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针对GEO轨道通信卫星同步定点后会出现周期性漂移,导致波束指向不确定的问题,本文对波束标校系统中的信号捕获进行了研究。由于标校信号捕获依赖于标校信号之间的正交性及其自相关特性,因此文中提出了标校系统中信号码型选择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天线存在指向误差时,Ka频段标校站接收信号功率最大差异可达近30 dB,这给标校信号码型设计和标校信号的捕获带来了困难,因此文中从码型的抗干扰性能、实现复杂度、能量估计精度和捕获特性等几个方面,分析和对比了m序列信号、Walsh信号、单频信号和Chirp信号(扫频信号)这4种码型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抗干扰性能上,伪随机序列信号和Walsh信号最好,Chirp信号次之,单频信号最差;在复杂度方面,Chirp最复杂,伪随机序列和Walsh序列次之,单频方式最简单;在估计精度方面,三者的估计精度相当;在捕获性能方面,Walsh信号的捕获性能明显优于m序列,而且当两个标校站的接收信号功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时,Walsh信号的捕获性能明显优于m序列。因此标校系统可优先选择Walsh码作为标校信号。  相似文献   

2.
针对卫星发送功率受限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卫星信号遮蔽传输的新方案。在卫星上,通过将待传输的业务信号与特别设计的非恒包络遮蔽信号相乘,隐藏了原业务信号的时频域特征。在授权地面站,利用遮蔽信号副本进行互相关时延估计并解遮蔽,从而恢复原业务信号。该方案具有不增加卫星的传输功耗、星上遮蔽运算复杂度低、传输安全性强等特点。此外,通过处理损耗、互信息等定量评价指标,分析了遮蔽方案的遮蔽性能。仿真实验表明,该遮蔽方案可以实现良好的时频域遮蔽效果。遮蔽后信号与原业务信号间的互信息结果表明:遮蔽后信号与原业务信号间相关性很弱,已基本掩盖原业务信号通信特征。在遮蔽信号与原业务信号带宽之比不小于0.3、信噪比不小于–4 dB的条件下,授权地面站解遮蔽的处理损耗可以控制在1 dB以内,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彭闯  杨晓静  姜丽 《宇航学报》2019,40(5):554-561
针对卫星通信中非对称成对载波多址(PCMA)信号的盲分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SWT)的盲分离算法。该算法在混合多个信号前提下,首先按强信号进行同步,接着采用同步挤压小波变换提取时频曲线,最后去除混合信号中的噪声与强信号主频外的弱信号干扰,降低了强信号解调误码率。该算法具有在不具备协作通信方发送的信息序列的先验条件下,实现了非对称PCMA信号盲分离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经本文算法处理后强信号解调误码性能比对混合信号直接硬判决时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驱动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DP-MZM)的倍频双啁啾线性调频(LFM)信号产生方法。方案中,DP-MZM的上臂受射频驱动,产生偶数阶光边带;下臂受基带信号调制,产生单边带光信号。合理地设置驱动信号的调制系数和主调制器的直流相移,可抑制DP-MZM输出光信号中的载波分量。耦合光信号平方率检波后,可产生载波二倍频、带宽四倍频的双啁啾LFM信号。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获得了载频 14 GHz、带宽1.6 GHz、时宽带宽积1600的双啁啾LFM信号。对波形进行自相关处理,1 μs的波形被压缩至0.762 ns,对应脉冲压缩比为1312。所提方案无需偏振器件和光滤波器,具有操作简单、调谐性高的优势,产生信号表现出好的旁瓣抑制性能和脉冲压缩性能。利用模糊函数分析了产生信号对雷达距离-多普勒模糊的改善,搭建了运动目标场景验证了产生信号的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时监测北斗全球系统空间信号质量,评估导航卫星有效载荷在轨工作状态,为后续北斗卫星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文章研究了北斗空间信号质量评估体系,梳理了北斗空间信号质量指标分类,提出了一种北斗全球系统空间信号质量监测系统方案,并利用ADS软件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同时,为考察电磁环境对该系统的影响,研究了电磁环境对空间信号质量监测的影响,利用地面监测的电磁环境推算被监测北斗导航信号的载噪比恶化。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电磁干扰导致信号载噪比恶化10~15dB。北斗空间信号质量监测方案可用于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实时监控北斗卫星对地播发的导航信号质量,若出现信号质量恶化情况,可实时发出告警。  相似文献   

6.
随着无线电信号数据海量增加,复杂电磁环境下面临着未知威胁和目标侦察识别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针对未知无线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任务,设计了一种混合神经网络以提高目标无线电信号的识别能力。先通过胶囊神经网络对未知信号的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再进一步运用门控循环单元提取信号在时间上的特征信息。设计混合网络模型将信号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相结合,提高对目标信号的分类精度。通过RML2016.04C调制信号数据集,验证了混合神经网络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6 dB时,混合网络模型对多种不同调制信号的分类精度大于95%。因此,本文所设计的混合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对不同调制信号进行准确分类。  相似文献   

7.
基于谱图-Radon变换二值积累的信号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谱图-Radon变换可以有效地检测多个线性调频信号,但是当多个线性调频信号能量相差很大时,强信号的平台会将弱信号的峰值淹没,谱图-Radon变换就很难同时将这多个线性调频信号检测出来。本文提出了基于谱图-Radon变换二值积累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测出被强信号平台掩盖的弱信号,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微波引信弹道监测接收机对连续信号或脉冲宽度在几十毫秒以上信号的搜索与销定,通常采用传统的电压比较技术。然而,当被测信号是窄脉冲时,此锁定方式就无能为力了。本文针对脉冲宽度≥50ns的引信信号,提出脉冲计数方案来完成对该体制信号的搜索与销定。从而为窄脉冲体制引信信号的接收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竹  周荫清  陈杰 《宇航学报》2006,27(5):909-914
针对分布式小卫星SAR回波信号仿真,建立丁回波信号的数学模型,并基于空间坐标变换建立了分布式小卫星SAR回波信号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生成了一组Cartwheel构型的主星带伴随星群的分布式小卫星SAR回波信号,并通过成像及干涉处理,得到干涉相位图,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仿真模型能够精确的模拟分布式小卫星SAR回波信号,并能够灵活地注入各种误差,生成有效的回波仿真数据。  相似文献   

10.
雷达侦察系统的信号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良 《上海航天》1999,16(4):47-53
论述了雷达侦察系统在进行信号采集量化时应考虑的因素和脉冲信号采集的基本类型,讨论了采集雷达区信号脉冲系列的跟踪采集、定时采集和自适应分路采集的方法。指出了圆周扫描搜索雷达信号时域上的截获方法及其频域上的频谱特征,同时还指出了对高速运动目标雷达信号的采集-处理过程,以判断其载体的运动动机和威胁程度。  相似文献   

11.
光电振荡器是一种由光载射频链路和电学正反馈回路组成的混合系统,由于使用低损耗光纤作为储能器件,大大提高了振荡器的Q值,降低了振荡信号的相位噪声。针对航天系统信号参量感知的应用需求,文章开展低相噪光电振荡器技术在温度/应力静态量传感、动态信号检测以及射频信号感知接收等应用研究,并实验验证了基于光电振荡器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与应变传感器,高灵敏的微弱振动信号检测器以及具有镜频高度抑制的、用于射频信号感知的外差接收机。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信噪比下,基于传统统计特征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对复杂调制信号类型识别性能不高,因而处理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稳健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信号的瞬时相位特征,获得变换域的表征信号,将其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实现雷达辐射源信号的快速识别。针对瞬时相位特征对于信噪比敏感的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信号特征域进行降噪处理,提升模型对噪声的稳健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在不同信噪比下对7种调制信号类型的识别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及不同方法的实验对比,验证了算法具有耗时较短、识别准确率较高、噪声稳健性好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信号在很短的持续时间内,天线旁瓣区域接收的信号波形。可以发现,输出信号的波形与输入信号的波形是完全不同的。给出了分析理论解释并举例说明了这些影响,还证实了分析的有效性。提出了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高精度探测的不断追求,未来雷达系统正朝着大带宽的方向发展。目前的雷达系统,主要利用传统的微波技术生成雷达信号,受到电子瓶颈限制,单路带宽仅在2 GHz左右,难以满足高精度雷达探测的技术需求。微波光子信号生成技术具有大带宽的技术优势,被认为是可突破电子瓶颈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可将微波光子信号生成技术引入雷达系统中,直接生成带宽高达41 GHz的雷达信号,从而大幅提高雷达系统的探测分辨率。文章首先介绍了微波光子大带宽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技术的应用情况,然后分类介绍了微波光子大带宽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实现方法及研究进展,最后对各类微波光子大带宽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限制其实际应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内定标设计中,生成的定标信号为模拟回波信号,与雷达射频信号相比,除了经过时延、衰减等处理之外,还加入定位向的相位信息。本文分析了进行多卜勒相位调制时,相位量化对信号匹配滤波器输出的影响,给出了量化bit数的下限。  相似文献   

16.
蒋飞  刘中 《宇航学报》2007,28(2):484-488
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同步技术的混沌雷达信号延迟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混沌信号进行滤波;然后对滤波输出进行采样量化,采用数字技术延迟实现量化的信号;最后通过脉冲同步系统来恢复原信号,实现混沌信号的延迟。文章给出了方法的系统实现结构,并发展了一个新的脉冲同步方法。通过计算最大条件Lyapunov指数,研究了滤波器带宽和最小采样频率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采样和量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李忠良 《上海航天》2001,18(5):14-17
论述了侦收多普勒雷达信号的基本特征,并提出测定高速运动载体雷达信号多普勒频率的方法,指出了雷达波束照射宽度内各位置上存在着多普勒频率的差异。讨论了脉冲多普勒雷达信号的视频特征,并对该雷达信号脉组内的脉冲重复间隔参差和脉冲系列随信号波束扫描调幅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讲述了GMSK的一种低复杂度高性能全数字解调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一路复系数PAM信号来近似GMSK信号,经过线性近似以后就可以采用最大似然序列估计来进行信号检测,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全数字解调;该方法另一优点是大大降低了符号间的码间串扰,可以不利用Viterbi算法来消除GMSK信号的码间串扰,逐符号判决使得接收机更简单、实时。在本文中对BbTb=0.5、BbTb=0.25的两种GMSK信号进行了仿真,并对BbTb=0.25的信号进行了改进,引入了PDGMSK调制方式,仿真了这三种信号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干扰下的误码性能.并与基带信号在相同条件下的误码性能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信号压缩中输入噪声的掩蔽效应及有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信号中含有噪声,本文揭示并定量研究了输入噪声对于信号压缩失真的掩藏作用,指出,在一定的噪声背景下可用限失真压缩代替无损压缩以提高数据压缩比,而不影响恢复信号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小波分析在固体发动机试验中振动信号去噪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中,由于燃气喷流噪声的作用,使得测量得到的发动机壳体振动信号中包含有很强的噪声分量。通过对噪声信号与振动信号相关性的分析,确定了噪声对振动信号作用最强的频段,并结合小波分析,小波分析理论,应用频带分离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