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针对军用飞机数字化设计手段变革带来方法和手段不足问题,对数字化设计环境下维修性同步设计技术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在军用飞机研制各阶段,相应开展产品维修性设计要求确定,产品维修性设计约束确定,基于IPT工作模式的维修性协调、分析,基于电子样机维修性设计核查的流程和方法。结合飞机的数字化研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的工程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建立的流程和评价方法是适用的、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目前航空工业部门广泛采用的Delmia软件,从工程应用角度,介绍了实施飞机虚拟维修仿真与评价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详细阐述了虚拟维修仿真场景构建、仿真的具体实施、维修性分析与评价方法.结合某型飞机维修性工作的开展,对建立的流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广泛的工程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建立的流程和评价方法是适用的、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吴超  李雅 《直升机技术》2015,(2):20-23,28
主要介绍了国外状态维修的发展趋势,从状态维修概念、状态维修系统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剖析试飞阶段飞机外场维修保障的现状及其不足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状态的维修分析技术,进行了飞机外场维修方案优化和维修间隔优化方法研究,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期望能推动基于状态的维修在飞机外场试飞维修保障中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军用飞机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细节疲劳额定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彦民  刘文珽  杨超
《航空学报》2010,31(12):2357-2364
 为满足军用飞机研制初步设计阶段对结构耐久性(疲劳)快速设计与评估的迫切需求,在全面分析军用飞机与民用飞机主要区别的前提下,针对军用飞机结构与使用载荷特点,以民用飞机细节疲劳额定值(DFR)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技术途径为基础,从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假设出发,对随机载荷谱的当量等幅化方法、结构DFR许用值的确定技术以及标准S--N曲线的建立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军用飞机的DFR方法及相应的工程实施技术。初步应用表明方法可行且偏保守,能明显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可用于军用飞机研制的初步耐久性设计。  相似文献   

5.
军用飞机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细节疲劳额定值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满足军用飞机研制初步设计阶段对结构耐久性(疲劳)快速设计与评估的迫切需求,在全面分析军用飞机与民用飞机主要区别的前提下,针对军用飞机结构与使用载荷特点,以民用飞机细节疲劳额定值(DFR)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技术途径为基础,从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假设出发,对随机载荷谱的当量等幅化方法、结构DFR许用值的确定技术以及标准S-N曲线的建立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军用飞机的DFR方法及相应的工程实施技术.初步应用表明方法可行且偏保守,能明显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可用于军用飞机研制的初步耐久性设计.  相似文献   

6.
基于S3000L的MTA方法在民用飞机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多数国际主流民用飞机制造商均开始采用S3000L标准进行综合后勤保障设计,以提高飞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本文通过研究维修任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民用飞机研制经验制定出一套可行、有效的维修任务分析操作程序,并运用实例进行了验证和说明,为国内开展民用飞机维修工程分析及其他相关保障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虚拟维修的民机可达性设计缺陷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机研制过程中,可达性设计要求贯彻不到位,可能会导致飞机存在某些方面的设计缺陷,并在投入运营后不断暴露,影响维修经济性。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虚拟维修技术,通过构建逼真的虚拟环境来对虚拟样机进行维修性分析,能够在研制阶段开展维修性设计评价。由此从民机可达性设计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维修区域可达性、维修人员可达性、维修工具可达性、维修部件可达性、部件细部可达性五个方面,给出可达性分析结果判据,建立了可达性设计缺陷分析方法,实现研制过程中的可达性设计评价,及时找到设计缺陷并改进,提高飞机维修性。最后以某型飞机电源设备为对象,利用此方法开展了维修可达性分析,给出了应用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马涛 《飞行力学》2016,(2):81-85
以工程应用为出发点,提出了试验机技术状态确定的依据、单次无维修待命时间验证成败判据、特殊气象条件下试验数据处理方法、无维修待命时间验证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某型歼击机为例给出了试飞阶段无维修待命时间验证方案设计方法.该方法工程应用性强,可作为试飞阶段外场开展无维修待命时间验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吕刚德  王海峰  邓伟 《航空学报》2020,41(6):523453-523453
伴随数字化设计方法日趋成熟,飞机装备维修性设计面临如何与三维数字化设计环境下功能性能设计同步的难题。对比分析了数字化环境维修性设计与传统维修性设计的主要差别,提出了基于飞机装备数字化设计环境维修性设计流程,研究了维修性设计参数的表达模型以及维修性参数信息在三维设计数字环境中的转化、集成与利用方式。基于图论和网络节点框图,提出了一种以节点网络图、单节点维修时间模型、维修过程时间模型为表征的飞机装备维修性设计与控制方法。经实例验证,提出的这套基于数字模型的维修性设计技术,对装备在数字化设计环境下同步开展维修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国内军用无人机系统发展现状,根据新时期无人机系统维修保障的需求,提供了二级维修体制中基地级维修保障模式和方法。对完善无人机系统维修保障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1.
预防性维修是民用飞机运行支持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保障民用飞机安全经济运营的基础。S4000P 作为首部预防性维修国际通用标准,为预防性维修提供了全寿命周期内的初始维修任务制定、计划外维修任务制定及通过运行数据优化原有维修任务的合理分析方法。本文梳理了有关预防性维修的研究现状,对 S4000P 标准进行了剖析,建立了基于 S4000P 的民用飞机预防性维修分析框架,为推进民用飞机预防性维修制定与优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飞机故障的运行后果及成本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故障的运行后果分析技术是飞机运行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分支,可为维修任务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有力支撑。为了研究飞机系统故障对运行后果及成本的影响,从系统故障运行后果的相关性分析入手,首先,梳理飞机系统故障类型和放行情况对运行后果的影响;然后,结合航线维修现行做法及事件树思想提出一种支持评估飞机系统故障的运行后果及其相关成本的方法,建立基于飞机系统故障的运行后果与成本评估模型;最后,以某型号飞机燃油系统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合理有效,可为评估故障运行后果提供支持,为飞机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民用飞机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与程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功能危险分析、故障树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以及共因故障分析等安全性分析方法在民用飞机适航符合性验证中的应用,明确了各种方法的应用时机与输入输出信息.分析了民用飞机设计各阶段适航安全性工作内容,以各项安全性分析技术为基础,建立了民用飞机适航符合性验证流程,初步构建了民用飞机适航符合性验证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飞机保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群 《航空学报》1992,13(8):439-443
本文简述飞机保障性的重要性,探讨飞机保障性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并介绍一些新的飞机保障性设计方法。按照武器系统保障性的定义,飞机保障性指的是飞机本身的可靠性、维修性、机内自保障能力和飞机的保障分系统保障能力的综合。保障性通过综合保障工程即综合后勤保障而实现。综合保障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使用保障的角度来影响飞机本身保障性的设计,包括提出保障性有关要求和保证其实现,以及按飞机设计所导出的使用保障要求来作飞机保障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采办。其主要工作是制订维修方案和进行保障性分析,即后勤保障分析。  相似文献   

15.
修理级别分析(LORA)是水陆两栖飞机涉水结构维修工程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外修理级别分析主要针对民用飞机、舰载机、车辆、船舶等,有关水陆两栖飞机涉水结构修理级别分析的研究较少,基于此,针对水陆两栖飞机涉水结构 LORA 的流程和模型进行研究。建立涉水结构三级修理模式,提出涉水结构的 LORA 流程;建立适用于涉水结构三级修理的经济性 LORA(ELORA)模型,给出 ELORA 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以水陆两栖飞机涉水舱门上的接近开关为例进行经济性修理级别分析。结果表明:待分析产品应在中继级进行修理,与工程实际中的修理级别一致,本文 ELORA 模型应用于涉水结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民用航空业的蓬勃发展对民机客户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如何高效保障机队正常运营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维修工程和航材支援是民机客户服务的重要组成内容,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介绍了航材工程清单的编制流程,基于民机航线可维修性原则,着重探讨了维修性工程研究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航材推荐清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满足航材保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飞机结构疲劳与结构完整性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德刚  鲍蕊  张睿  刘斌超  欧阳天 《航空学报》2021,42(5):524394-524394
飞机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是影响飞机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从静强度到安全寿命、损伤容限理念的提出,再到耐久性概念和结构完整性规范的形成,经历了飞机设计理念和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然而,目前结构完整性理念在工程实际中的贯彻仍停留在产品研制和检测的层面,限制了其更深层次的作用。介绍了飞机结构设计从静强度设计到结构完整性设计的发展历程、飞机结构完整性的基本概念和飞机结构完整性大纲(ASIP)的主要特点;通过"5个任务",突出了结构完整性大纲从传统设计阶段的分析和检测规范到产品全生命期的过程控制与管理规范的提升转变;最后通过2个典型型号案例,介绍了飞机结构完整性理念在设计、验证与使用维护全生命期的成功应用。通过对基本概念的剖析以及对主要设计理念发展的梳理,展示了飞机结构安全策略从设计研制阶段到全生命期控制的质变过程,指出了结构完整性理念从基于试验的体系方法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多学科设计优化在非常规布局飞机总体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添元  余雄庆 《航空学报》2011,32(1):117-127
以飞翼布局飞机总体设计为例,展示如何将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方法有效地应用于非常规布局飞机总体设计.基于二级优化方法,提出一种飞机总体MDO实施流程.该流程包括系统级优化、子系统级优化(或评估)和多学科模型生成器3个部分.系统级优化的任务是优化全局设计变量,使系统目标最优.子系统级优化涉及的学科包括气动、隐身、结构、...  相似文献   

19.
数字孪生及其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孟松鹤  叶雨玫  杨强  黄震  解维华 《航空学报》2020,41(9):23615-023615
数字孪生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可看作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纽带。其通过建立物理系统的数字模型、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并驱动模型动态更新实现系统行为更准确的描述与预报,从而在线优化决策与反馈控制。本文分析表明数字孪生体相比一般的模拟模型,具有集中性、动态性和完整性的突出特点。数字孪生的发展需要复杂系统建模、传感与监测、大数据、动态数据驱动分析与决策和数字孪生软件平台技术的支撑。在航空航天领域,数字孪生可应用于飞行器的设计研发、制造装配和运行维护。重点讨论了应用机身数字孪生进行寿命预测与维护决策的案例,相比于周期性维护,具有检修次数更少、维护成本更低的优势。最后,给出了数字孪生在空间站、可重复使用飞船的地面伴飞系统中的初步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