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移动的星带     
《飞碟探索》杂志2003年第2期登载了目击实录《会移动的星带》。我读过后认为描述准确。因为我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见到了这一现象,因此我可以为这篇目击记作续。顺便声明,本人并不认识《会移动的星带》的作者。  相似文献   

2.
UFO 信箱     
UFO信箱★★黑龙江张希龙: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十几年前,当我第一次见到《飞碟探索》这本刊物时,我就为它的奇异的风采,慎密的论断和扣人心弦的案例所吸引。从此,它便成了我学习、生活的伙伴。《飞碟探索》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知识领域。它使我知道和懂得...  相似文献   

3.
赵亮 《飞碟探索》2006,(8):23-23
我第一次看《飞碟探索》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同学家里,那时我刚上小学二年级,不大识字的我被杂志中美丽的插图所吸引,再加上同学对我说,这是一本探索外星人的杂志,便将我幼小心灵中对宇宙的无限遐想和好奇都激发了出来。于是,《飞碟探索》便成了我最喜欢的读物。  相似文献   

4.
UFO信箱     
合肥王光远:《飞碟探索》杂志作为我的新朋友,认识它已有1年了,现在6本杂志在手,我不禁为宇宙的神秘而赞叹,为作者的巧思而折服,但当我拿到1998年第6期并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后便发现《外星人的新据点——银河系边界》一文的可读性值得探讨。该文作者孙丛集同...  相似文献   

5.
谢湘雄 《飞碟探索》2006,(10):23-23
1981年,我出差北京时有幸看到刚出版的《飞碟探索》创刊号,一看就爱不释手,于是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一气将它读完。从此我每期必购《飞碟探索》(1982年起改为长年订阅),不仅全体通读,而且对于某些感兴趣的文章还原要反复研读,  相似文献   

6.
UFO 信箱     
UFO信箱江苏高邮王义思: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中学生,在业余时间里,我读过许多贵刊的文章,其中有些叫人拍案叫绝,引起人的思考和兴趣。而有些就使人觉得过于离奇,不可信。像《飞碟探索》1997年第2期中《生死界(上)》这篇文章,我看后感到不可理解。...  相似文献   

7.
有朋友问我,《飞碟探索》的目标读者是什么人。我说,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勉强要说,应该是那些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吧。  相似文献   

8.
UFO信箱     
云南田振志:我是在1996年结识《飞碟探索》的。近来读王中纲先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飞碟探索》2001年第4期)一文,对于王先生能有幸在黄河岸上一睹“没有光亮,没有声响,个头有轿车那么大,速度和轿车差不多”的飞碟,我是羡慕不已。但是,对于王先生文中称UFO“倒像是地球人驾驶的一种新型飞行器”的观点和其下的几点理由,我却不敢苟同。在此不揣浅陋,谈谈我对飞碟及王先生文章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有识的朋友来一起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关于飞碟是否客观存在、在地球上频繁出没的众多的UFO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9.
读者与编者     
目的:搜集反映,听取意见,加强与广大读者的联系,进一步把《航天》办好办活。 内容要求:以具体事实描述《航天》对我的影响,我与《航天》的结识过程,我对《航天》的评价、建议和希望,我对《航天》所作的贡献等。不必面面具体,可选择最  相似文献   

10.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公开发行一周年之际,恰逢喜迎牛年到来之时,我仅代表编委会,向关心和支持《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1.
王江夏 《飞碟探索》2011,(10):14-15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的作者王江夏。在《飞碟探索》3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欢聚一堂,我感到十分荣幸和开心。  相似文献   

12.
猜图秀     
《飞碟探索》2014,(7):72-72
北京IT-大头人:我前半生的阅读史,5岁前,基本图画书,开始认字,以记忆力好被屡次夸奖;5岁至10岁,主要小人书,还有《少年科学画报》等,那个年代的最爱是《丁丁历险记》,可惜没看全,也没钱买,都是蹭的,长大后一口气买了两套;1O岁至15岁。武侠基本看完,爱看《飞碟探索》《舰船知识》等,后来开始看名人传记,待续。  相似文献   

13.
众议院     
李必成;我这里有两篇文章,有意在贵刊发表。一篇是《直角转弯运动方式客观存在但难以应用》,另一篇是《航天飞碟,自己推自己也能走——论惯性拉动原理》。这两篇文章,是我过去十几年研究思考UFO现象、飞碟现象而得的成果。意义可能不大,但愿能够公开出来,以便抛砖引玉,实实在在地促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歌 《太空探索》2006,(12):16-17
翻开1988年的《人民日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8月30日一版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我着手研制三种大型火箭》。 消息说,为适应国内外商业卫星发射的需要,我国已经制定计划并开始实施三种大型火箭的研制。  相似文献   

15.
那是2011年11月24日的上午,我在单位上网时无意中看到一条新闻,标题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逝世》,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我好长时间没有缓过神儿来,当天晚上辗转反侧失眠了,  相似文献   

16.
步出误区对《走出误区》一文的一点意见汪波《飞碟探索》1997年第4期刊登了雷欧同志的《走出误区》一文。我注意到,在文章的后面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广义相对论可能仅仅在观测意义上才是正确的。”引力时间膨胀“只是一个物理过程,就像一块磁铁会影响钟表一样,...  相似文献   

17.
在2010年,《人民日报》刊载题为《我科学家蟾蜍实验成功——相隔千里可“心灵感应”》的消息称:东南大学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单位研究人员,借助微电子神经桥和3G无线互联网技术,在南京和北京之间实现了两只蟾蜍的互感互动。  相似文献   

18.
UFO信箱     
山东吕坤:我是一位《飞碟探索》杂志的忠实读者,我觉得贵刊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很有阅读价值,它能让我们开阔眼界,放眼未来,了解一些高科技知识与未解之谜,这无疑将对我们高中生的生活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我读了贵刊 2000年第 5期的《人类史前文明破译》一文,觉得其中有些观点不太科学,我就此文的一个观点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诞生已经 46亿年了,而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300万年之前 (有化石证明 )。以作者的观点来说,生物周期为 140万年,那在这 300万年中已经有一轮回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并不是一些…  相似文献   

19.
《祖国不会忘记》是一首专门为航天人写的歌,歌词这样描述: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相似文献   

20.
带尾的光点     
带尾的光点我现在可算是一个UFO迷了,《飞碟探索》杂志我每年都订阅。可是20多年前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飞碟,然而,我确实看到了一次不明飞行物。那是197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当时我在湖南省零陵县冷水滩机场工作,部队晚上8点钟在操场上进行工作讲习,突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