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可提高非球曲面超精密加工机床的轮廓跟踪精神匠误差补偿控制方法。该轮廓补偿控制器是机床轮廓位置伺服系统的一部分,它以二交一代替原微直线段来逼近给定轮廓,可提高系统的轮廓逼近精度,并减小插补数据不连连对伺服系统的冲击,从而最终提高轮廓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可提高非球曲面超精密加工机床的轮廓跟踪精度的误差补偿控制方法。该轮廓补偿控制器是机床轮廓位置伺服系统的一部分,它以二次曲线代替原微直线段来逼近给定轮廓,可提高系统的轮廓逼近精度,并减小插补数据不连续对伺服系统的冲击,从而最终提高轮廓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英国Cranfield大学超精密加工实验室的概况、主要的研究范围及内容.重点介绍了超精密金刚石切削和磨削机床,超精密测量仪器,超精密加工和测量机床的组件以及Nanocentre超精密车床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可控制加工环境的超精密切削加工机床该机床的外型不同于传统的机床,整个机床被罩在蛋壳形的密封舱内.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基本的机床规格如表1所示.图1“CAPSULE”结构示意图表1“CAPSULE”的规格该机床的特点:①主轴及工作台系统采用空气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超精密模辊机床为研究载体,将具有代表性的环槽微结构阵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体系统理论以及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从而得到几何误差对环槽微结构阵列的影响,并用激光干涉仪对几何误差分量进行了测量。在进行数据处理后提出了一种补偿方法使环槽微结构的加工质量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
尝试采用动态线性模型来提高机床热变形误差的预报精度,并且可在较少温度测点情况下仍然得到满意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7.
超微细加工仿真系统再现原子级切削加工日本松下技研(株)与西东京科大的堂山昌男教授合作共同开发出超微细加工仿真系统.该系统根据原子三维模型的分子动力学原理,实现了正规的微细切削加工的仿真,为开发超精密机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了能高效率、损伤少地切削加...  相似文献   

8.
由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办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7月28日至7月3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共收集35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内容涉及超精密加工的最新发展、超精密加工机床、超精密加工工艺、超精密测量及超精密加工的元部件等等,这些文章反映了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会议首先由实验室吴明报研究员作《发展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对策》的报告.报告中说,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投入大.运行费用昂贵.严重影响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因而提出了通过降低设备造价等技术措施和集中应…  相似文献   

9.
机械加工中,为了保证零件精度的加工要求,必须使零件和刀具及机床相互之间有正确的位置,并使这个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在批量生产中,广泛地使用机床夹具来满足这一要求.一批工件逐个在夹具上定位加工时,由于工件及定位元件实际所占据的位置并不完全一致,导致加工后的零件尺寸不一致,即形成了定位误差[1].定位误差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的尺寸与位置精度.夹具定位误差是评价夹具性能的重要指标,定位误差分析是夹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了解工件位置偏移与定位源误差之间的关系以及掌握定位误差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夹具设计质量和夹具结构的合理性,可获得良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机床底座是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基础,其稳定性、精度保持性对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精度指标有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超精密加工机床典型的底座结构,利用有限元工具分析设计了五轴超精密加工机床底座,经检测,该机床底座的实际精度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辊筒模具光学微结构的加工精度,本文对辊筒模具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直线导轨系统进行了热变形分析。首先,根据液体静压导轨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有限元分析中的油膜等效替代方法,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其次,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机床直线导轨系统进行了热-结构耦合分析,得到了其直线导轨系统热变形误差,并给出了改善辊筒模具加工机床光学微结构加工精度的方法。最后,通过微结构刨削加工实验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用于线加速度计精密离心试验的精密离心机设备各项误差的来源和定义。详细分析了精密离心机各项误差在线加速度计离心机试验中对仪表给定加速度精度的影响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在线加速度计精密离心机试验中,可根据每个误差项的具体来源和影响,对误差项进行补偿或忽略,以提高测试精度和降低试验难度。对于计入的误差项,可计算出具体的数值,从而综合确定出精密离心机设备对整个测试实验的不确定度影响。通过研究精密离心机误差模型,找到了提高精密离心机给定加速度输入精度的途径,给出了工程化的用于精密离心机精度评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实现高质量加工的超精密非球面加工机床在线检测的超精密非球面加工[日]/坪井晖.//机械工具,1992,(6):38~43 日本丰田工机开发出超精密高效率切削,磨削光学透镜模具,以及在线检测加工的CNC超精密球面加工机床,形状加工精度为O.1μm以上,表面粗糙度好,不需手工研磨,加工效率高,只需一次装卡  相似文献   

14.
清华大学最新研制出的精密带式振动磨削研抛头架,是将砂带磨削。研抛和振动加工结合起来,形成复合加工,是一种新型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方法.它不仅可以用来加工工程上常用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工程材料,而且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难加工材料工件的加工问题。该加工方法可对工件进行外圆、平面及成形表面的加工,达到高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值.研抛头架可以安装在多种规格的车床上或专用磨床上,使之成为这类机床的一个附加部件,代替外圆磨床对回转体工件进行外圆及端面的磨削加工,使之在工件一次装夹中完成粗磨、半用磨。精磨及研抛等精…  相似文献   

15.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国际水平在超精密加工领域起步最早的是美国,其次是西欧和日本。当前,美国在这个领域仍然领先。美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得到美国政府和军方的财政支持。美国国防部陆、海、空三军组成了光学零件精密加工特别委员会,统一协调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在美国至少有30多个厂家和研究单位研制和生产各种超精密加工机床。美国通过陆、海、空三军制造技术的开发计划和能源部激光核聚变的住务等,对超精密金刚石切削机床的开发研究,投入了巨额资金和相当多的人力,实现了微英寸级(1微英寸=0.025微米)的超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航空、航天、核能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精化普通精密机床亚微米级加工 本成果主要用于经精化的普通精密机床对有色金属零件进行亚微米级加工,其检测技术对其他材料的精密、超精密加工同样适用。 本成果基本特点是通过机床主轴、导轨精化,亚微米级微进给装置,金刚石刀具刃磨三大环节实现精密机床进行亚微米级加工,本技术经济实用,实施经费少(6万元),周期短(6个月),有推广应用价值。 微进给装置:分辨率0.1μm,静态精度0.2μm,动态精度0.4μm。 被加工有色金属零件精度:圆度0.15μm~0.19μm,直线度0.3μm/100mm,轴向尺寸控制精度0.4μm(20μm进给范围内),粗糙度Ra≤0.06μm。 碳纤维/酚醛树脂喷管整体模压 本成果可用于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耐烧蚀及绝热件。 本成果在金属喷管壳体中直接将碳纤维/酚醛树脂压制成型,工艺简单。 烧蚀层扩散段与绝热层背衬用同一种材料,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与金属喷管体的结合力与可靠性。采用金属壁开槽和中间过渡层技术提高了制品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并降低了模压件的内应力。 技术要求:碳纤维与酚醛树脂质量比为60:40;处理剂为KH—550。 本成果经济效益好,可推广应用。 李连清  相似文献   

17.
复合加工机床能在一台机床上实现从毛坯至成品的全部自动化加工.数控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可提高多品种单件和中小批量加工的功效,缩短在不同数控机床间进行工序转换而引起的待工以及多次上下料等时间,大大节省人力、电力资源,并可获得数倍加工功效.从机床的加工精度分析,工件的一次性装夹可减少安装误差,大幅度提高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欧洲精密工程和纳米技术国际会议于2001年 5月在意大利都灵市召开,这次会议受到了国际生产工程学会和欧洲共同体的支持,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三百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发表论文225篇。在这次会议上,我国清华大学王先逵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李圣怡教授和戴一帆老师等出席,共发表 7篇文章,分别是:   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单点微切削研究 ;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和误差来源识别 ;超精密切削机床横滑板的复合振动控制 ;金刚石刀具微振动对被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分子动态仿真研究 ;中心定向工件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时的几何定位算法…  相似文献   

19.
对国产电火花加工机床主轴头振动进行了测试,并与进口精密电火花加工机床主轴头的振动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多种振动波形。  相似文献   

20.
数控机床热误差的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误差是数控机床的最大误差源.本研究通过对机床热特性的实验和分析,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非线性热误差进行了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