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3,(5):8-11
英哈签署航天合作协议3月7日,英国航天局和哈萨克斯坦航天局在伦敦签署了一项航天合作谅解备忘录。备忘录由英国航天局首席执行官帕克和哈航天局局长穆萨巴耶夫签署。双方拟开展的合作项目包括:由英方为哈萨克斯坦培训卫星工程与运行领域的人员;为英国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天旅联合股份公司在空间科学、技术验证、通信、导航和对地观测等航天项目领域的合作提供便利;促进哈天旅公司和萨里公司相关航天项目的磋商。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1月21日0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本次发射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卫星发射的圆满成功标志着老挝卫星项目全面实施,不仅实现了中国航天向东盟国家整星出口"零"的突破,更代表着中国航天率先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5月29日,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在北京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来自国内外航天企业、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外国驻华机构、商协会、"一带一路"核心区,重要支点城市及泛区域的代表,国内外卫星用户、服务商、新闻媒体等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以"共建天基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结合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9年1月15日报道]西德MBB公司和日本三菱电气公司已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为将于1983年发射的日本海洋观测卫星-1(MOS-1)研制三轴稳定系统和太阳电池。目前,三菱电气公司就日本政府的这项海洋卫星合同正与日本其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4月1日,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在突尼斯共和国突尼斯市召开。这是北斗系统开通全球服务后,首次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举办的重要活动,标志着北斗系统"走出去"又迈出重要一步。本届论坛以"合作、应用、服务"为主题,由中阿合作论坛中方秘书处、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联合主办,突尼斯高教与  相似文献   

6.
短消息     
正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中国并参观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见证下,中法两国签署《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关于联合开展空间技术应用于气候变化研究和空间探索的谅解备忘录》,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与达索系统公司董事及创始人之一菲利浦·福斯特签署了  相似文献   

7.
印度和美国将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双方将签署一份重要的太空发射协议,允许印度不仅可以发射美国制造的卫星,还可以发射使用美国零件的其它国家的卫星。谅解备忘录将帮助印度主要的太空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提高收益。协议中的一些最后条款正在起草之中。印度的“月球初航”任务已接收了2个美国有效载荷。双方期待有更多这样的合作,进一步展开战略太空技术的交流。一旦太空协议通过,印度将具有良好的机遇去调节商业卫星发射计划,分析家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很可能更热衷于印度火箭。  相似文献   

8.
继四月十六日美国和加拿大签署的初期合作设计空间站谅解备忘录之后,美国航宇局局长贝格斯于五月九日在东京又与日本科技厅长礼士竹内签订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日本参加即将开始的空间站详细方案讨论及初期设计(阶段 B)合作计划。备忘录规定,美国和日本将协调双方 B 阶段的研究。在今后两年内相互进行讨论,并交换情报。日本将负责与空间站对接。航宇局称,在整个  相似文献   

9.
中美签署商业发射协议备忘录 3月13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和美国贸易代表宋基·坎特分别代表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新的《关于商业发射服务国防贸易问题协议备忘录》。备忘录确定在今后7年内,我国将为国际市场发射11颗高轨道卫星和相当数量的低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航天局网站2021年3月9日报道,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总经理罗戈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6月26日14点22分高分八号卫星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八号卫星和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5次飞行。遥感领域的一次颠覆高分八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提供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3月23日,日本与印度尼西亚在东京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扩大两国的国防装备与技术合作。这份协议旨在增强日本与印度尼西亚两国间的国防装备及技术合作,包括国防工业方面的合作。此外,两国政府还在国防后勤保障方面达成合作意向。谅解备忘录并未在条款中详细说明装备和技术的细节,但总体上应该会包含海事担保事项。为此,该协议通过国防部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航天局网站2021年3月9日报道,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总经理罗戈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加强科学研究交流,推进全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3月26日,张克俭与罗戈津再次连线讨论了月球科研站项目的实施情况,包括如何吸引国际合作伙伴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据法国1997年8月29日的《航空与宇宙》报道,人口占72亿、有42个国家的非洲大陆迄今还没有单个国家的通信卫星和直播卫星,仅有“阿拉伯卫星”系统为其22个成员国提供通信和电视广播。但从1998年初起,随着埃及的“尼罗河”卫星(Nilesat)的发射入轨,非洲大陆没有单个国家通信卫星的历史将宣告结束。埃及信息部长M.萨夫瓦特·艾尔·切利夫在参观法国马特拉一马可尼空间公司正在图卢兹中心结束“尼罗河”卫星组装工作时称:埃及的第一颗直播卫星——尼罗河卫星一l将改为非洲服务。他还说,我希望第2颗尼罗河卫星一2作为非洲卫星计划来研…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4日,第二届航天国际化发司长欧晓理等20位专家与智库学者受展论坛在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总部北京邀做了主旨演讲,300多位嘉宾共商大观国际举行,论坛以"一带一路,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天基航天国际化新思维"为主题,在全面丝路"的战略构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全球互联绸之路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副互通战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5日,俄印两国签署了核能、武器出口和航天技术合作等多项协议。根据俄联邦航天局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签订的关于联合研制载人飞船的谅解备忘录,俄方将在2013年用联盟号飞船为印方运送一名航天员,  相似文献   

17.
<正> 1993年2月23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戚发轫在王府饭店会见了德国宇航公司董事会董事Mehdorn 一行4人。双方就下一步的合作交换了看法。宇航公司向院提交了合作建议书。双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底,美国为了限制美制卫星出口到中国,国务院形成了一专门法案提交给布什总统,经布什签署已变成了法律。其中规定,除非总统能保证是出于美国国家利益,否则不准卫星出口。布什总统为将亚洲卫星-1运输到中国铺平道路,已于1989年12月19日履行了这一手续,他签署了亚洲卫星-1的出口许可证。为了再次阻挠美制卫星到中国发射,参议员杰西·赫尔姆斯又在上述法案之后提出了一修正案,形成了参议院核准的1990年法案,并己于2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铺设太空宽带网络,相当于为这些国家架设"太空丝路"。支撑并保卫这条"太空丝路"的是数颗中国制造的卫星,由它们构筑起的太空信息走廊,与蜿蜒的"海上丝绸之路"遥相辉映,一起把中国和东盟及世界各国紧密连接在一起。2015年11月21日凌晨,"太空丝路"上又迎来了一颗新星——老挝一号。由于它更快、更强、更聪慧的特点,航天专家给它起了个爱称:"太空钢铁  相似文献   

20.
1976年4月阿拉伯联盟中18个国家的邮电部长在开罗签定了阿拉伯卫星计划,并成立了一个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卫星系统的有关要求和技术指标。1977年2月,阿拉伯联盟成立了由21个成员国参加的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理事会由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利比亚等九国组成。沙特阿拉伯为整个卫星系统提供26%的经费。早在1978年,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曾打算选择美国通信卫星公司为主承包商承造第一颗阿拉伯卫星,并决定在1981年发射。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按原计划进行,直到1982年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才重新确认美国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