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杭柯佳 《中国航天》2005,(11):23-34
2005年10月12日9时,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升空,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船在太空飞行5天后,于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六号飞船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为目标,搭载了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的试验设备和科学试验设备,全面验证和考核了飞船的生命保障功能以及结构与机构系统和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等。它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揭幕之战。  相似文献   

2.
航天短讯     
<正>神舟十六号圆满完成任务据《中国航天报》2023年11月1日报道,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是第3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3.
李迁 《中国航天》2005,(12):8-9
继神舟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  相似文献   

4.
林海 《中国航天》2005,(11):40-42,45
北京时间10月12日9时整,万众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搭乘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过5天的飞行,北京时间17日凌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两名航天员平安返回。神舟六号的成功飞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媒体纷纷抢发消息,许多国家政界人士和专家发表评论,一些国家政府发来贺电。世界各地华人华侨无不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3,(1):3-10
本刊综合报道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对我国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的“神舟”4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2号F火箭托举升空。火箭起飞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神舟”4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重要一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4次飞行试验,也是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这次试验将全面实现和验证各项载人飞行的功能和性能。按照研制计划,我国要发射若干艘无人飞船,然后实施载人飞行。这次…  相似文献   

6.
雨水 《航天》2014,(1):64-64,F0003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乘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飞船在轨飞行15天,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先后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手控交会对接,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和首次太空授课活动。6月26日8时07分,飞船按计划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安全着陆,航天员自主出舱,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中国载入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2月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按照任务计划,神舟七号飞船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进行航天员空间出  相似文献   

8.
周建平 《航天员》2013,(4):42-44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后,神十飞行乘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况良好。至此,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它既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应用性飞行。  相似文献   

9.
11月1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展在香港科学馆开幕,神舟5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伞、飞船和火箭的模型、杨利伟的航天服、航天食品等悉数到港,与香港同胞见面,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也与航展同期亮相。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访港代表团团长胡世祥,副团长张庆伟、谢名苞、王永志,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等为航展剪彩。神舟5号飞船和航天员杨利伟的到来,在香港刮起了太空狂飙。杨利伟跃升为人人仰慕的超级巨星,所到之处,国旗、区旗汇成红色海洋,人群摩肩接踵欢声雷动,“做个中国人好骄傲”成为香港各种媒体难得…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 Y1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于两天后与在轨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旨在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此次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  相似文献   

11.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使中国航天向着载人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参与者,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北京11所研制的泵阀系列产品在神舟飞船热控和环控生保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载人飞船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为中国航天员营造了一个温暖如春的天上居住环境。为航天员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最关键的就是航天员的安危和整个飞行过程的成败,这要靠热控分系统和环控生保系统来提供。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整,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到现场观看飞船发射,亲切会见了首飞梯队3名航天员,并在发射成功后发表了重要讲话。16日清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观看了飞船回收情况,并与首飞航天员通话。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获悉飞船成功着陆后,给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打电话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9月15日、10月17日,天官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0月19日在轨成功对接。11月18日,搭载两名航天员的飞船返回舱成功回收。这次飞行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
《航天》2012,(9):26-27
从最小配置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到全系统状态上天的神舟二号;从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飞行、神舟七号太空行走;从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到神舟八号、九号相继突破自动、手控交会对接,实现航天员短期驻留……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了载人航天,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需求开展规模适度的飞行试验。20年神舟飞天,中国开启了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航天时代。随着第4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中国人的太空探索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自信、自强、自立的中国人必将在更高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创造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辉煌。中国人也必将拥有更强的能力,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温燕 《中国航天》2013,(7):18-20
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6月20日成功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外界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关注热度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大国,美国航天界的专业人士对于中国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以及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怎么看?  相似文献   

16.
胡杨 《航天》2014,(1):1-1
在嫦娥三号落月成功的喜悦与长征四号乙发射失利的遗憾中,中国航天告别2013年,迎来2014年。 回首2013,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奏凯。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神舟十号飞船升空,执行我国第二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其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联合飞行12天,完成三次交会、两次对接、一次绕飞,王亚平进行了太空授课,在轨飞行15天后,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这是神舟载人飞船首次执行应用任务,是神舟飞船从研制飞行试验型过渡到实用型的飞跃,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09,18(2):105-105
据新华网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3月6日透露,我国计划在2011年将连续发射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与2010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进行太空对接,天宫一号既是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我国的第一个空间实验站。神舟八号为无人飞船,是太空交会对接的追踪飞行器。神舟九号也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并计划再次搭载航天员飞天。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于10月15~16日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以下是神舟5号载人飞船首飞前后,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言语集纳: “我在这里想对祖国说,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信任。我一定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15日凌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度公开亮相时说。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3):239-239
6月11日17点38分,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搭载着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570余秒,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幕正式拉开。作为我国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行既是由“长征二号F”火箭和“神舟”载人飞船组成的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我国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打牢空间站研制建设基础的意义深远而。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3,(10):65-65
世界载人航天第一人尤里·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行108分钟。这是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飞行2天又22小时50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飞船,离船5米,停留12分钟,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