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进入2019年不久,印度海军从"加尔各答"级驱逐舰"钦奈"号发射了一枚巴拉克-8远程防空导弹,成功击中了低空飞行的空中目标,证明了其应对低空目标的有效性。此后,在印度共和国年度阅兵期间,印度军方首次公开展示了陆基型巴拉克-8防空导弹系统。"巴拉克-8"是印度和以色列合作开发的防空导弹系统,分为舰载型和陆基型,其中舰载型已于2017年装备印度海军,主要设计用于防御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2.
正印度国防研发组织和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正在联合研制生产"巴拉克"导弹的升级型远程防空导弹和中程防空导弹。远程防空导弹项目于2006年1月签订合同,价值约合3.9亿美元。2014年11月和2015年11月先后在以色列成功开展了目标打击测试,2015年12月在印度开展了两次作战飞行试验。中程防空导弹项目于2009年2月签订合同,价值约合15.1亿美元。目前,制造规范及初步和关键设计评审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3.
试验     
<正>俄完成S-400超远程导弹测试俄空军防空导弹部队负责人7月4日称,先进S-400防空系统超远程导弹的试验已进入最后阶段,未来将取代S-300PS导弹系统保护莫斯科领空。目前新导弹系统的全体人员正在接受训练。S-400凯旋防空系统是俄罗斯新一代防空武器系统,能够携带三种不同类型的导弹,可摧毁近程至超远程的空中目标。另外,S-350E型中短程防空导弹系统也将开始服役。  相似文献   

4.
刘尔琦 《太空探索》2007,(11):18-21
防空导弹,是指从地面(或海面)发射,用来拦截空中来袭目标的导弹。当然,从空中(飞机上)发射的空空导弹也可用来拦截空中来袭目标,但它主要是用于格斗和飞机之间的空战,其目标不是所有空袭武器。因此,目前所说的防空导弹是地(水)面发射导弹,有时又称面对空导弹。  相似文献   

5.
试验     
<正>美国雷锡恩公司试验新型"格里芬"增程导弹近日,雷锡恩公司正在试验一种新型"格里芬"增程导弹,该导弹的射程范围是现有格里芬导弹的三倍,还配有红外成像制导技术。新型导弹上增加了增程火箭发动机,这使该导弹的射程范围是现有"格里芬"导弹的三倍以上,是"地狱火"导弹的两倍以上。现有的"格里芬"导弹可以借助GPS和激光制导技术进行空中、海洋或陆地推送。  相似文献   

6.
军事航天     
《太空探索》2011,(11):58-61
要闻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成功拦截两个目标10月5日,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在夏威夷考艾岛的太平洋导弹靶场成功跟踪了两个目标,并利用两个拦截导弹成功进行了拦截。其间,第一枚THAAD导弹拦截了一枚空中发射的近程弹道导弹目标。片刻之后,第二枚THAAD导弹拦截了一枚海上发射的近程弹道导弹目标。自2005年以来,该计划已完成12个飞行试验,实施了99次拦截。  相似文献   

7.
周边军情     
印度 印度海军准备在2006年年内在其水面舰艇上装备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的“巴拉克”1型防空导弹系统。“巴拉克”1型系统采用视距雷达指令制导方式在8—10千米的距离内拦截来袭导弹.飞机和无人机。“巴拉克-1”发射装置目前装备在印度海军7艘舰艇上.包括印度海军的航母“维拉特”号.两艘15型“德里”级驱逐舰.两艘16型“戈达瓦里”级护卫舰和两艘“拉吉普特”级(Kashin Ⅱ)驱逐舰。另外3艘本土的16A型“布拉马普特拉河”级护卫舰会在年底前装备“巴拉克”1型防空导弹系统.印度已经与以色列敲定了再购买7套该系统的合同。  相似文献   

8.
最近,洛马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穆古角海上试验场完成了远程反舰导弹(LRASM)的一系列系留飞行试验,为今年晚些时候进行该导弹的投放和自由飞行试验铺平了道路。这些试验使用的平台是来自美国空军第337试验与鉴定中队的一架B-1B轰炸机,导弹被挂在该机的内埋弹舱中。试验目标是搜集遥测数据用于飞行之后的分析,验证合适的控制室遥测显示,以及模拟此后的空中发射试验中将要发生的全部测试活动。试验结果满足了所有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10月5日,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在夏威夷考艾岛的太平洋导弹靶场成功跟踪了两个目标,并利用两个拦截导弹成功进行了拦截。其间,第一枚THAAD导弹拦截了一枚空中发射的近程弹道导弹目标。片刻之后,第二枚THAAD导弹拦截了一枚海上发射的近程弹道导弹目标。自2005年以来,该计划已完成12个飞行试验,实施了99次拦截。  相似文献   

10.
要闻     
《太空探索》2015,(1):50
<正>美国导弹防御局逐步推进远程发射最新进行的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试验显示,美国导弹防御局(MDA)正在不断验证机载红外传感器能够用于指示弹道导弹目标的拦截能力。MDA的最终目标是,将各个分散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集成一个一体化的包含了从传感器到射手的无缝系统,包括卫星、机载红外数据、地基和舰基雷达等。这种集成式框架的结果就是实现"远程发射、直至远程攻击"。  相似文献   

11.
试验     
<正>土耳其测试远程反坦克导弹土耳其的采办机构宣布,土耳其国有导弹专业公司罗克特桑公司成功试射了一枚其正在研制的远程反坦克导弹即MIZRAK-U。MIZRAK-U远程反坦克导弹的第一次制导发射试验在眼镜蛇AH-1S直升机上进行,并击中了远在3.5千米处的目标。该采办机构称,MIZRAK-U导弹将被用于T-129攻击直升机上。MIZRAK-U远程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8千米,将于2015年开始成批生产。该导弹配备有一个导航红外成像导引头,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正雷锡恩公司为美国研制新型战术导弹系统雷锡恩公司将为美国陆军开发新型战术导弹来替换现役装备,满足远程精确火力需求,改善现役武器的费效比。新导弹将与M270多管火箭炮和M142"海玛斯"高机动多管火箭炮集成在一起,能够在一个发射箱内发射两种导弹。新设计采用先进的推进技术,使导弹系统射程更远,接近500千米,可对付地面固定目标。同时,  相似文献   

13.
液体中远程地对地导弹1965年5月,中央专委批准了中远程地对地导弹的研制任务,以适应部队装备的需要。在此之前,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已对研制中远程地对地导弹的技术途径进行了论证,提出要通过这个型号的研制,突破多级火箭技术。中远程地对地导弹采用两级火箭方案,第一级以中程地对地导弹动力系统为基础,稍加修改,第二级为新研制的火箭发动机。这样,可使技术上有继承性,能缩短研制周期,节约费用。研制中远程地对地导弹,需要解决两级火箭的连接和分离以及第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并在接近真空条件下稳定工作的问题,氧化剂箱和燃料箱共底问题,随着射…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海军、美国导弹防御局和洛马公司在太平洋导弹靶场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陆基宙斯盾系统的实弹拦截测试,展示该系统的远程启动功能。在测试过程中,陆基宙斯盾系统通过另一个雷达系统发射拦截导弹,然后切换到自己的SPY-1雷达引导导弹飞向目标。洛马公司陆基宙斯盾项目负责人称,此次展示的远程  相似文献   

15.
韩国国防部于7月25日向国会提交了2014~2018财年约1926亿美元的预算申请,重点加强韩国针对朝鲜核武器和导弹的导弹项目。这项未来5年的预算提案要求将约占总申请预算的13.7%的资金用于采购导弹防御系统,包括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及多用途商用卫星和高空侦察无人机。自2006年以来,韩国已通过采购爱国者导弹和远程预警雷达,逐步在首尔建立起独立的、低层的导弹防御系统——韩国空中导弹防御(KAMD)系统。KAMD包括一个预警雷达,以及舰对空和陆基导弹防御系统,使韩国能在美国预警卫星帮助下,能够追踪和击落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很快将全面升级其服役20多年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首先进行的是更换新型摄像机。新的摄像机将帮助导弹部队提供更精确的空中图像,有助于定位飞机、导弹和无人机等空中目标。  相似文献   

17.
“小牛”是美国休斯公司为美国空军、海军研制的近、中程战术空对地(舰)导弹,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作战,攻击坦克、装甲车、导弹和高炮阵地、指挥所、舰艇和其它硬目标。该弹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以来,已发展成有7个型号的导弹家族。  相似文献   

18.
<正>7月13日,泰勒斯公司在范堡罗国际航展上展出了其最新型轻型多用途导弹,该导弹命名为"自由落体轻型多用途导弹"(FFLMM)。FFLMM导弹基于轻型多用途导弹技术和模块构建,是一种无动力、空中投放的精确制导武器,可用于多种作战环境中。作为轻  相似文献   

19.
<正>"萨德"反导系统,也叫THAAD,即末端高空防御导弹,是美国陆军研发的一款拦截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的末端防御系统。"萨德"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①雷达,②火控系统,③发射车,④拦截器。工作原理分为四大步骤:雷达探测到导弹来袭;指挥和火控系统确认并锁定目标;发射车发射拦截弹;拦截导弹在空中摧毁来袭导弹。"萨德"系统主要有两套核心组件:拦截弹和雷达系统。相比拦截弹,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个用来探测和跟踪  相似文献   

20.
雨丝 《太空探索》2012,(10):53-53
美国导弹防御局授予雷锡恩公司2.3亿美元的合约以生产14枚标准-3BlockIA导弹和5枚标准-3BlockJB导弹。 标准-3BlockIA导弹将用于补充部署在世界各地的美国舰队以及日本海军舰船上的武器库存。而标准-3Block旧导弹则用来应对来自空中的中近程弹道导弹威胁,其装配的增强型双色红外导引头能够帮助导弹更好的识别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