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军方同时开展了3种卫星导航计划的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它们是:由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为海军开发的“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NSS),或称为“子午仪”(Transit)导航卫星计划;海军自行组织开发的“测时”(Timation)导航计划;空军的三维导航系统——621B工程。  相似文献   

2.
美国防部经营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继“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的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现在已进入全尺寸研制阶段。据说,在1983年美空军司令空间分部与洛克韦尔国际公司签订了一项生产28颗“布洛克-2”实用型导航星的合同,这些卫星将于1986~1989年间陆续地发射入轨,以组成一个实用型全球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全面建成,也标志着中国导航卫星系统的"三步走"战略圆满完成。从1983年"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士提出双星定位通信系统方案至今,中国北斗已从有源无高程定位发展到了有源无源结合的高时空精度定位,从双星区域覆盖升级到复合型星座全球覆盖,在导航卫星领域走出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道路"。不过,北斗系统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出于摆脱对美国GPS系统依赖等考虑,欧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是继“子午仪”之后的一个先进的卫星导航系统。为了满足美国陆海空三军愈来愈高的卫星导航的要求,美国防部在1973年正式批准了可供三军共同使用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计划,并被列为美国重点空间计划之一。当时预计的计划费用为42.5亿美元,仅次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约250亿美元)和航天飞机计划(约100亿美元)。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试验,美国已攻破了建立这个复杂的卫星导航系统所遇到的技术难关。现在已转入实用型导航星的生产和发射阶段。  相似文献   

5.
赵爽 《国际太空》2014,(7):16-2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指利用在太空中的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一种空间导航定位系统。目前。GNSS不仅成为世界各国重大的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成为体现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于GNSS在国家安全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及经济体都竞相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在2020年前,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将完成现代化改造;而中国的“北斗”和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将部署完成。除此之外,日本、印度等国正在发展本国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及增强系统。  相似文献   

6.
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发射军用卫星,迄今已发射了数百颗。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气象卫星等。这些卫星在作战规划制订,武器精确制导,作战后勤保障和作战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徐菁 《国际太空》2011,(3):43-50
“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是欧洲正在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用航天项目,于20世纪90年代由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航天局共同发起,其目标是建成欧洲自主的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相兼容,从而摆脱对GPS的依籁。打破美国对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垄断。在使欧洲获得工业和商业效益的同时,为建立欧洲共同安全防务体系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8.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导航卫星系统都已走向成熟,“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在1993年就已达到了各自的实用水平,而且它们的使用也在迅猛地增长。特别是在这两个系统可民用以后,随着它们功能的不断增强,利用卫星进行定位和...  相似文献   

9.
从美军对伊作战看军用卫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巍 《国际太空》2003,(6):6-10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入侵伊拉克的战争打响。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美英联军动用了50余颗军事专用卫星以及多颗民用或商用卫星,不间断地为战争提供关键的支持。 军用卫星直接应用于战争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美国在以高技术装备打赢了多次战争后,更加注重高技术装备,特别是军用卫星的发展。美国已经建成了军事通信、导航定位、侦察监视、导弹预警以及气象预报等多种卫星系统,发展较为全面。这些卫星系统在这次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 参战卫星的数量和性能较海湾战争有大幅度提高 1.1 军事通信卫星 在军事通信卫星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两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先后全系统投入运行,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建立了新的里程碑。此后,经过短短10多年的发展,GPS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两颗改进的美国海军“子午仪”导航卫星,在海军“侦察兵上重迭奥斯卡”(SOOS)计划的首次发射中已经成功地进入轨道。发射时一颗卫星位于另一颗的上方。被称为“奥斯卡”(Oscar)的卫星,是1985年8月由一枚“侦察兵”(scout)运载火箭成双发射的。由 RCA 航天电子部制造的、重量为131磅的卫星将在高600海里的圆形极地轨道上运行,为在世界海洋上航行的海军和民用船只提供精确的导航数据。  相似文献   

12.
1引言□□随着卫星导航及其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导航已经与互联网、移动通信共同成为21世纪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在国防及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提供24h不间断的全天候、高精度的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具有其他类型导航系统不可比拟的优势。美国将GPS系统定义为“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在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2005年11月23日向国防部提交的《未来GPS系统》报告中是这样描述GPS系统在美国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作为基础性的信息系统,GPS对美国和国防部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范围广、全天候、连续实时的精确导航与定位能力,可为各种武器装备和人员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卫星导航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末走上军事高技术的舞台,半个多世纪以来,其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各种战场作战单元,成为高技术兵力兵器实施战场机动和远程精确打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空间扫描     
俄罗斯成功发射 3颗导航卫星 为了提高部队的太空导航能力 ,2 0 0 1年 12月 1日 ,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俄罗斯利用质子 - K运载火箭成功地把 3颗新型军用导航卫星送入轨道 ,以弥补卫星导航系统的不足。这 3颗卫星以及以前发射的 6颗卫星均属于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网系统。据称 ,军用导航卫星系统至少需要 16颗才能有效工作。预计 2 0 0 5年后 ,导航卫星可达 2 4颗 ,届时该系统的卫星将能覆盖整个地球。“哈勃”又有新发现 美国航宇局 2 0 0 1年 11月 2 7日宣布 ,美国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首次直接观测到太阳系以…  相似文献   

15.
据1982年8月30日的《航空周刊》报道,苏联正在计划部署一种几乎完全类似于美国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据说,早在今年年初苏联就把有关建立这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文件送到国际电联备案。在这个文件中,苏联人把这个系统简称为“GLONASS”,即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苏联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设计方案基本上类似于美国防部正在部署中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的相似性表现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已将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作为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是我国自行建设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定位和通信系统。它能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目前系统服务区覆盖我国和周边地区,可以保证我国重点用户在导航定位方面不依赖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或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卫星导航定位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欧空局 ( ESA)、欧洲委员会 ( EC)以及欧洲航行安全局 ( Eurocontrol)三方 ,在“全球导航定位卫星系统” ( GNSS)的开发协调上取得了具体的进展。GNSS计划分 2个阶段实施。第 1个阶段是建造 GNSS- 1 ,即第 1代卫星导航系统 ,它依赖于美国 GPS和俄罗斯GLONASS星座。第 2个阶段是建造 GNSS- 2 ,即第 2代卫星导航系统 ,它能够为民用用户提供更先进的导航及定位服务。“伽利略” ( Galileo)系统将作为 GNSS- 2的组成部分。在 GNSS- 1阶段 ,欧洲正在建立“欧洲静止轨道导航重叠系统”( EGNOS)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 GPS和 GLO…  相似文献   

18.
欧盟的执行机构——欧洲委员会在1999年2月10日公布的有关欧洲导航卫星计划的报告中说,为了欧洲未来的战略独立性和成千上万欧洲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的前途,欧洲需要建立一个由欧洲人牢牢控制的导航卫星系统。欧洲委员会在这份长达29页的报告中,建议欧盟(EU...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国外共进行3次导航卫星发射活动,均获成功,发射导航卫星3颗,均属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导航卫星,其中,2颗GLONASS-K1卫星,1颗GLONASS-M卫星;其他国家未进行导航卫星发射。截至2022年底,国外在轨导航卫星98颗;在轨运行并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90颗,其中,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31颗,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23颗,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24颗,日本“准天顶”(QZSS)系统5颗,“印度导航星座” 1(NavIC)7颗卫星。  相似文献   

20.
1.“军事星”的发展“军事星”实际上是70年代末美国“战略卫星”(Stratsat)讨论之后的产物,但当时的战略卫星仍是单一用途的卫星,而“军事星”则是多种用途的战略卫星。冷战的结束,实际上是为“军事星”系统提供了一次重新评审的机会。首先,美国取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