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林毅  青志信 《江苏航空》2006,(4):F0002-F0002
2006年9月8日凌晨2:20,随着东航江苏公司三亚至南京的MU2788航班安全降落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该公司便圆满实现了安全飞行13周年,在保障安全的历程中又改写了一项新的记录。据统计,东航江苏公司自1993年9月8日开飞至今已累计组织了15万架次、27.5万小时的安全飞行,先后受到了全  相似文献   

2.
《江苏航空》2009,(3):F0002-F0002
截止到2009年9月7日晚24:00,东航江苏公司圆满实现了安全飞行16周年。据统计,自1993年9月8日开飞至2009年9月7日,东航江苏公司创造了28.18万个航班架次、48.33万小时的安全飞行记录,  相似文献   

3.
《江苏航空》2006,(4):37-38
2006年9月8日,东航江苏有限公司迎来了安全飞行13周年。该公司能够长久保持飞行安全的稳定态势,除了自有一套抓飞行安全管理做法之外,更关键的是公司拥有了一批思想过硬、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保障飞行安全的“安全标兵”。他们像一砖一石筑起了公司稳固的安全坡堤。“天之骄子  相似文献   

4.
自1993年9月8日开飞至2009年9月7日止,东航江苏有限公司已经安全飞行16周年。16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是,16年,对于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民用航空企业——东航江苏公司来说,这5840个日日夜夜都是一个个充满运行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航程。  相似文献   

5.
《江苏航空》2007,(3):F0003-F0003
2007年9月8日,东航江苏公司已经圆满实现安全飞行14周年,顺利进入安全飞行15周年。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运输生产取得了良好成绩,尤其是8月份的旅客运输量、正班客座率、运输总周转量和客运总收入四项生产指标,均刷新了历史记录。东航江苏公司实现安全飞行十四周年 该公司八月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用航空》2004,(2):32-32
2005年海航安全飞行18.5万小时、10万余架次,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全年稳定的安全飞行,以事故征候万时率0.05的突出成绩一举拿获中国民航始发航班百日竞赛一等奖、民航安全生产“金鹰杯”。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国民航连续第三年实现了航空运输安全年,航空运输已连续安全飞行37个月、993万小时,创下了自2004年“11.21”事故以来最长的安全纪录。时至今日,中国民航安全纪录已经超过了1000万小时。2005年,中国民航运输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为0.40,比上年下降0.02:2006年的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为0.34,比上年下降0.06;2007年这个数字为031,比上年下降0.03,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的连续下降也反映出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9月8日是东航江苏公司的一个里程碑的日子,公司2600多名员工经过勤奋努力,迎来了安全飞行十七周年。这一天公司创造了安全飞行279409架次、  相似文献   

9.
13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对于东航江苏有限公司来说,这4700多个日日夜夜却是一个充满坎坷艰辛和丰收喜悦的航程。自1993年9月8日开飞至2006年8月31日,该公司机队规模不但已从当初的3架福克100飞机,发展到了现今的12架A320、2架A321和5架EMB-145,而且还创造了15万个航班、27.1万小时的安全飞行记录,累计完成了运输总周转量175263.1万吨公里、运送旅客1360余万人次、货邮23.66万吨的安全生产任务,平稳的安全形势已经保持了13年。严字当头,向管理要安全13年来,东航江苏有限公司的员工队伍、机队规模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他们“…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1日至3日,飞行安全基金会(FSF)"第64届国际航空安全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约300余名来自国际航空组织、各国民航局、航空公司和制造商、航空事故调查机构、航空安全科研单位和国际安全咨询/技术公司等的航空专业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该会议由飞行安全基金会(以下称飞安会)组织发起,每年一次,系目前国际上最具  相似文献   

11.
AReviewoftheWorldCivilAviationSafetyin19991999年世界民用航空安全状况比1998年有所好转,截至1999年12月对日,全世界共发生民用航空伤亡事故91起,比1998年少8起;航空事故死亡人数为1010人,比1998年少626入。北美和北大西洋地区的飞行架次占全世界总飞行量的光%,发生航空伤亡事故24起,为全年伤亡事故总数的27%;亚太地区飞行架次占26%,发生航空伤亡事故刀起,为总数的22%;非洲和印度洋地区飞行架次占1人发生航空伤亡事故17起,为总数的18%;加勒比和南美洲地区飞行架次占5地发生航空伤亡事故匕起,为总数的比%;欧洲飞…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与江苏省共同投资组建的大型航空运输企业。9月8日恰逢公司成立10周年。10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强化科学管理。安全形势保持平稳、经济效益逐年递增、社会形象显著提高。业已成为全民航的知名企业。10年来。公司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民航总局、江苏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000年~2002年。连续3年获得了全国、江苏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荣誉称号。截止今年7月底。公司已安全起降航班72922班次.累计安全飞行130620小时。运输总周转量77838万吨公里。用实际行动向安全飞行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3.
从1994年8月至1997年4月,我国民航运输创造了1982年以来最长的运输飞行安全周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绩的取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不久前在深圳又发生了空难,造成巨大损失和很坏影响,对此,我们应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取得的成绩,冷静地对飞行安全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努力查找安全隐患,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延长民航运输飞行安全周期,在世人面前再创佳绩。一、影叼运输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飞行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飞行安全是永远不能担保的。今天安全并不等于明天安全,今年安全并不等于明年也安全…  相似文献   

14.
2002年5月8日至2004年11月 20日,中国民航全行业运输航 空连续安全飞行30个月,928天,516万个小时,创造了中国民航历史上运输安全飞行时间最长的记录。民航总局每年对全面实现行业安全目标的单位评出4个最佳,按照飞行小时,分别授予航空安全“金鹏杯”、“金鹰杯”、“金雁杯”和“金鸥杯”。2004年的获奖单位分别是南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和飞龙通用航空公司。本刊记者对获奖单位进行了采访。坚持在“严实细”上下功夫见实效——访金鹏杯获奖单位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安监部总经理 张志军2004年,对中国南方航空…  相似文献   

15.
保障飞行安全是民航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对如何保障飞行安全,业界人士均在不断地探索。2008年,我国民航提出了持续安全的理念,要让安全变成一个持久化、稳定化的态势。安全审计是保证持续安全的方法之一,从2006年起,民航局对民航企事业单位实施安全审计,目的是掌握民航企事业单位安全运行状况;查找其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并指导其进行安全整改;促进其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用航空》2008,(2):23-26
2008年1月10日-11日,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暨安全会议在北京召开。民航总局李健副局长作了题为《坚持严格管理狠抓规章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民航安全发展》的安全工作报告。会上还颁发了多个安全奖项。南航、国航、东航安全飞行分别超过400万、300万和200万小时,依次获得民航总局授予的航空安全四星、三星和二星奖牌。  相似文献   

17.
从客舱安全角度来研究飞行安全问题。从有关客舱门的设计,服务质量要求,乘务人员身体状况以及旅客行李4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对客舱安全的威胁和疏失现象,促使有关方面在飞行安全管理中重视客舱安全问题,在培训中加强乘务员对不正常情况的判断与处置能力,从而全面提高飞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安全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是民航工作的永恒主题。而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保证安全的决定性因素。确保飞行安全,必须高度重视人为因素的作用,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人的弱点。那么,人为因素在飞行安全中的作用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人为因素在安全中的作用对进一步做好飞行安全工作有哪些启示?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一、人是飞行安全的决定性因素航空是一个复杂系统,保证飞行安全,要求保证正常运行的大批人员和机械要素密切配合。民航的安全飞行是在人、机和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实…  相似文献   

19.
2005-2008年中国民航严重事故征候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国民航快速发展,在全民航的共同努力下,全行业安全水平有了极大提高,2005—2008年连续4年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截止2008年12月31日,航空运输连续安全飞行49个月、1375万小时。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虽然近几年安全态势比较平稳,但是各种不安全事件仍然大量存在,特别是严重事故征候还是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确保飞行安全是航空公司所有经营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在这一基础性工作的整个运行流程中,飞行人员始终处在第一线,把守着最后一道至关重要的安全关口。因此,完善飞行部(队)的安全管理是航空公司确保飞行安全的重中之重。笔者在近几年从事飞行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些工作体会,现结合前期学习和考察美国GE公司安全管理模式的新认识,一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