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丹 《飞碟探索》2010,(4):32-33
欢迎爬行类和鸟类! 我们一下子从中生代的侏罗纪跳到了距今3.1亿年前的古生代晚石炭世。这一跳就是13亿年。哦!在这1.3亿年中,我们有很多祖先,当然它们并非我们的共同祖先,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我们与现生其他类群的祖先。  相似文献   

2.
<正>会合点16:欢迎爬行类和鸟类!时间:我们一下子从中生代的侏罗纪跳到了距今3.1亿年前的古生代晚石炭世。这一跳就是1.3亿年。哦!在这1.3亿年中,我们有很多祖先,当然它们并非我们的共同祖先,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我们与现生其他类群的祖先。  相似文献   

3.
物竞天择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1):19-19
生物历经天择进行演化的基础有两项,一是不同物种间DNA的差异,另一则是相同物种不同个体间的DNA差异。凡是能够适应周遭生存环境的个体,都比较容易生存下来,同时可以将优秀的基因传给更多的后代。经过数代之后,适应力较强的基因就会占大多数。物种演化的条件除了个体的生存之外,还有繁殖能力的竞赛。这种说法似乎暗示天择只挑选具备有利变异的物种,而这些变异是由DNA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齐悦 《飞碟探索》2003,(1):34-34
未来,永远是最值得憧憬的东西。这里要谈的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未来。位于加里利海大石柱附近的尼安德特人墓地出土的大量骸骨及其随葬品基本证明:尼安德特人应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文明物种,因为他们几乎与我们的祖先共存。最初,有些考古学家曾怀疑尼安德特人是智人的一种,但出土的骸骨———即“亚默德骸骨”所体现出来的物种特征却很有力地否定了这种推想。他们没有下巴,而且大脑容量几乎已经是现代人类的两倍。所以,如果承认了上述推想,那无疑要与进化论相悖离了。其后,科学家又根据尼安德特人已至少在中东生存了5万年的考古证…  相似文献   

5.
正恐龙是生命演化史上极为精彩的一章,它们演化出不同的形貌来适应环境,有些身披铠甲,有些头顶犄角,有些硕大无朋,有些则凶狠无比。它们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却在6500万年前的某个意外中,退出了地球的舞台。而曾与它们同时期生活的不少动物,如空中的翼龙,海中的蛇颈龙、沧龙等海生爬行动物,也都随之销声匿迹。据科学家推算,在这场大灭绝事件中,全球有超过75%的物种都被一扫而空。  相似文献   

6.
张楚 《飞碟探索》2008,(9):46-47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演进史中,三叶虫、恐龙等众多生物都曾经主宰过地球,但是如今它们都逐渐退出地球这个大舞台。或许有一天,我们人类也会像它们一样,文明消失、物种灭绝。《终结者》、《恐怖地带》、《天地大冲撞》、《黑客帝国》、《后天》等电影设想了各种各样的灾难,让我们科学地分析一下,哪些灾难最可能毁灭我们的文明,我们的世界将以何种方式终结。  相似文献   

7.
钱丹 《飞碟探索》2010,(9):32-33
<正>会合点21:欢迎鲨鱼!时间:4.6亿年前,古生代奥陶纪的中期。这比前一个会合点仅早了2000万年。地点:海洋中。加入者:包括鲨鱼和鳐类的850个现生物种,其中就有神奇的大蝠鲼。共同祖先21是我们2亿代前的曾祖。  相似文献   

8.
钱丹 《飞碟探索》2011,(5):32-33
会合点30: 欢迎扁盘动物! 时间: 大约是7.8亿年前。 地点: 海洋中。 加入者: 仅含有一个物种的扁盘动物门。 形貌: 在很久之前我们就已经丧失了肛门,而现在我们又将失去嘴和全部的消化道,只能通过皮肤吸收养分。这时的我们看起来像大个的(3毫米)变形虫,没有前后之分,靠体表临时形成的细胞质突起进行运动。如果说我们的共同祖先与现生的扁盘动物还有任何相似之处的话,  相似文献   

9.
人造生命迈出关键一步 2010年5月20日,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称他们利用人工合成的基因组,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取名为“辛西娅”。  相似文献   

10.
方舟子 《飞碟探索》2009,(12):42-42
自生命起源到现在的数十亿年间,地球上出现过数十亿个物种,而现存的物种只有数百万个。也就是说,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99%以上都已灭绝。没有一个物种能够永世长存.现存的物种以后也会一个一个地灭绝。  相似文献   

11.
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优胜劣汰是地球生物生存和演变的基本规则。几亿年来,很多古老的生物都已灭绝,有一些物种经过多重演化、繁衍生息后,却演化出不同种类的后代。研究表明,翅膀其实是大自然赋予动物延续生存的法宝,会飞的动物在演化和生存方面有诸多优势。在残酷的演化史中,大自然一次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翅膀,小到昆虫,大到翼龙,许多动物都从飞行中受益。  相似文献   

12.
运动是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属性,辩证法认为,事物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这一进程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轨迹。  生命的进化论最开始是 19世纪由达尔文等人在物种起源的研究中引进的,并且很快地按照其基本精神被推广到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达尔文主义”。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和哲学家康德则比达尔文更早地应用了演化的思想,最先提出太阳系是经过演化形成的观点。而在 20世纪,由于哈勃对宇宙膨胀的天文观测,由于时间在科学中被重新讨论,宇宙本身的演化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心智。  在宇宙…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不用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发现,在宇宙中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虽然它们使用最原始的宇宙材料——稀薄的气体、宇宙尘埃、反射的光线等,但它们却成功地创造了独特无比且经常演化的杰作。于是,在这些转瞬即逝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闻新 《太空探索》2012,(4):60-61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通过肉眼观察遥远星星的方位变化来认知宇宙,世界上最早用科学和数学解释自然的是古希腊人,他们曾用星体的映射关系,测量出地球的尺寸是如此惊人地准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在很短时间内,陆续发现了一些史前绘画,它们的绘制年代更为久远。这些发现证实人类最早的艺术之灵不单单产生于人类祖先的堂兄尼安德特人的心中。那么谁是艺术之父?我们?尼安德特人?会不会我们不过是继承着我们与尼安德特人生活在5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的艺术呢?艺术之源是在欧洲还是在东南亚?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参观  相似文献   

16.
钱丹 《飞碟探索》2010,(3):32-33
18000万年前。这是我们在侏罗纪发生的第一次会合。这时,我们的共同祖先与恐龙分享同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17.
宇宙的起源     
宇宙的起源云立中在大致150亿年前的某一时刻,我们今天能观察到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集中在比一枚一角硬币还小的区域内,开始以非常惊人的速度膨胀并冷却。当温度降到太阳核心温度的1亿倍时,自然的力量显示出它们现在的特性,基本粒子即夸克在能的海洋中自由地漫游。...  相似文献   

18.
方舟子 《飞碟探索》2012,(11):36-38
寒武纪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是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在寒武纪之前的地层中发现的动物化石较少,而在寒武纪的地层中,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动物化石,有的古生物学家甚至认为动物各门的祖先在这个时期都已出现,称为“寒武纪物种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寒武纪动物群是1909年在加拿大发现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1984年,在云南澄江发现的寒武纪动物群,可与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相媲美,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淼 《飞碟探索》2014,(1):46-47
在1.8万年前的冰川时期,海平面下降了100米,许多中国大陆的生物为了避寒,从海平面下降后露出水面的台湾海峡进入台湾,包括泰雅晏蜒的祖先。而在冰川I时期结束后,地球变暖,台湾海峡被海水淹没,许多来到台湾高山的物种成为冰川时期结束后的孑遗生物。  相似文献   

20.
白剑 《飞碟探索》2011,(7):24-25
青藏高原的构造和适时的隆升,犹如上帝进行过精心安排一样,巧妙得难以言传:当猿类出现并演化至成熟时,青藏高原也正好隆升到猿们乐意滞留的高度,并不失时机地亮出自己的青春,将猿们诱引上来,仿佛上帝安排它专门来迎接猿们一样。当猿们经历了一段幸福时光之后,上帝又一掌将它们推出温室,抛置荒原之中,鼓励并逼迫它们向人类进化。直到猿们已感觉到前途暗淡,意欲寻短之时,青藏高原再次伸出了拯救人类的巨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