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3,(10):77-78
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至今,全球共有6架航天飞机先后升空,其中5架是美国的。至2003年1月,美国航天飞机已陆续飞行了113架次,但损失了2架;苏联只发射过1架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暴风雪号只进行过一次无人飞行便无声无息了。因此,美国航天飞机是当代唯一投  相似文献   

2.
陈小春 《航天员》2008,(6):64-67
今年五月以来,凡到过德国施派尔城的游客,都会深感庆幸,并为一睹前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风采而自豪。作为世界上第一架向普通观众展出的航天飞机原型,它曾是前苏联航空工业的一大骄傲,足以与美国航天飞机相媲美。"暴风雪"号,何以栖身于此欧洲小城?从"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发至今二十周年里,它又有着怎样的波折怎样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3.
1988年11月15日,苏联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首次轨道飞行获得成功。本文详细介绍了能源号-暴风雪号组合体的升空、分离、轨道飞行及安全着陆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1977年,苏联航空生产部秘密挑选了由民航试飞员组成的5人小组,参加“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试飞。“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计划针对的是美国航天飞机计划,是苏美“太空竞赛”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苏联计划建造5架航天飞机轨道器。第一架暴风雪号已于11月15日用能源号运载火箭发射,进行了不载人飞行。 第二架轨道器取名小鸟号,已经在拜科努尔发射中心与能源号运载火箭联装。据苏联公布,其长达10年的航天飞机计划已经耗资100亿美元。 鉴于能源号发射系统的灵活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3,(3):39-42
2003年2月1日失事的哥伦比亚号是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而美国航天飞机尽管尚未达到完全重复使用,却是世界上第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自美国航天飞机20世纪80年代初投入使用后,迄今除美国外只有前苏联于1988年进行了一次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无人飞行试验。然而,有关可复用运载器的各种设想和研制计划却在各空间大国此起彼伏。可以说,可复用运载器代表了航天运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苏联在1989年宇航联年会上披露了50-50空天运输机项目和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缩比模型Bor 4和Bor 5试验性空间飞行器的内幕。这些至今鲜为人知的项目和试验性飞行器是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前身。 50-50项目 代号为50-50的空天运输机是米高扬设计局于1962年设计的。这种飞行器有两级,第一级是一架高超音速飞机,它能达到M5.5~6的速度。驮在其上面的航天飞机50与其分离后由常规的火箭级推入轨道。50-50空天运输机(见封二)的起飞重量为140吨,其中单座航天飞机重10.3吨,它不带任何有效  相似文献   

8.
“暴风雪”号自1988年11月15日首飞之后,留给俄罗斯人们的只有思念;欧洲“赫尔墨斯”号在1992年11月即被宣告胎死腹中;从来都野心勃勃的日本“霍普”号几年来也鲜有动作;即使是作为航天飞机大本营的美国也似乎不堪重负。为何航天飞机,想说爱你却又如此的不容易?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研制“射线”系列中继卫星。第一颗“射线”中继卫星于1985年10月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用于保障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通信。1994年12月发射的“射线”1中继卫星位于东经95度.重2.2吨.  相似文献   

10.
苏联目前正在有步骤地实施其长期载人航天计划,发展包括空间站、人员/货物运输系统及航天飞机轨道器在内的载人航天基础设施。 苏联打算建设的航天基础设施如下: 1.在1988年11月成功地发射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后,苏联准备建造3架航天飞机,以执行轨道维护、回收及观察/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