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最近,国内外很多网友都表示自己目击了一个非常科幻的场景,那就是星星竟然排着长队从天空中划过。我们都知道,星星是不可能排着队移动的,所以这要么是什么来自外太空的不明飞行物,要么就是人为造成的。当然,这一定不是外星来的飞船舰队,它们其实叫作"星链"(Starklink),来自地球人埃隆·马斯克的公司。  相似文献   

2.
青云 《太空探索》2013,(9):40-41
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如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要么那是魔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碎"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相似文献   

3.
候涛 《飞碟探索》2009,(12):1-2
时空旅行是指人或其他物体从某个时间点移动到另一时间点。在人类的现有观念中,所有的人都顺着时间一分一秒自然前进,这种所谓的时空旅行违背了自然时间变化的法则,它的终点是要么前往未来,要么回到过去.实现时空穿梭。  相似文献   

4.
来自宇宙的“外星人”的威胁,是人类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恐惧心理的反映。在地球人类目前所处的空间和时间(假定“时间”在它的意义上存在)的坐标范围之内,并没有发现任何这种威胁的有效证据。我以为,人类目前在这两个坐标上所探知的“距离”已经足够长,可以使我们至少是得出以下判断:如果外星人存在,那么:①要么他们处于我们地球人的同一时空范围内,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是我们的朋友。因为,他们与我们相距足够遥远(空间属性),在可以展望的时间范围内(时间属性),他们与我们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各自的资源就对方来说,…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计接收机的线性度是表征输入噪声温度与输出电压间的关系,采用双位开关衰减器法实现等功率电平测量微波辐射计接收机的线性度。该方法是在已知输出温度的低温噪声源之后,接有一个双位开关衰减器,这个双位开关衰减器只有二个档位,要么是直通,要么是通过一个固定的小衰减量。多次交替开关,可使达到接收机的输入量每次的增加是个相同量,这样就能完成接收机线性度的准确测量。简述测量原理、方法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且看宇宙是如何展示其“暗面”的: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部,在一个 800千米深的被废弃的铁矿里,一个超低温的晶体探测器捕捉到一个微弱的热脉冲,说明有某些重粒子撞击到了晶体原子。而其他仪器却一无所获,说明入侵者正是尚未被我们所认识的物质粒子。明尼苏达的这一事件是近几个月来的所有同类事件的其中之一。研究人员认为,要么是未知粒子撞击晶体产生频率激增,要么是普通粒子穿越了探测器。要是证明确有未知粒子穿越,那么,宇宙间的这些比可见物质重得多的暗物质即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相同的实验将在 2000年夏季展开。某地设…  相似文献   

7.
船只和空中交通用的陆基导航系统,要么是基于已知坐标站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的传播延迟,要么就是根据航向测量来进行导航。目前,空间技术的发展已能够生产极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在今后六、七年内将成为最重要的定位导航系统,从而向全世界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精神定位和定时数据。定位方法是测量来自18颗星座中至少四颗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延迟时间。标准电气劳林斯公司(SEL)正在研制  相似文献   

8.
美国会预算办公室提出了一个关于美国航天计划长期经费要求的新报告。报告的题目是:《美国航宇局1990年及其以后的计划》。美国参议院审查了1990年美国航天计划的各种方案并为航宇局进行了特殊考虑,以便较好地估算长期的经费需求。这项要求指出:国会现在面临着一个基本选择:要么在三种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对航天计划增加实际财源的道路,要么就让航宇局更改计划,去集中精力完成那些在目  相似文献   

9.
《飞碟探索》2012,(8):29-29
备注:我跟丈夫在后院看星星。23时左右,我在北面的树顶高处,看到一个白色的雾状飞行物快速朝东飞去。当时我并不清楚那是什么,以为就是一团云而已,尽管当时周围没有一丝云。我跟丈夫又朝南边的月亮望去.只有三颗明亮的星分散空中,与月亮呈一条线排列。接着我又转身朝北望去,当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要么是个鬼魂,要么是个天使。这个飞行物看上去像个“V”,两侧各有一团云状物,像一群鸟朝西边飞去。我当时有点反应过度。惊叫道:“天哪。这是什么啊?”几秒之后,飞行物就跃上了邻居家的屋顶。不一会儿就快速朝西飞去了。感觉像在水上滑行一样。  相似文献   

10.
正假如一个年轻人,他觉得自己一生的目的就是要做革命性的发展的话,他应该去学习天文物理学。——杨振宁2019年8月14日,人类再次探测到引力波。对引力波的直接观测开始于4年前,截至今天的每一次发现,都是新颖的,都是令人兴奋的新闻,至少值得科学家兴奋。以前探测到的引力波要么来自两个黑洞的并合,要么来自两个中子星的并合,但2019年8月14日这次不一样,这次引力波来自一个黑洞和一个中子星的并合。这三种引力波事件,构成了一种新型的观测天文学——引力波天文学。  相似文献   

11.
基因工程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果,它揭示了生物遗传机理中的奥秘,为创造新型物种找到厂一条捷径.但基因工程也给人类既带来了喜也带来了忧.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基因工程要么为人类带来最美好的创造物,要么成为人类可怕的祸害.一、喜,基因工程技术如果向良性面发展.它给人类可以带来美好的希望和前景.如在医学方面它能迅速治好难以治愈的各种遗传性疾病.据医  相似文献   

12.
代敏 《飞碟探索》2003,(6):40-41
对突然出现的未知事物表示关注和警觉,是一种动物本能。一个生活在丛林中的动物,如果不对陌生事物表示警觉,要么被吃掉(陌生事物是敌人),要么丧失猎取新鲜食物的机会(陌生的东西可以是食物,如黔驴之于虎)。据说,巴甫洛夫在发现狗的条件反射之后,他的学生也训练了一条狗,铃声一响,狗就分泌唾液。于是他请巴甫洛夫去证实。可是,每次巴甫洛夫到场,实验就失败。学生有点难堪,但巴甫洛夫却发现了新的东西。对狗来说,巴甫洛夫是陌生人,对陌生人的关注和警觉抑制了它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定向反射。人类的定向反射比动物更为发达,对自然奥秘的…  相似文献   

13.
UFO信箱     
广西关树昌:看过贵刊2003年第1期“UFO信箱”中广东钟华波先生的观点,本人深感不妥。暂不去谈论江先华《感知时间》一文中,“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快”这一观点正确与否,单就钟先生质疑的角度和所提的观点,本人有以下看法。地转偏向力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力,而是地球表面(除赤道)物体在运动时惯性的一种体现。它在小小表盘上所起的作用,远不及表自身机械部分的摩擦力影响大,摩擦力尚不会改变钟表频率,更何况地球自转影响了。众所周知,钟表决不会因长时间不上油或进水而走得慢,而是要么走,要么停。只要走,则一秒就永远是一秒,是不会变的,…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有很多水怪的传说,不过,这些传说后来都被证明,要么是某种形式的误认,要么就是有人制造的闹剧。比如英国的尼斯湖水怪,后来就被证明是有人故意制造的假象,用来吸引游客。像这样的水怪传闻还有很多,不过,没有哪个地方的传说能够经得起长时间的推敲。然而,有一个地方却非常特别——中国新疆的喀纳斯湖。在这个风光如画的地方,水怪的传闻似乎越来越接近现实。2005年6月7日,一群来自北京的游客在喀纳斯湖面上乘船游览,当船行进到三道湾附近时,离船两百米远的水面上突然激起一米多高、二十多米长的浪花。突然出现的浪花还快速地向湖心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巴斯德与普歇就生命能否自发产生的问题争得热火朝天的同时,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引发了生物学上另一场更为重大的辩论。这场有关生物是否进化而来的大辩论也包含了有关自发发生说的辩论,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许多人认为替自发发生说提供了支持。进化论本身并不解决生命起源的问题,但是如果生命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有个起点,那么,最初的生命要么是神创的,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庆祝我们国家独立206周年。纵观我们国家的历史,在挑战面前,我们从不畏缩。为改善我们的家园而征服新尖端领域,乃是我们民族特性的关键部分——今天你们如此出色地体现了这一特性。一般说来,空间计划,特别是航天飞机计划,卓有成效地有助于我们国家恢复活力与信心。开拓者精神仍在美国盛行。将来和过去一样,我们的自由、独立和国家的幸福将与新成就、新发现以及发展新尖端息息相关。第四次哥伦比亚号的着陆可与第一条  相似文献   

17.
正几个世纪以来,人类逐渐意识到,过去的我们竟然持有那么多错误的见解——我们曾认为地球是平的,它是世界静止不变的中心;我们曾以为宇宙很小,而且从未改变过;我们曾认为人类是一个独立的物种,与其他动物没有血缘关系。直到我们认识到夸克、黑洞、光子、空间波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本期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猎户座大星云,它与上期介绍的仙女座大星云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天体,仙女座大星云是与我们银河系类似的庞大天体系统即河外星系,而猎户座大星云则是我们银河系之内的云雾状天体,是真正的气体星云,  相似文献   

19.
钱丹 《飞碟探索》2010,(3):32-33
18000万年前。这是我们在侏罗纪发生的第一次会合。这时,我们的共同祖先与恐龙分享同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20.
编者:在与外星人有关的遭遇当中,我们发现,通常一个解释或许在天空当中并非必然,但在我们的头脑当中却不可缺少.人类是探索型的生物,我们的大脑努力地来理解那些我们不能立即认出的事物.有许多次,我们的大脑会产生误解,甚至发生记忆错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