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力学学术交流会议,一九八二年六月三日至七日在广州举行。全国二十一个单位共六十三名同志出席了会议。通过大会报告和分组宣读,共交流了学术论文和科技报告五十一篇。 这次会议使从事飞行器轨道设计、制导方案以及精度评定等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有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1995,4(2):1-4,18
1 概况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95年会于1995年4月3日~6日在江苏无锡市召开。共有七个单位的43名代表到会,其中该专业委员会委员11人。这是第三届委员会组织的第二次学术交流活动,有两个交流议题。其一是总结交流实践四号卫星总体和分系统设计技术及其在轨运行探测结果的研讨;其二是围绕实践四号卫星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11月13日至17日在成都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科研、设计、生产和大专院校等52个单位143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所长陈奇妙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4.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控制一体化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峰  薛松柏  张冉 《宇航学报》2012,33(9):1185-1194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气动热、结构、推进、飞行轨迹以及姿态之间的多物理场强耦合给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带来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此类飞行器机体/推进/控制一体化设计的建模方法.首先,依据类乘波体高超声速飞行器基本外形参数体系设计飞行器的三维外形;然后在飞行器流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飞行控制系统需要满足的姿态约束条件,并采用一套完整的工程预测方法建立了适合进行飞行控制一体化设计的气动力/推力耦合模型;最后基于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一体化弹性体动力学模型.模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控制一体化设计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欧洲遥测会议 ( ETC2 0 0 0 )于 2 0 0 0年 5月 2 2日至 2 5日 ,在德国南部小城加米施-帕滕基兴 ( Garmisch- Partenkirchen )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两部分 :学术交流和产品展示。学术交流设置了七个专业小组和一个论坛。七个专业小组分别是 :1 .数据记录和储存 ;2 .数据获取和处理 ;3.数据传输 ;4.生物遥测 ;5 .计算机与接口技术 ;6 .航天遥测 ;7.卫星与导航。一个论坛是 :FQPSK论坛。我国有两篇文章参加了数据传输小组和计算机与接口技术小组的交流。产品展示与学术交流同时进行 ,约 70家厂商参加了展示。厂商主要来自美国、…  相似文献   

6.
根据无人飞行器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迫切愿望,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需要,经中国宇航学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会批准,1990年6月22日至23日在河北省涿州市召开了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成立大会。国防科工委、海军、空军、总参炮兵部、航空航天部的有关院、局、基地、高等院校及各工业部从事研究,生产、使用的有关厂、所等共60多个单位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付炳辰同志首先宣布了关于同意成立无人飞行器学会的批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7月28日对外公布了"太空船二号"亚轨道飞行器去年10月31日在试飞过程中失事的调查结论,称事故原因是副驾驶过早解锁羽状再入系统及飞行器研制方升高复合材料公司未能预见到这一事件并采取预防措施。这次事故导致机上两名飞行员一死一伤。事故调查报告还批评联邦航空局(FAA)商业航天运输办公室未对该飞行器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审核就匆忙批准了其实验性许可申请。由  相似文献   

8.
说明     
欧洲空间局(ESA)于1977年10月3日至10月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诺德魏克主办召开了空间飞行器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荷兰、法国、西德、英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印度等十三个国家的180多名代表。会上宣读了下列8个专题方面的论文,共54篇:  相似文献   

9.
欧洲空间局(ESA)于1977年10月3日至10月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诺德魏克主办召开了空间飞行器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荷兰、法国、西德、英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印度等十三个国家的180多名代表。会上宣读了下列8个专题方面的论文,共54篇: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1 1月 2 9日 ,中国宇航学会无人机学会在上海召开电磁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委员会由黄培康名誉主任委员、苏世特别顾问、陶本仁主任委员 ,以及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院所、军地院校所的专家 36人组成 ,挂靠在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八部。会议通过了该专业委员会的章程 ,确定了五项专业范围 :无人飞行器战场信息对抗 ;电磁自然和人为干扰环境 ;传感器抗干扰 ;飞行器电磁散射与辐射 ;光电对抗。会议进行了首次学术交流 ,宣读了“无人飞行器战场电磁信息技术发展动向”等四篇论文 ,并讨论通过了明年学术活动计划。本专业委…  相似文献   

11.
为航天飞机轨道器和自由号空间站设计的对接机构,其初步试验已圆满完成。这次试验是由NASA,麦道公司和联合技术公司联合完成的。这个机构用来完成轨道器和空间站在空间的对接机动。该机构在捕获两个自由飞行体的同时,耗散两飞行器撞击的能量。对接机构捕获两个飞行体后,还要使这两个空间飞行器对准并且提供一个密封通道。  相似文献   

12.
再入飞行器可达区域近似算法及地面覆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旋圆地球假设下,利用飞行器最大纵程、最小纵程和最大横程三个典型性能指标,建立了飞行器纵程和横程之间近似椭圆分布的解析关系式,通过该关系式能够快速得到纵程和横程对应的边界曲线,并根据球面三角形将纵程和横程的对应关系转化为经纬度关系,从而得到飞行器地球表面可达区域的边界线.通过与Legendre伪谱法计算所得最优解的比较发现,在不同经纬度,以不同航向角再入后,最优化方法计算得到的边界点与解析方法计算的边界曲线分布基本一致,并仿真分析了不同弧段再入后飞行器地面可达区域的变化特点,针对顺行轨道和逆行轨道完成了再入飞行器地面覆盖范围的计算.该解析方法通过3个典型指标就能够快速计算飞行器再入可达区域,有助于飞行器着陆场快速选择和初期轨道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是学术群众团体,是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是中国宇航学会的组成部分。无人飞行器学会的活动范围是面向整个无人飞行器领域,重点突出大系统优化设计,突出发展战略研究,突出战场环境和战术运用分析,突出新概念、新技术、新途径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学会为从事无人飞行器领域的广大科技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科技活动的场所;为提高和发展我国无人飞行器技术提供一个研讨和咨询的窗口;为促进无人飞行器的研制、加强国防建设作出贡献。无人飞行器学会的前身是战术导弹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主要挂靠二院、三院和上海航天局。由于挂靠单位是研究院,专业范围也比较广,所以每次学术活动参加的都在百人以上。而且,战术导弹系统工程专业委员本身已不能适应无人飞行器领域的学术交流,为了丌展无人飞行器领域的学术活动,交流各国无人飞行器的发展动态,促进我国无人飞行器技术的发展,1990年6月经中国宇航学会批准成立了无人飞行器学会,2004年为了和科协的名称统一改为无人飞行器分会。无人飞行器学会成立十五年来,已逐渐形成为国内无人飞行器领域学术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一年一次的理事会与学术研讨会和其下属各专业委员会活...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宇航学会一九九○年学术活动计划安排,发射工程与地面设备专业委员会于一九九○年十月十八日至廿一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第七次学术交流及全体委员工作会议。 出席这次学术交流活动的有: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部、机电部、二炮、海军、空军、上海航天局和兵器总公司等部委所属研究所、基地、工厂和高等院校共27个单位,58名代  相似文献   

15.
飞行器固体火箭助推器设计优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考虑飞行器总体设计约束、轨道设计、气动特性与固体火箭助推器设计间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飞行器固体火箭助推器总体/气动/轨道/动力多学科的系统分析模型和设计优化模型。采用传统设计优化方法和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方法进行了固体火箭助推器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固体推进单学科的最优设计不等价于飞行器总体多学科的最优设计;与传统设计优化方法相比,MDO方法一次设计优化就可得到满足飞行器总体设计指标的最优设计,得到内外弹道相匹配的助推器最优推力-时间曲线。传统设计优化方法需要飞行器总体和固体推进学科两个设计优化过程不断迭代协调,容易漏掉满足飞行器总体设计指标的最优设计。采用MDO方法,可提高固体火箭助推器的设计质量,大大减少设计迭代次数,从而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展我国惯性技术,促进惯性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至十月二十六日,在江苏省南通县召开了全国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信息、产品展览会及第二届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全会。参加会议的有航天部、航空部、交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船舶科学院、空军等单位的有关工厂和研究所,还有北京航空学院、南京航空学院、国防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17.
据外电报道,苏联于6月3日发射并回收了第一个航天飞机式飞行器。这个飞行器是从苏联中部(卡普斯亭亚尔)发射的。它绕地球飞行一又四分之一圈之后在澳大利亚以西的印度洋被回收,飞行一圈通常需要90分钟,整个飞行时间不到两小时。据报道,这次飞行是按计划进行的,苏联的回收船早在印度洋等待。一架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8.
美国宇航局“赫利俄斯”太阳能飞行器创下了非火箭驱动飞行器飞行高度的新纪录。在14日结束的试飞中,该飞行器的最高飞行高度达到28.95km。“赫利俄利”太阳能飞行器此次达到的新高度既打破了螺旋桨飞机24.45km的飞行高度纪录,也打破了非火箭驱动飞行器25.93km的飞行高度纪录,但尚未达到本次飞行试验的目标高度:30.48km。这次飞行高度纪录尚需得到美国国家航空协会的证明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19.
知识资料窗     
飞行器设计飞行器设计是飞行器研制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一个环节。飞行器设计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以系统工程的方法,用工程语言(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形式指导飞行器的制造、试验和使用。同时,它也是研究飞行器设计理论、方法和设计过程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变质心控制的再入飞行器机动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质心控制作为一种新颖的控制方式,可克服传统再入飞行器气动舵等控制方案存在的舵面烧灼等弊端,它通过主动移动飞行器内部若干个质量块,可以有效调整飞行器的姿态并实现飞行器的姿态和机动控制.本文在推导变质心再入飞行器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对该动力学方程进行了必要的简化,从而得到了变质心再入飞行器纵平面内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并计算得到质量块不同行程下飞行器可产生的法向过载大小.本文的研究对于变质心再入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