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AODV协议是目前战术通信网络使用的比较多的一种Ad Hoc网络路由协议。针对AODV协议下的Ad Hoc战术通信网络提出了两种路由攻击办法,并用OPNET 进行了仿真和性能分析。在这两种攻击模式下,观察Ad Hoc战术通信网络的丢包率、时延、吞吐量等网络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移动自组网(MANET)是一种不需要基础设施支持的无线网络,具有移动、分布和多跳的特点。网络中的节点具有终端和路由器的双重功能。Ad Hoc的路由技术是影响Ad Hoc网络性能最为关键的因素。文章介绍了移动自组网的特征和当前的发展状况,并归纳了其主要的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3.
飞行器Ad Hoc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统一资源指派协议USAP是一种适用于Ad Hoc网络的链路层协议,但在多节点网络中时隙分配效率低。本文在经典USAP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每一时帧中引导时隙的数量来提高节点间信息的交互效率,以提升多节点Ad Hoc网络的性能。利用OMNeT++软件对改进后的协议进行仿真,并和传统TDMA协议、经典USAP进行比较,比较可知改进后协议的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移动Ad Hoc网络中实现零管理开销或低管理开销的自动配置,网络中必须包含服务发现的能力。论文介绍了一种通过在网络层信息包中增加服务信息来提高服务发现的效率(包括服务的发现能力和能量消耗)的配置方案,称为扩展ZRP。扩展ZRP在服务发现过程中不会产生额外的信息包,当一个节点请求服务时,除了能发现该服务的存在外,同时能获得到达该服务节点的有效路由。  相似文献   

5.
MANET(移动Ad Hoc网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路由协议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的MANET都采用了反应式路由协议或先验式路由协议。论文基于OPNET仿真平台对MANET中最常采用的AODV、DSR和FSR三种协议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结合先验式和反应式路由协议优点的混合式路由协议是一种较好的折衷方案,是目前MANET路由协议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移动自组网(Mobile Ad Hoc Networks,MANET)是由一组自治通信节点组成的集合,其路由协议的设计与传统固定网络有很大不同.论文首先介绍了DSDV、DSR、ZRP三种路由协议,然后采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比较这三种路由协议的分组投递率、路由开销、端到端平均时延等性能参数并分析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在移动Ad Hoc网中采用分级代理的模式进行移动管理的技术,详细讨论了这种管理模式的工作过程,并对这一改进的移动管理技术进行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在移动Ad Hoc网中采用分级代理的模式进行移动管理的技术,详细讨论了这种管理模式的工作过程,并对这一改进的移动管理技术进行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一种Ad Hoc网络令牌传递协议。在该协议中,根据MAC控制协议产生令牌群首并进行传递,可减少由于分组碰撞产生的错误。由当前的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地形成令牌的传递路由,能很好地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通过严格地限制每个令牌的生存周期,简化令牌的维护,并为时延敏感的业务提供良好的QoS保障。同时介绍动态群首方式,具有良好的信道访问公平性,网络管理和控制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0.
李军  周舒雨  甄越  肖喜  彭泳卿 《遥测遥控》2022,43(6):136-146
随着5G通信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车辆自组织网络VANET(Vehicular Ad Hoc Network)作为一种新型的移动自组织网络,因其在改善道路安全、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便利方面的潜力,而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它可以通过提供交通流量、事故通知、危险警告、可能存在的定位偏差、天气等信息来增强道路安全,从而提高交通效率。由于车辆的高速移动会经常引起网络拓扑中断,因此一个设计良好的路由协议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环境的基于分簇的路由协议,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亲和传播算法的分簇组网模型V-APC(VANET-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通过重新定义亲和传播算法的相似函数,设计了簇头的选择过程、簇的形成过程还有簇的维护过程。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形成的簇,在簇内的通信性能和簇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使得该协议在路由延迟和数据包转发成功率方面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1.
The first artificial earth satellite, Sputnik 1, was launched on 14 October 1957 and proceeded to orbit the Earth blithely unconcerned with the political boundaries below. It was apparent that space activities had international implications. In the United Nations, the question of space activities was first raised in 1957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bate on disarmament. In 1958, the ‘Question on the Peaceful Uses of Outer Space’ was placed on the agenda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which adopted a resolution establishing an Ad Hoc Committee on the Peaceful Uses of Outer Space (COPUOS).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Ad hoc网络是一种拓扑变化频繁的特殊能量受限网络,为平衡网络中各节点的通信能耗,降低传输总能耗,从网络分层优化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一种综合考量物理层能源消耗率与网络层跳数最小化的预期寿命路由度量,保证跳数较少的前提下,分组沿预期寿命较大的路径传输,并给出了改进路由算法在NS-3中的具体实现。仿真结果显示,引入新度量后,网络的总能耗相比经典协议降低了12%,各节点剩余能量分布方差降低了17%,较长仿真时间内节点存活率提升了18%。结果表明改进协议均衡了无人机网络中各节点的能耗分布,降低了网络的总能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节点死亡率,延长了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构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了天基综合信息网的定义、组成和特征;介绍了美国和欧洲天基综合信息网的研究情况;提出了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的体系架构,其中包含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和临近空间各种飞行器,以及地面系统。分析了该网络的特点和可用的网络协议结构;探讨了该网络的组网结构、网络协议、服务质量(QoS)路由、网络管理、网络安全防护、激光通信和星载处理交换等多项关键技术。依据国情,提出了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构想。此构想采用双层(地球静止轨道和低地球轨道)通信卫星星座和导航卫星星座,实现全球全时覆盖空间层航天器、临近空间层飞行器和地面层各种用户终端,通过星间链路、星地链路和地面线路组成一个空天地一体化的全球信息网络。在国外不设地球站的情况下,该网络可实现:国内测控站测控我国全球运行的卫星;国内遥感站实时接收我国全球遥感卫星发送的信息;国内关口站管理我国授权的全球用户站之间的互通信息。最后,提出了开展我国天基综合信息网的可行性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SpaceWire星载网络通信协议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志  李国军  杨芳  刘胜利 《宇航学报》2012,33(2):200-209
SpaceWire是ESA和NASA推荐的新一代星载数据总线标准,其应用方向之一是构建统一总线星载网络。星载网络是典型的实时系统,它对网络信息的传输时延具有严格要求。然而,传统SpaceWire网络多源、异步、事件触发的特性使它难以提供确定的信息传输时延,这制约了它在统一总线星载网络中的应用。本文为克服SpaceWire的上述应用瓶颈,提出一种基于时间触发的SpaceWire星载网络通信协议,并提出相应的节点通信调度算法,通过合理的规划使节点在确定的时间窗口发送通信数据,从而避免了网络资源冲突,使信息传输时延的确定性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5.
真空热试验网络架构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针对现有真空热试验网络存在的数据链路可靠性低、发生故障时主/备数据链路切换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架构的改进方法,即网络核心层采用虚拟交换系统(virtual switching system,VSS)架构,利用以太网通道(multi-ethernet chanel,MEC)方式与汇聚层堆叠设备互联,汇聚层设备到接入层设备利用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LACP)作链路绑定,实现关键设备和数据链路的冗余,网络单节点或单链路的主/备设备数据链路切换无时延。该架构已在真空热试验网进行了验证,运行效果良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层卫星星座网络的链路长度与可见性模型,建立了多层卫星网络的数学模型,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适于多层卫星网络应用的层次路由协议。新协议主要包括拓扑测算、路由计算和路由转发。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协议的计算速度快、拓扑更新的通信开销小、链路利用率高,其性能优于Bellman和多层卫星网络路由(ML-SR)算法。  相似文献   

17.
延迟/中断容忍网络技术及其在行星际因特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迟/中断容忍网络(DTN)采用一种新的端到端的覆盖层网络体系结构,是实现行星际因特网(IPN)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文章首先论述了DTN应用于航天的几种网络协议的特点,包括束协议、利克里德传输协议(LTP)、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文件传输协议(CFDP)和Saratoga协议,并分析了DTN路由算法的特点和DTN网络软件的实现,然后总结了NASA在遥感、空间站、中继通信和深空探测等任务情景下进行的DTN飞行验证试验的技术特点。针对我国未来天基综合信息网建设的需求,提出了DTN技术在体系结构、汇聚层协议、路由算法和网关节点设计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宽带数字化接收系统规模增大带来的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自定义应用层协议的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将自定义协议部署在分布式网络的节点中,保证主控终端和各节点之间指令、数据的稳定、高速传输.除此之外,系统还通过内存块循环队列、多线程技术,提高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速度.测试数据证明该系统非常适用于大规模宽带数字化接收设备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