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一九八○年二月五日至七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正、付主任委员和委员共二十二名。宇航学会办公室霍杜芳同志出席了会议。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控、遥感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委员刘承熙,委员魏世钧、陶林森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全体委员听取了中国宇航学会付秘书长杨沛松同志关于宇航学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27日至12月29日,“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 Observation Data Ptocessing and Analysis)在武汉召开。共有来自中国、美国、瑞士、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武汉大学主办,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协办,《航天器工程》作为特约媒体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联合举办的一九八二年微波遥感专业学术讨论会,于五月六日至五月八日在华中工学院举行。全国从事微波遥感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工厂,以及应用部门如海洋、地质、气象、邮电等40个单位72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空间电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芳允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交流了有关微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一日,《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同志主持,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宋健同志,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曹传钧同志,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梁守槃同志,理事庄逢甘、李苾、屠善澄、于翘、张竞荣、俞宝传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宇航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编辑委员,以及宇航学会办公室和编辑部的同志,共计三十五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于1993年6月7日到9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日本、美国、欧空局、台湾及香港等国家、组织和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发表了近百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在本届会议期间,与会航天专家学者就卫星减灾、空间效益、航天动力学与空间遥控  相似文献   

6.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于2000年9月15日至20日在成都联合召开了第十一届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暨专业委员会工作会,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七○四所承办。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七○四所副所长韦其宁及委员、七○四所副所长李艳华主持了会议,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七○四所所长赵立强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参加会议的有总装备部、总参、二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中科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31日~6月3日,首届世界月球会议将在北京举行。此次国际会议经中国科协批准,由中国宇航学会与国际宇航联共同主办,会议得到了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探月和航天工程中心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第十八届ICT国际年会于1987年7月1日至3日在西德卡尔斯鲁厄市召开,本届会议代表共有三百余名。参加会议的有西德、美国、中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挪威、印度、巴西、埃及、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有九名代表(中国台北三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宇航学会伺服技术专业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二十四日在成都召开。 全国从事伺服技术专业的科研设计部门、生产工厂和大专院校等三十个单位六十三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伺服技术专业组长曾广商同志主持。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共四十二篇,有关伺服技术理论和系统的二十篇,有关元件、测试技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2月1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学术交流会第二届会议(8412会议)。与会代表76名,学术论文37篇。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宣读。会议自始至终由中国宇航学术测控专业委员会主任、老专家陈芳允主持。在开幕式上还特邀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老一辈科学家、光学专家王太珩作了报告。出席大会的有国防科工委司令部赵起增副参谋长、干校校长  相似文献   

11.
国际宇航联合会(IAF)第三十二届会议一九八一年九月六日至十二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中国宇航学会作为国际宇航联合会的成员,第一次派出了以学会理事、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希季同志为首的四人代表团前去参加会议。会议期间,宋健、于景元、朱广田、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宇航学会材料工艺专业委员会与飞行器制造工艺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化学铣切专题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三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有关厂、所及有关的高等院校等41个单位77名代表。中国宇航学会材料工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于翘同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会议共收到技术论文31篇。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力学学术交流会议,一九八二年六月三日至七日在广州举行。全国二十一个单位共六十三名同志出席了会议。通过大会报告和分组宣读,共交流了学术论文和科技报告五十一篇。 这次会议使从事飞行器轨道设计、制导方案以及精度评定等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有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宇航学会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将于2021年8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联合举办第九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中国·上海)。会议将在中国上海虹桥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闵行区金丰路839号)举办,具体议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宇航学会第五届第七次常务理事会于2006年3月2日至3日在南京召开。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马兴瑞,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跃以及常务理事和部分常务理事的代表共3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张庆伟理事长主持。  相似文献   

16.
2010年5月31日上午,由世界宇航联合会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的世界月球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首次在中国举行的世界性月球盛会,会议就科学与探索、生命科学、载人月球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09,18(4):108-112
“月球与火星探测数据处理与科学应用国际会议”在武汉召开 2009年6月22日至6月26日,“月球与火星探测数据处理与科学应用国际会议”在武汉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中国澳门等地区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壳幔交换动力学创新引智基地协办。本次会议是为加强月球与火星探测数据处理和科学应用领域的国内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1月2日至6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64位代表分别来自科学院、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工厂等28个单位。汤心颐和朱鹤荪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 为使会议开得更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论文评议委员会,这次会议是固体推进剂专业委员会继82年长沙会议以来又一次成功的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19.
磁记录动态     
国际磁学会(INTERMAG)第十六届年会于1978年5月9日至12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召开。中国电子学会应邀派出中国磁学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参加会议的共有三十四个国家,七百二十多名科学家。中国磁学工作者首次与会,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特别是东道国意大利科学家们的热情欢迎与友好接待。  相似文献   

20.
1985年10月20日到23日,中国宇航学会发射工程与地面设备专业学术交流会在山东省掖县召开,第二炮兵工程设计所副所长苏世清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并得到掖县领导及科研技术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赞助来自各地部队、研究所、工厂、高等院校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副教授、讲师等共44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28篇,其中23篇在大会进行宣读,有5篇做了书面交流。这次论文的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