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遥控指令差错概率的基本概念;研究了检错码、纠错码、重发积累判决及大回路反馈校验等指令体制差错控制方式;并通过具体实例研究了上述几种差错控制方式对漏指令概率、串指令概率及虚指令概率的控制能力。最后简单地讨论了这些差错控制方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机研制过程中总装装配指令编制存在的各类瓶颈问题,通过分析指令策划的作用,提出借助前期指令策划彻底解决指令问题的思路,并对实现指令策划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数模进行装配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形成总装指令目录及含装配顺序的装配指令树,用于指令编制及其他业务域的工作准备。同时,充分分析指令策划的技术难点,给出一套对指令策划结果合理性的验证、优化方法,把指令编制、指令策划与型号实践验证有机统一起来,为新机研制指令策划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为指令编制工作明确可靠依据,确保型号指令体系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由滑翔段转入下压段的过程中运动状态无法快速与制导律进行匹配,从而引起弹道震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过渡因子的下压指令,改善了飞行器的过渡品质。首先,分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平衡滑翔弹道,提出了平滑过渡的基本条件,并引入了一次函数、多项式、正弦、指数形式的过渡因子;然后,设计了3种带有过渡因子的下压指令;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下压指令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算法设计出的下压指令计算量小、制导精度高,且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对关键指令进行接收处理时,往往需要增加对该类指令的判断,防止因为人为错误行为或是外界干扰造成意外事故。比较常见的有"3"判"2"或者"5"判"3"甚至更大数量的余度指令判别法,但是这些普通的判别法在某些情况下会失效。以浮空器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窗的余度指令判别算法。在大量的测试用例下,算法执行成功,结论证实该算法具有一定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适航当局与航空公司对适航指令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管理。在飞机的持续适航维护工作中,需要始终保持适航指令的符合性,并确定工作区域是否影响到适航指令要求,目前没有可靠高效的办法。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适航指令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BTT-180滚转通道自动驾驶仪的主要任务是让飞行器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有效的舵资源在有限的最大滚转角速度内实现快速滚转180°的急滚需求。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两种滚转角指令优化方法。首先提出滚转角指令优化设计的问题来源和在BTT-180飞行器设计滚转通道自动驾驶仪设计中的重要性,然后建立了线性和指数两种形式的优化模型并分别进行了优化方法设计,将结果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了滚转指令优化方法的模型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适航指令是由局方颁发的强制性检查要求、改正措施或使用限制。本文采用ATA章节、采取纠正措施和型号分类三种统计方法,对近三年EASA颁发的与直升机有关的适航指令进行数据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简要分析,为我国适航当局的型号审查和规章制定提供数据统计支持。  相似文献   

8.
自动着舰的控制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美军自动着舰系统(ACLS)的基础上,研究工程上最合适的ACLS控制构型。首先,分析了垂直速度指令和俯仰角指令在轨迹控制本质上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然后,将上述两种指令控制结构与两种动力补偿系统(速度保持APCS和迎角保持APCS)一对一组合成4种控制构型,仿真比较了这4种构型在指令响应、风扰抑制上的性能差异,分析了其物理原因。结果表明,H·指令加迎角保持APCS的控制构型对飞机纵向控制更有利,特别是对轨迹、高度要求严格的着舰任务。这与美军的实际试飞结论相同。  相似文献   

9.
对教材上的坐标旋转指令(G68)应用例题的程序进行仿真加工,结果发现与图纸要求的形状不相符,分析其原因是该指令没有坐标原点平移的功能。要正确使用该指令实现加工,可以先采用坐标原点平移,再旋转的方法;或采用先控制刀具运动到旋转中心,再执行旋转指令,旋转指令后的程序段都采用增量值编程的方法。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编程和仿真加工,结果显示符合图纸要求。  相似文献   

10.
飞机引导控制指令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飞行控制性能,对引导控制指令的种类和优劣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纵向为例,分析认为可选择的引导控制指令有俯仰角指令、法向过载指令和垂直速率指令;然后,在几个合理假设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上述三种引导控制指令进行比较,所得结论如下:在抑制风对迎角、高度的干扰,以及抑制参数摄动对高度的干扰等方面,能力由高到低分别为过载指令、垂直速率指令和俯仰角指令。最后,通过仿真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辅助验证。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辅助程序管制训练系统是航行系空中交通管制教研室正在研究开发的计算机辅助程序管制教学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以Windows为平台,用DEL-PHI编制;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设计方法真实地再现了区域管制中管制员所面临的空中交通环境,这将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学习管制理论、培养熟练灵活的管制技能创造出更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陆空通话是航指挥的基本功,它为航管人员与飞行员信息勾通架起一座桥梁。本文介绍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的人机标准陆空通话自学习系统,它可以根据学员自身的学习效果,控制学习进度。该系统可以有效地促进、提高学员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3.
飞机着陆操纵指令模型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莹潇  赵伟 《飞机设计》2010,30(5):39-41,61
针对某型飞机进场着陆完全靠目视飞行的现状,分析了该飞机加装着陆指令驾驶系统的可行性,分别设计了下滑线、基准线和下滑速度操纵指令模型。对人机闭环系统进行了飞机全量运动方程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着陆操纵指令模型可用于实现飞机着陆指令驾驶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配料自适应控制系统中,不均匀物料会造成很大误差,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配料控制系统的误差数据,针对自适应控制方法在不均匀物料控制方面的不足,提出采用多元性线回归分析方法应用于的控制的误差补偿方法以降低配料误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天测控任务中存在的卫星控制人员手工操作多、任务准备周期长、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在分析航天器控制流程的基础上,抽象出面向卫星控制人员的航天器控制高级语言,设计语言规范,描述Windows平台的编辑、编译、运行功能的设计与实现。该语言成功应用于某中心的卫星测控任务中,任务准备快速高效,大大减轻了卫星控制人员的工作量,任务过程自动执行,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航天器控制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补偿动态逆误差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补偿动态逆误差的方法,并应用于超机动飞机控制器设计中,飞机的基本控制采用非线性动态逆方法进行设计,对于模型不准确导致的逆误差采用神经网络进行在线补偿,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补偿误差,弥补了非线性动态逆要求精确数学模型的缺点,而且可以简化动态逆控制律的设计,改善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带喷嘴空间飞行器在姿态跟踪机动时的多轴耦合非线性姿态控制问题。姿态运动学和动力学用误差四元数描述。通过线性变换将误差四元数动力学方程转换成 4个摄动双积分系统 ,并基于此摄动双积分系统设计了开关控制器。由误差四元数及其导数构成的抛物型开关函数决定了控制器中的逻辑。文章考虑了最短的姿态捕获路径、外部干扰抑制、和不确定参数补偿问题。控制器允许力矩矩阵为非对称 ,从而使喷气执行机构的安装有更好的灵活性。由于不需要目标的加速度反馈 ,控制器可用于对机动目标的跟踪。用相平面方法分析了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杨静  冀红霞  魏明坤 《航空学报》2011,32(8):1469-1477
针对一类具有未建模误差和扰动的非线性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在线估计并补偿模型误差的非线性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非线性预测滤波(NPF)基于预测输出残差的方差最小的基本原则估计模型误差,冉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思想对补偿后的模型进行状态估计;详细推导了状态估计误差及其方差阵的传播模型.以卫星姿态确定系统为例,...  相似文献   

19.
后效冲量引起导弹弹道误差的一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效冲量误差是引起弹道导弹飞行弹道误差和命中误差的一个重要误差源。根据冲量原理和小偏差理论给出了后效冲量误差引起导弹命中误差的一种计算方法和模型,提出了一种用关机分离方程控制射程的方法。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可彻底消除后效冲量误差,进而消除后效冲量误差产生的命中误差。  相似文献   

20.
误差四元数及其在航天器姿态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娟  宁方立 《飞行力学》2006,24(2):60-62,68
以四元数作为定位参数对航天器进行姿态控制。首先导出了误差四元数矢量,从而解决了航天器姿态控制中最终姿态表示的非单值性问题;其次,通过一个典型例子提出了非线性三轴姿态控制方法,该方法以误差四元数作为反馈量,以控制力矩陀螺作为执行元件,利用李亚普诺夫函数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控制,为大型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开辟了新的途径;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从而说明了以误差四元数作为定位参数的航天器姿态控制法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