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WMAP新发现     
《飞碟探索》2008,(4):5-5
在2008年3月7日,NASA发布报道称,科学家对美国WMAP近5年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了有关宇宙中微子、宇宙演化和宇宙“暴胀”模型的新发现。 研究表明,宇宙最早的一批恒星经过约5亿年才产生“宇宙雾”,从而终结宇宙的“黑暗时期”。WMAP探测项目科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的乔安娜·邓克利说。新证据表明,“宇宙雾”的形成从宇宙诞生后约4亿年时开始,持续了5亿年左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晓月 《国际太空》2005,(4):16-16
不久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提出了中间报告,内容涉及数十年后日本宇宙开发的长期目标,即在月球表面建立无人宇宙基地,并在比月球更远的地方建立深空宇宙港。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发射升空以来,“普朗克”探测器一直在绘制来自婴儿宇宙的辐射图像。它的灵敏度比过去所有的探测卫星都高3倍以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宇宙暴胀的情况。按现在的主流宇宙学说(大爆炸论),在大爆炸后的一个瞬间,宇宙发生了高速膨胀。即为暴胀。  相似文献   

4.
王江夏 《飞碟探索》2011,(11):10-11
不久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表了最新的微波宇宙全图,初步分析显示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误差为1%。第一代的恒星在大爆炸后2亿年开始发光。  相似文献   

5.
宗河 《国际太空》2005,(3):21-21
美国“星系演化探测器”观测到了宇宙中数十个诞生不久的大型年轻星系。这些星系在形成的过程中放射出了大量紫外线,因此被“星系演化探测器”发现。美国专家认为,新发现的星系现在可能已发展成熟,年轻星系的出现意味着宇宙中的某些地方仍在产生新的星系。相信“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认为,星系形成的高峰时段开始于宇宙大爆炸发生后数十亿年。  相似文献   

6.
1980年,美国物理学家艾伦·古恩提出了宇宙膨胀说,这一学说解释了宇宙大爆炸的成因。在得到各向同性的SK背景辐射说、天作红移光谱说的支持,宇宙膨胀说被公认为最好的宇宙构造说。尽管如此,它仍然不是惟一的、完美无缺的宇宙构造说。俄罗斯的一位物理学家就提出了混地膨胀说,认为宇宙由无数个小宇宙组成,一些小宇宙在迅速生长,一些在缓慢膨胀。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论述不同于上述宇宙构造说的新说:旧宇宙并在说。旧宇宙并存说认为:和正在膨胀的宇宙并存,还有一个正在收缩的旧宇宙。旧宇宙产生于极为遥远的过去,产生于第一次宇宙…  相似文献   

7.
悠悠 《飞碟探索》2014,(6):30-31
传统观点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大爆炸的奇点是宇宙的起始。在理论模式中。宇宙是周期循环的,将永久持续膨胀和收缩,我们能探测宇宙未来20年发生的变化。比如,利用普朗克探测器获得的有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数据,科学家能够预测宇宙的起源,进而分析宇宙的起始和终结。  相似文献   

8.
说起宇宙,人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许多星系。据现在观测得出的结论,宇宙是由1000亿个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构成的,而它的起源来自于时间开始存在之时的一场大“爆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按现在的科学水平,这一理论应是正确的。除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外,还有人提出了阴阳宇宙理论,这一理论尤其在中国影响较深。因为有些人相信,在我们的阳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平行的阴宇宙,也就是鬼神生存的宇宙,而且确信阴宇宙中神灵的力量始终操纵着阳宇宙的事物。阴阳宇宙论与反宇宙理论有些相似,即在我们的现实宇宙外还存在一个与…  相似文献   

9.
冉浩 《飞碟探索》2014,(1):18-19
宇宙到现在为止可能已经有137亿年的历史了。按照现在的主流观点,宇宙很可能是在一次爆炸中产生的,在爆炸中,产生了物质、时空以及法则。灼热的宇宙在膨胀中渐渐冷却,形成了今天的宇宙。但是,宇宙形成之初经历了哪些细节我们却不清楚,而这正是科学家极力探寻的。  相似文献   

10.
时空之间     
倪保林 《飞碟探索》2013,(11):20-22
宇宙是一个物质有限而空间无限、周期有限而寿命无限的复合体。物质有限,是指宇宙包含的具有宏观和微观形态的物质是有限的,包括可观测的宏观低速物质与暗物质,微观低速物质与暗物质。宇宙演化的历程,也是根据有限物质的不断变化来判定的。空间无限,是指宇宙在三维空间中是无限的,换言之,宇宙中有限的物质可以在无限的空间中自由运动而不会受到空间的约束。我们根据宇宙物质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可以定义宇宙的生命周期,但由于空间的无限性,宇宙寿命也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1,(3):5-5
地球还在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已成功完成了铅离子对撞实验。二束铅离子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撞击,产生多个微小的高温“火球”。科学家称,这再现了宇宙大爆炸一百万分之一秒后的状况,因此被很多媒体称为“迷你版宇宙大爆炸”。  相似文献   

12.
宇宙学家在长期探索宇宙创生时的情景,而今他们已从探索走向探测,这是一个大的跃进。白20世纪60年代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后,理论家就预言,它是宇宙历史资料的宝库。如今,人们就在向CMB找真相。最有意思的是,除了探险家以外一直受到冷落的南极洲,现在变得热闹起来。6年前,美国人在南极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之一——南极望远镜(SFF),其天线盘直径长达10米。  相似文献   

13.
黑洞是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吸尘器,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甚至是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个黑洞。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将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约400年前,大物理学家牛顿对宇宙是否有边百思不得其解。他说:“若我站在宇宙边上,伸出我的右手,然后,再站到右手伸出的地方,如此一直下去,岂非宇宙无边?但若它无边,那么宇宙中的热量势必消散得无影无踪,哪还有现在这个世界呢?”  相似文献   

15.
陈丹 《太空探索》2006,(5):60-64,F0003
四、星系的诞生与成长 尚未观测到星系诞生的过程 根据最新理论,宇宙于大约137亿年前诞生。目前所确定的最远天体为128亿年前(宇宙诞生9亿年后)的星系,最初的星系在那个时代刚刚诞生。  相似文献   

16.
人们通常认为,宇宙只是一个大仓库,用来容纳行星、恒星等天体。有一种理论却认为宇宙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多元宇宙正在设法达到一个“目的”,而黑洞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理论就是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客座教授、圆周理论物理研究院的研究员李·斯莫林提出的“宇宙自然选择论”。他认为,宇宙的终极目的.就是成为一个黑洞生成器,或者说一个不停制造新的婴儿宇宙的优化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死光之源在无垠太空的深处,潜藏着可怕的毁灭之光。毁灭之光所到之处,一切生命都被荡涤干净。毁灭之光是在无法想像的巨大物质爆发时产生的,在浩瀚的宇宙中,这种大爆炸每天都要发生几百次。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这种死光的来源。现在,他们也许终于找到了答案,而这个答案也蕴含着宇宙创世的大秘密:宇宙是怎样诞生的?生命是如何出现的?当我们仰望夜空的时候,能看到满天繁星闪烁,然而,很多亿年前,宇宙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的宇宙一片黑暗,没有生命,没有星星———那就是宇宙大爆炸刚刚止息之时。宇宙开始于140亿年前…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宇宙膨胀理论周兆平理论天文学家们不会放弃“宇宙膨胀理论”,因为用这种理论,能解释一些天文学上的难题。膨胀能解释为什么从美学的观点看,众宇宙极其相似,以及物质的原初状态在宇宙的童年是如何分配的,童年的宇宙变成了今天的团块,这些团块被空间所环绕,这个...  相似文献   

19.
观望我们星系之外的宇宙,不难发现银河系并不孤独;非但如此,而且可以说它是茫茫宇宙这个沧海中之一粟。宇宙中星系的分布既不均匀。也不随意,而是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群体。  相似文献   

20.
天文学家在最近出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中指出,三个在可见宇宙边缘的人们熟悉的星系并非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完全是从超新星爆发后逐渐衰退的余烬中得到能量的。由欧洲庞大太空望远镜系统摄取的这三个射电源的最新的图像显示,这些星系中藏匿着黑洞。 这三个星系最早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 (HDF)于 1996年发现的。通过对宇宙中一块好像是一臂的距离以外的沙子大小的、看起来空洞无物的空间目不转睛地观察, HDF小组的天文学家们发现了隐藏在宇宙中星系的令人惊异的多样性,这些星系的寿命为从宇宙形成到现在时间的一半多。天文学家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