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羿  曾声奎  王子寅  冯强 《宇航学报》2010,31(2):615-620
以满足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RMS)综合设计需求为目标,对产 品设计过程中如何预防故障,定位故障及故障维修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提出 了以故障知识为核心,面向产品综合设计的知识本体框架,该框架将相关概念划分为四层进 行描述,即产品层、故障基本概念层、故障扩展层、故障应对层。利用本体论方法对相关的 核心概念进行了形式化的定义,并给出了基本的故障知识本体和设计应对本体结构。最后以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为例,应用本文建立的故障本体较好地表达了航天飞机故障过程及 应对的改进措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Neis  K  王瑛 《上海航天》1989,(3):25-28
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航天飞机助推器的设想虽然很早有人提出过,但被人们搁置了达20年之久.美国肮天局早期的结论认为液体火箭发动机不能承受海水浸渍.但自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固体助推器发生故障而导致灾难性事故之后,美国航天局又重新对液体助推器方案进行了考查,以了解这种方案能否对安全飞行有所改善,以及能否增加有效载荷.这段时间美国肮天局及其承包公司进行了论证,发现液体助推器有不少好处,例如一旦出现故障,实现中止飞行的可信度较高;可增加有效载荷,对低地球轨道  相似文献   

3.
士元 《中国航天》1998,(10):41-45
自从198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升空至今,已先后有6架航天飞机遨游过太空。其中5架是美国制造的,它们频繁升空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有一架因故障凌空爆炸,使机上所有航天员全部遇难。前苏联制造的另一架航天飞机仅进行过一...  相似文献   

4.
在固体助推器发生故障导致挑战者号失事之后,美国航宇局及其承包商对20年前就提出过的使用液体助推器的设想进行了重新评价。他们发现,使用液体助推器可大大提高航天飞机的安全性,并使其低地轨道和空间站轨道有效载荷能力分别提高36%和50%。另外,有人还提议让航天飞机、先进发射系统和不载人派生型航天飞机Shuttle-C使用一种通用的液体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美国航天飞机为依据,介绍国外航天飞机各分系统的概貌、关键技术和改进方向,其中主要分析轨道器各分系统。 1.轨道器主推进系统国外各类航天飞机中,轨道器装有主推进系统的主要有美国的大型、小型航天飞机和西欧的小型航天飞机。美国大型航天飞机主推进系统包括主发  相似文献   

6.
美国军用电子设备目前普遍存在的可靠性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导弹装备部队,并导致航天飞机几次发生故障。不可靠的原因有:国防部门不能确切地规定可靠性要求;当可靠性与成本、进度或性能有矛盾时,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产品的筛选和试验方法有问题,有的甚至漏试等等。本文最后谈到了美国防部对提高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11,(6):46-47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5月16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其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和美航天飞机编队的倒数第二次飞行任务。这是此次飞行任务的第二次发射尝试。4月29日进行的首次尝试因机上辅助动力装置的管路加热器出现故障而取消。  相似文献   

8.
李时来  奇航 《航天员》2012,(3):27-31
由于航天飞机计划远未实现通过可重复使用来降低成本的目标,还发生了两次航天飞机失事,14名航天员遇难的灾难性事故,最终导致美国下决心终止耗资巨大的航天飞机项目,启动“星座”计划。  相似文献   

9.
1991年11月24日美国发射了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这架执行第44次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因机上一个惯性测量装置(共3个)出了故障,于12月1日提前三天返回地面。 这次为期7天、耗资4亿美元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完成了部署导弹预警卫星的任务,并进行了第二次重要的军事侦察和医学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10.
自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事故以来,NASA又准备了四架航天飞机轨道器来执行美国的飞行计划。最新的一架航天飞机“奋进号”已于五月初交付肯尼迪空间中心。在四月,航天飞机进行了两次飞行,其中一次是带有伽玛射线观察站的STS—37,另一次是执行战略防御倡议(SDI)研究任务的STS—39。同时,进行空间实验室生命科学任务的哥伦比亚号在五月下旬上天,接着携有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的阿特兰蒂斯号将于七月升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