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高铁四横四纵网络的逐渐铺开,民航已经越来越深地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国家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大前提下,高铁的出现对于中国民航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该如何应对?本期,本刊将通过局方、航空公司、研究机构以及业内专家的几篇重点文章全方位地分析高铁已经和即将对民航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具体的政策建议,以及航空公司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2.
历史经验表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高铁的发展都曾对本国的航空运输业产生过巨大冲击。近两年,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也已导致一些航线停飞或出现激烈竞争,国内外许多人士正重新思考高铁对民航的影响,试图从中找出促进民航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从研究我国高铁的发展规划入手,通过分析民航与高铁的比较优势,进一步研究高铁对民航的主要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对民航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民航局2009年的重点工作安排,由办公厅牵头,组织民航相关专家和航空公司、机场等研讨,全面了解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状况以及对民航的影响,初步提出了民航应对高铁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报告。报告共分四部分:分报告一:中国铁路的“高速化”发展趋势分析;分报告二:国外高铁对民航发展的现实影响;分报告三:我国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分报告四:高铁时代民航发展趋势预测与相关政策建议。此报告本刊将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京沪高铁已经完成全线铺轨,其实验段运行时速超过480公里。京沪航线这条中国民航最重要的国内航线,即将直面高铁的挑战。紧随其后,更多的重要航线也将在高铁面前去证明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在民航历史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第一轮冲击波来自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一些短程航线因此退出了市场,最有名的当属成渝航线:旅客直奔沃尔沃大客车,抛弃了民航,导致航线停航。后来,成渝高速公路越来越拥挤,路面老旧行驶颠簸,车匪路霸使安全成为问题,川航及时抓住机会,在民航西南管理局的统筹下,得到机场和空管系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武广段、广深段、郑武段相继通车后,北京至石家庄段正式通车,这标志着全球最长高铁全线贯通。随京广高铁的全线贯通,民航相关航线必然将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京广高铁开通后民航相关航线运行情况的梳理,解读其对民航的影响与冲击,探寻民航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6.
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到2010年投入运营时,全程运行时间只需5小时……此消息又一次炒热了“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往来京沪之间”的话题。京沪高铁建成后,民航、公路等其他交通部门将面临来自铁路的更大竞争压力,这也无疑成为民航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潜在“利空”消息。面对竞争和挑战,民航是否有参与比拼的“杀手锏”呢?  相似文献   

7.
媒体集萃     
<正>高铁与民航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博双赢值得思考如何博双赢值得思考4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高铁、民航如何双赢》指出,不同交通工具的定位问题,自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后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8.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10,(4):6-6,8,10,12
<正>民航抛出橄榄枝谋求空铁联运4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刊登《高铁,民航喊你在机场歇一脚》报道,退出、停飞、转移……近日屡屡传出的航线停飞消息,令民航业"恐慌"之余颇感无力接招。面对高铁的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对民航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用航空》2009,(9):40-44
与传统铁路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运输具有高速、基建成本低、航线网络布局灵活、适合国际运输等比较优势。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是否会改变航空运输的这些比较优势将是我们深入分析高铁对民航发展影响,寻求应对策略的基础。目前已经有三条客专线路投入运营,高铁对民航部分航线已产生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高铁线路最终将覆盖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三大区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内的主要城镇。而这里也是我国民航航线最集中、运量最大、黄金航线最多、航空公司之间竞争最激烈的区域。本文梳理了截至2012年底高铁的建设进展及高铁沿线航段结构,并在市场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高铁对民航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达 《民航管理》2023,(11):30-33
<正>近年来,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高铁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出行需求的同时,也使得民航和高铁这两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市场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西安—北京航线是西安机场的主力航线,也是西北民航的骨干“快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西安—北京(含首都、大兴两场)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75.8万人次,占西安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的5.8%,这也是近五年来该航线市场份额占比的最高值。经营好以西安—北京为代表的西北骨干航线,  相似文献   

12.
媒体集萃     
民航应主动适应高铁时代新变化1月25日,《中国民航报》刊登《民航要积极主动适应高铁时代运输格局新变化》指出,在新的一年里,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民航乃至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3.
赵巍 《大飞机》2021,(9):64-67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也站在全球前沿.中国的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吨位、高速公路里程、高铁里程已经全面领先全球,但是民航基础设施和航空大众化服务方面还有待提升. 高铁和民航的竞争一直存在而且不断争论.在争论中,中国高铁从四纵四横发展到八纵八横,铁路货运规模化发展,逐渐形成全球完整的高铁产业链.中国民航的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在"控总量调结构"中发展徘徊,使得中国民航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民航的战略产业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民航该如何面对高铁的快速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介绍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要点着手,分析预测了高铁对民航的影响可以根据距离的长短分为有益伙伴、重要替代者和有限竞争者三种,并在此基础上从鼓励航空公司兼并重组、调整市场定位、发展空铁联运三方面提出了我国民航应对高铁快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去年9月28日,成渝高铁开通;11月16日,执飞19年的成渝航线正式停航,其间仅仅相隔49天。民航人意识到,曾经在欧洲、日本、韩国多次上演的“高铁把民航飞机打下来”的状况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6.
民航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nowledgeManagementandInnovationofCivilAviationEnterprises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我国民航企业既是一个机遇,同时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研究制定知识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是民航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民航迈向新世纪的首要战略选择。因此,民航企业要树立知识经济的思想,增强知识经济意识,制定知识管理与经营的规划与措施,开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局面。一、更新观念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AToffler)宣称:“知识是对世纪各种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资源。”知识与其他生产要素中资源…  相似文献   

17.
教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基本建设之一,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的发展不仅为民航院校的教材工作带来了机遇和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对教材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阐述了民航院校教材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当前民航院校教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细致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论证了民航院校在民航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教材建设,推动民航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民航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一2009年是国家和民航发展经受重大考验和挑战的一年,也是禄口机场在考验中砥砺奋进、在挑战中再创佳绩的一年。公司全面践行持续安全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2月28日,中铁总公司一次性开通了沪哈高铁、厦深高铁等共七条铁路,运营里程增加了2 000公里,国内铁路总运营里程数首次突破10万公里大关,其中厦深高铁线路的建成,更是联通上海、福州、深圳等多个重要城市,打通了中国东南沿海高铁线网,高铁与民航的再次交锋势必会对民航业带来另一次冲击。竞争之余,地空联运无疑将成为未来运输业合作互赢的重要方式,机场也应当把握时机,在航空转地面的转运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来完善地空联运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航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安全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形势空前严峻,作为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安保工作一直是民航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