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量子重力     
我们人类是会创造东西的物种。因此,当我们发现某些东西看起来很美,结构很精巧时,几乎是本能下的反应,我们会问:“谁做的?”然而,如果我们准备以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宇宙,第一个要学到的知识就是,这不是正确的问题。当然,宇宙既美妙,结构亦精巧,但它绝不是由存在于宇宙之外的东西所创造出来的。因为按照定义,宇宙是所有的一切,不可能有东西存在于宇宙之外;  相似文献   

2.
从物理学上来看,宇宙广袤而浩瀚,只是这样无垠的宇宙究竟有多少个 ?只有一个吗 ?那么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吗 ?还有,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宇宙到底是什么时候、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形成的呢 ?所有的这些依旧还是个谜,裹在它们脸上神秘的面纱到了今天,还是没有被我们揭下。   现代科学所理解的宇宙是在大约 200亿年前诞生的,从此一个拥有超大能量的“时空”出现了,接着,它就迅速地膨胀起来,最后,形成了广袤的宇宙。可是,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这个超大能量的时空出现以前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它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能…  相似文献   

3.
闻新 《太空探索》2012,(4):60-61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通过肉眼观察遥远星星的方位变化来认知宇宙,世界上最早用科学和数学解释自然的是古希腊人,他们曾用星体的映射关系,测量出地球的尺寸是如此惊人地准确。  相似文献   

4.
北辰 《飞碟探索》2008,(3):20-21
在埃及文化中,他们认为,宇宙是由两条蛇控制的,一条象征着正义,一条象征着邪恶,白天和黑夜就是它们之问相互斗争呈现给我们的景观。在非洲东海岸,也有一个民族树立了相似的宇宙观,它们认为宇宙就是一条蛇围绕的世界,人就住在这个世界里面。其实,很多民族的宇宙观都紧密地跟蛇联系在一起,这种既是邪恶的、也是高尚的动物总是让人感到十分敬畏,它主宰着宇宙的命运,它也同时代表着宇宙的神秘:  相似文献   

5.
文德 《飞碟探索》2003,(1):39-40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1998年世界十大科学进展,其中一项是中微子有质量的发现。这一发现有可能推翻某些物理学定律,其结果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粒子理论?中微子是否是形成宇宙大部分质量的“暗物质”的一部分?在烦恼着宇宙论学者的众多难题中,最令他们苦恼的问题就是:宇宙的最终命运会怎样?是一直膨胀上去最后稳定下来呢,还是收缩成一个灾难性的火球而告终?答案取决于宇宙中物质的总量,也就是引力的大小。如果引力不够大,宇宙会无限制地膨胀下去;反之,如果引力过大,宇宙会以一种天体物理学家称为“大坍…  相似文献   

6.
说起宇宙,人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许多星系。据现在观测得出的结论,宇宙是由1000亿个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构成的,而它的起源来自于时间开始存在之时的一场大“爆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按现在的科学水平,这一理论应是正确的。除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外,还有人提出了阴阳宇宙理论,这一理论尤其在中国影响较深。因为有些人相信,在我们的阳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平行的阴宇宙,也就是鬼神生存的宇宙,而且确信阴宇宙中神灵的力量始终操纵着阳宇宙的事物。阴阳宇宙论与反宇宙理论有些相似,即在我们的现实宇宙外还存在一个与…  相似文献   

7.
人造黑洞     
几十年来,现代物理学一直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这个矛盾使科学家们有时感到无所适从。这就是:我们有两个而不是一个解释宇宙现象的体系?科学家们认识到,要想全面、准确地理解宇宙,必须将两个体系结合起来,将它们合二为一,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解释宇宙现状。然而,这两个体系都具有各自的独立性。科学家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努力找出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在宇宙中的共同作用点。  相似文献   

8.
悠悠 《飞碟探索》2014,(6):30-31
传统观点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大爆炸的奇点是宇宙的起始。在理论模式中。宇宙是周期循环的,将永久持续膨胀和收缩,我们能探测宇宙未来20年发生的变化。比如,利用普朗克探测器获得的有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数据,科学家能够预测宇宙的起源,进而分析宇宙的起始和终结。  相似文献   

9.
近代科学的研究认为,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是有限的。即使我们观察到的宇宙空间尺度再大,周围的星系再多,宇宙仍是一个有限的组合。当然,有限的宇宙并不会使我们产生认识上穷尽的担心。因为,这样一种有限对于今天我们地球人类的认识能力来说仍是近似于无限的。同时,宇...  相似文献   

10.
康旻 《飞碟探索》2013,(11):59-59
在一件事情值得好好思考:宇宙真的很大。在我们的银河系里,恒星数量有4000亿,在可观测宇宙里,有1700亿个星系。多数恒星都有行星,许多行星上含有资源丰富的矿物,要是位于宜居区中.就有液态水存在。可以说,创造生命的条件无所不在。但是,外星人到底在哪里?再转念思考:宇宙已经有138亿年的历史,人类则打从20万年前开始在舞台上现,我们存在的时间只占整个宇宙历史的0.01%。在数量这么庞大的外星世界中,其他智能物种应该早就有机会出现,并且早该向整个银河系强力宣传他们的存在。如果有智能物种曾发展出星际交通工具,不用几千万年,他们就应该可以完全攻占我们银河系。  相似文献   

11.
生于广博浩渺的宇宙中,终日对着天宇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为着它的神奇瑰丽而迷惑.对于宇宙的思考是我们人类永不止息的追求.我们的世界起源于"无",而且终将归并于"无"."无"对于我们来说极其特殊,它既不能被我们感知,也不能被我们以科学方法测量.这种"不能"并不是一个技术水平或方法的问题,而是因为本质上我们的世界与"无"是互斥的.  相似文献   

12.
钱峰 《飞碟探索》2002,(5):18-19
以爱德加·莱斯·布罗夫的科幻小说《人猿泰山》为标志,一批现代科幻小说陆续问世。被科幻小说激起对科学无限向往的人们,或许有朝一日能透过显微镜观测到诗人、哲学家笔下的理想境界,发现一个意义远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航海家的新大陆探寻之上的崭新世界。或许我们已经开始了新的探寻之旅,这次旅行能彻底改变我们对我们自身及整个宇宙的认识;或许我们最终会找到证据,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或曾经存在过生命。面对一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NASA的官员丹·戈尔丁惊呼:“宇宙的大门已向我们洞开,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正如天文…  相似文献   

13.
热衷于星座的人或许会说自己谈论星座只不过是闹着玩。但经过核实。这种说法靠不住。以下就是占星术对我们所理解的科学,甚至是我们生存的星球的危害。几个世纪以来。占星术虽然不受推崇。但仍然受到广泛欢迎。每天,我们都被告知星座如何控制我们的行为或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然而,没人给出任何解释,也没人准备给出进一步的解释——这种解释足以阐明行星排列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理或宇宙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
六、超前的宇宙本质观 宇宙--空间与时间的总和 宇宙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祖先有着最早、最正确的认识."宇宙"的俗称就是"世界",把"世界"拆开来看,"世"是指时间, "界"是指空间.  相似文献   

15.
美国航天飞机“奋进”号2011年5月16日升空,带上了丁肇中花17年方成的反物质探测仪,开始了宇宙中许多人不认为存在的另一个世界的探寻。宇宙浩瀚,且并无物理定律显示,宇宙中没有反银河、反恒星,甚至居住着反生命的反星球这些以反物质为主的世界。换句话说,若真有这样的宇宙存在,它的物质必是反物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家丁肇中说,问题在于,这个反物质宇宙在何处?  相似文献   

16.
磁力:宇宙动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类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转的时候,就总想应该有一根轴带动着地球运转。然而,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它。而在天文学中也早就有人猜测到这一点,只是找不到证据。我们不得不承认要把磁与宇宙运转规律联系起来,不仅需要各种知识和资料,而且还需要具有这种立体思维的人。就像艺术家的创造风格一样,他的理解模式也与众不同。所以,就有了下面的理论与学说。初始状态下,宇宙是一个庞大的空间,以磁场为主要动力,使其不断运动;由S极和N极指导着运动方向,随着S极、N极的磁流方向而转动。磁流也就是磁性粒子流,由两极产生磁流从阳…  相似文献   

17.
虽然我们对宇宙了解了不少,但我们仍然有许多疑惑和不解,有些难以用语言表达.比如我们为什么会存在?物质为什么会存在?我们所有的一切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模式:宇宙诞生、灭亡,再诞生、再灭亡,永恒不息地变易存在着,难道没有别的模式可以选择吗?爱因斯坦说,上帝在创造宇宙时究竟有多少种选择?在没有最终解决疑惑之前,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这样的设想成立:我们这个宇宙或许是另一个巨大无比生命体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胞,我们的银河系可能就是“线粒体”、“高尔基体”之类.或者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体上的一个小小原子、分子.可能等不到我们的最终认识时,宇宙就开始了新的变易,也许这是存在着的重演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皆为对立的统一。大到宇宙世界,它的组成就是明物质和暗物质,明能量和暗能量:小到原子世界,它的组成就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同样,万事万物皆有它自己的兴和衰,生和死。这样一看.我们就可以坦然地面对我们自身,面对我们的栖息之地——地球。  相似文献   

19.
时空之边     
自从有人类文明开始,人们就不停地问:“宇宙在时间上有开始吗?时间也会终结吗?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还是无限?”在一些神学和宗教叙述中,宇宙为神圣的上帝所创。实际上,说明创造宇宙的“第一原因”,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上帝的存在。另一方面,诸如希腊哲人柏拉图和亚利士多德,他们并不认为上帝能直接介入世界事务,故更相信宇宙是一直存在着的。大多古人相信,宇宙是有边的,在最早的宇宙学中,世界是一块平板,上面覆盖着像面盆的天空。但希腊人已认识到,世界是圆的,并精心构造出一个模型,其中地球是中心球,四周绕着一些包括太…  相似文献   

20.
洞悉远古的神秘(上)黄柱宇编译我们谁也不怀疑,没有各门学科一定的知识,是不能作宇宙之旅的。尽管门类不同,没有知识,我们也无法返回到往昔漫游。人类有远古史,实验也有远古史。科学靠实验验证形形色色的假说,在实验成为科学的基本方法之前,人就在日常实践中以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