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飘荡的幽灵     
肖东 《飞碟探索》2012,(2):10-11
彗星是太阳系较特殊的天体,它们的轨道多数是抛物线,少数是极为狭长的椭圆或双曲线,具有椭圆轨道的彗星,周期性地在太阳附近出现。不过,长周期彗星的轨道可以和黄道面成任何夹角。彗星要到离太阳相当近时才会被发现,出现肉眼可见的  相似文献   

2.
张唯诚 《飞碟探索》2011,(10):52-54
打破宇宙的规则 在我们的太阳系里,所有的大行星都沿着太阳的自转方向绕太阳公转,而且公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赤道面基本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阳和它的所有行星都形成于同一片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分子云中的缘故。在引力的作用下,分子云发生收缩,渐渐变成了一个旋转着的扁平的盘。由于太阳和行星都由同一个行星盘中的物质所组成,而这些物质又原本都向着同一个方向旋转,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它们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且行星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3.
《飞碟探索》2012,(6):27
2012年4月,水星运行到西侧离太阳最远的位置,和太阳的最大视距约为27°,而且有月底的眉月相伴。它们一同出现在清晨的天空中,一同往陡峭的黄道面攀升。在这张取景佳妙的时序影像里,月亮和水星悬在澳洲昆士兰省布里斯本市灯火的上方。右侧是水星,它和月亮相隔8°。  相似文献   

4.
这幅2006年12月7日在土耳其宝露省附近拍摄的静谧的黎明天空影像里,三颗太阳的子女从东方升起.水星这颗最内侧的行星,高悬在渐亮天空的右上角,最近刚经历了它21世纪的第二次凌日事件.  相似文献   

5.
天空画廊     
《飞碟探索》2013,(11):56-58
金星、黄道光和银河中心 在这幅2013年9月22日摄于南非的明亮星空影像里,我们银河的膨胀核心像是悬在一团光晕之上。在影像顶端,长河状的尘埃,看似从银河中心往天蝎座泛黄的最亮星心宿二倾泻。不过,星野中最明亮的天体并非恒星.而是行星金星,它现在仍是西方天空日落后最亮的天体。此外,由地平面往上伸展的光柱称为黄道光,是分布在黄道面的尘埃反射阳光所产生的晕光。在南半球春季时,它在暮光消失后的夜空中格外明显。  相似文献   

6.
夕龙 《飞碟探索》2001,(3):29-29
设想太阳系形成之初,在直径 0. 01光年的范围内是一团高温的太阳云气体尘埃,其密度为 15克/立方厘米。由于冷却和万有引力的作用,在这团太阳云气体尘埃边缘的物质逐渐向中心运动,并同时产生向中心的旋转力。  根据地球自转的科里奥利效应,在地球南半球的大气环流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在北半球是顺时针的,因此金星和天王星及其卫星也是在太阳的另一面形成的。它们的自转方向和太阳系的其他的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反。但是鉴于太阳系中旋转方向相反的行星的质量只占极小部分,所以原始太阳星云一定不是球形的,而是一个类似伞面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正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也是我们探索宇宙的第一站。在认识宇宙的漫长历程中,从史前人类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先哲,再到17世纪的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巨匠,我们对宇宙的几乎所有探索都集中在太阳系的日月行星等天体上。直到18世纪早期,人们才真正开始关注太阳系以外的诸如恒星等天体。可以说,探索太阳系独占了人类文明史95%以上的时间!并且这种探索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8.
暗物质寻踪顾名思义,暗物质就是看不见的物质。广义的暗物质包括不发可见光的行星、白矮星、黑洞等天体。这里所说的暗物质,是指除各种天体、星际气体、宇宙尘埃以外的,可能广泛地分布在宇宙空间的细小粒子。何以见得存在这种暗物质?我们知道,太阳系的质量98.68%集中在太阳身上,即集中在太阳系的中心。因此,水星、金星等离太阳近的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比海王星、冥王星等离太阳远的行星更强,它们必须以更高的速度绕太阳运行,以克服更强的引力。可是,我们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却看不到这种现象,尽管星系中心集中了更多的恒星,还有巨大的黑洞,…  相似文献   

9.
刘亚枬 《飞碟探索》2011,(10):36-37
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也是唯一的能源基地。太阳的寿命约为150亿年,现在,它已度过了50亿年进入中年期,正处于稳定的主序恒星阶段,停留在此阶段的时间大约是100亿年。太阳上剧烈的热核聚变反应及其产生的全部辐射场、引力场等直接影响着太阳系的大行星及其他所有小天体。  相似文献   

10.
春来 《飞碟探索》2004,(2):26-26
当两个天体彼此吸引时,引力沿着连接它们的直线方向发生作用,人们把这个方向称为径向。如果引力以光速传播的话,它进行得如此之慢,以致形成了与径向成直角的作用力。不过,这种横向力迫使由两个天体构成的系统围绕着它们共同的重心旋转,并在极快的时间内使两个天体相撞。这有些令人难以置信,更令人难以想象!  相似文献   

11.
日—地科学     
太阳是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里唯一可变化的恒星,这种随时间的变化来自太阳的旋转和内部的对流区,以及从太阳内部向日面传输热气。上述两种运动的相互作用即旋转和对流产生的所谓“太阳发电机过程”,人们至今并不十分了解,仅粗略地了解到有11年的周期。太阳的外部大气叫“太阳日冕”,并由它产生太阳风,这种“风”是一种不可见的热的,高速太阳等离子体,从日面一直贯通整个太阳系。 60年代初“水手二号”发现了包围地球及太阳系内其它行星的太阳风。由于我们居住的地球本身也有磁场,带有“冻结磁场”  相似文献   

12.
张桀 《太空探索》2004,(9):18-21
在太阳系的众行星中,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白天,水星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绝对温标700K(427℃)以上。因为水星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在水星上真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一昼夜长达176天。因为相对太阳的这种缓慢的转动,太阳在天空中几乎是不动的.因此水星的表面长时间的受太阳光炙烤。所以说.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水星上存在冰的可能性该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13.
太阳系探测的发展趋势与科学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太阳系探测的发展趋势,认为从月球到火星是未来太阳系探测的主线,太阳系探测将从普查性探测向重点天体探测转变,从技术实现为主向科学牵引转变,国际合作成为太阳系探测的必然趋势。归纳了太阳系探测的关键科学问题,认为太阳系与行星系统的起源和演化是探测的终极科学目标,寻找地外生命和宜居环境是探测的主要驱动力,预防太阳活动和小天体撞击对地球的灾害性影响是探测的现实意义。在探月工程取得进展之后,中国应以月球和火星探测为主线,以火星探测为切入点,有序开展火星、小行星、太阳、金星、木星系统等太阳系探测任务,牵引航天技术进步,推动行星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媒体     
《飞碟探索》2006,(8):5-5
这幅在云层上方拍摄的动人影像里,下弦月高悬在死火山哈雷阿卡拉的火山口及天文台圆顶上空。这张2006年5月31日从夏威夷的茂伊岛往西拍摄的影像,也记录了他平面后方檀香山市的灯光。在大幅过度爆光的弦月附近,可以见到明亮的土星,此外,也可以在这片星野里找到火星及双子星——北河二及北河三。  相似文献   

15.
你看过日柱吗?当天气很冷而太阳正好升起或落下时,落下的冰晶会反射阳光并产生一道罕见的光柱。当冰从高层的云落下时,有时会形成平板,形状就像是一些冰晶。空气阻力使得这些冰晶在落到地面时,几乎是水平的。被冰晶反射的阳光因此几乎完全是垂直的,因此产生日柱效应。上图的拍摄时间是2005年12月,一道反射夕阳的日柱在美国缅因州的邦哥上空。  相似文献   

16.
培桔 《太空探索》2000,(1):12-13
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之外,还有一群淘气的小精灵——小行星。它们大都位于红色的火星和巨大的木星轨道之间,象九大行星一样,沿着椭圆轨道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由于它们质量很小,不会发生地球那样大的变质过程,因此保留了太  相似文献   

17.
林明 《飞碟探索》2007,(8):42-43
一个由加拿大、法国和美国天文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已经在海王星轨道以外,在天文学家们称之为柯伊伯带的区域之中,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天体。这个新天体到太阳的距离是海王星的两倍,大小约为冥王星的一半。这个天体暂时被呢称为巴菲,它拥有一条非常异常的轨道,很难用以前的外太阳系形成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土星     
尹怀勤 《太空探索》2001,(10):42-45
从望远镜里看去,土星像戴着一顶漂亮的大草帽,是1颗非常美丽的天体。在太阳系9大行星中,其大小仅次于木星,排行老二。 太阳系第二大行星 截止到目前,人类共向土星发射过3个航天器对其进行了探测。这就是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它们都是先探测了木星再飞临土星的。先驱者11号从1979年8月16日到9月7日历时3周对土星进行了探测。由于它本来就是以探  相似文献   

19.
天空画廊     
正1日出后的日环食这幅视野辽阔的组合影像,记录了2017年2月26日发生的日环食。这幅组合影像的拍摄时间相隔3分钟。初亏时,太阳已高悬在远方地平线的上空,此时新月的剪影略小,无法完全遮住明亮的太阳,因此记录到了预期的火之环景观。这幅影像拍摄于阿根廷丘布特省的埃尔莫索河谷,环食阶段持续了45秒。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东部时间7月28日晚,美国航宇局深空1号无人探测器高速掠过太空中的布雷尔小行星,最近距离不超过15千米。这是迄今人类发送的探测器掠过太阳系里的天体距离最近的一次。 布雷尔小行星是一颗直径约为1.6千米的天体,国际序号为9969,距离地球约3亿千米,目前正沿着位于地球和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