在低频到中高频带内实现隔振控制,在极低频带内实现跟踪控制。采用PD定点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开发了控制系统仿真程序,通过分析不同扰动频率下浮子的绝对运动响应以及定子与浮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响应,获得了系统的隔振控制与跟踪控制仿真结果。搭建了磁悬浮隔振平台样机测试系统,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出连接螺栓上的载荷,理论计算得出连接螺栓上的1 振动应力,基于高斯分布和线性累计损伤定律的三区间法,结合材料的S-N曲线,对连接螺栓进行随机振动载荷下的振动疲劳强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陶亮  崔建 《航空工程进展》2011,2(3):292-297
环境阻尼对结构振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对环境介质的阻尼特性进行研究在振动控制分析和应用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在流体介质环境中的悬臂梁结构振动试验装置,并进行了几种流体介质的阻尼特性的试验测试。试验采用峰值衰减方法计算了介质环境的阻尼比,分析了介质的动力粘度、运动阻抗与振动频率对介质环境阻尼比的影响规律。应用了量纲...  相似文献   

18.
姜双燕  陈怀海  贺旭东  游伟倩 《航空学报》2010,31(10):1940-1945
 多激励多轴向振动控制试验中,在频响函数矩阵呈现病态的频率点,控制点响应的自谱和互谱往往难以达到预定参考谱目标。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在控制频段对频响函数进行拟合修正,求得系统前置补偿矩阵,然后根据 H回路整型理论对驱动谱矩阵进行整型,将整型后的驱动谱矩阵代替原驱动谱进入控制回路计算。通过试验验证表明,基于回路整型设计的修正算法,能够明显地抑制某些频段内频响函数的不良影响,自谱和互谱响应都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形状记忆合金智能结构的主动振动抑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军  郦正能  叶宁 《航空学报》2002,23(5):427-430
 从形状记忆合金 (SMA)智能结构用于主动振动抑制的构想出发,建立了含SMA非线性本构关系的智能复合材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试验验证了主动振动抑制的效果。试验和计算结果都表明SMA是振动抑制的有效驱动器,通过主动应变能调整 (ASET)的方法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非常显著,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基频 (一阶固有频率 )的改变上,对高阶固有频率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声学黑洞的盒式结构全频带振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璞  王小东  季宏丽  裘进浩  成利 《航空学报》2020,41(4):223350-223350
声学黑洞(ABH)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波动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梁板结构的振动控制中。传统声学黑洞结构存在局部强度和刚度较弱、特征尺寸较大、有效作用频率较高等问题,限制了声学黑洞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针对盒式结构振动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声学黑洞阻尼(ABHD)振子。运用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了附加ABHD振子的盒式结构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附加声学黑洞阻尼振子的盒式结构具有高效的能量聚集和耗散能力。通过对盒式结构上下主梁中间不同位置处振子参数的优化,在不改变原有主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对主梁全频带的减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盒式结构在附加多个ABHD振子后全频带的共振峰均有5~30 dB的削减,且附加振子的质量占系统总质量的7.8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