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线性各向异性弹性体小变形接触问题,将弹性体按是否与刚体压头发生接触进行划分,基于Eshelby-Stroh公式求解各个部分的位移函数和应力函数,进一步通过应力函数积分得到载荷值。考虑到求解结果存在交接处应力突变和非接触区域应力不近似于零的问题,采用整体位移约束法和线性叠加原理,通过迭代方式使位移函数和应力函数逼近理想解,解决了圆柱压头和倒圆角楔形压头与弹性体的接触问题。基于圆柱压头求得的载荷值接近弹性半空间法的求解结果,当级数总项数为400时,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0.52%。基于圆柱压头和倒圆角楔形压头求得的载荷值与ABAQUS仿真结果较为吻合:圆柱压头载荷值的相对误差为0.67%;倒圆角楔形压头,对6个不同的圆角值进行计算,载荷的相对误差都小于2%。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产超声变幅杆耐用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复合变幅杆,满足振幅的条件下,使变幅杆具有较小的工作应力。通过波动方程建立新型复合变幅杆参数方程,着重计算了放大倍数、形状因数及应力极大点等参数。首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变幅杆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然后,在此基础上与圆锥形变幅杆、指数形变幅杆及小端接圆柱杆的复合圆锥形变幅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型复合变幅杆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和更小的最大应力。最后,基于ANSYS Workbench优化设计功能对变幅杆进行优化修整,对优化后的变幅杆进行阻抗分析和振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新型复合变幅杆理论性能参数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变幅杆的谐振频率为20 013 Hz,当换能器输出振幅峰峰值为13 μm时,变幅杆的输出端振幅峰峰值可达40 μm,变幅杆振幅实际放大倍数为3.08,满足切削实验振幅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微动损伤使航空发动机榫连接结构疲劳寿命显著降低。以钛合金Ti-6Al-4V燕尾榫连接结构为例,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结构微动疲劳全寿命预测方法。基于修正的Manson-McKnight方法和多轴疲劳理论,疲劳损伤参数由等效应力参数(ESP)表征,微动疲劳裂纹萌生位置和成核寿命通过有限元分析(FEA)和ESP预测。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和最大周向应力准则,提出微动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微动疲劳扩展寿命与裂纹长度函数关系,依据裂纹终值长度预测微动疲劳扩展寿命。结果显示:钛合金Ti-6Al-4V燕尾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裂纹扩展角预测值与实验值均为18°,裂纹生长方向预测值与实验值相符;微动疲劳全寿命(成核寿命+扩展寿命)预测值在实验值的2倍分散带内;最大拉伸载荷对榫连接结构的微动疲劳全寿命影响显著,在相同应力比下,最大拉伸载荷从18 kN变化到24 kN,钛合金Ti-6Al-4V燕尾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全寿命降低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采用标准力值传感器、丝杆升降机及挂架结构取代砝码下挂方式,构成拉力计自动检定系统。采用步进电机驱动螺旋升降机丝杆解决了加载机构自动力值加载问题。系统自动采集标准传感器输出力值数据。采用摄像设备实时拍摄拉力计游标移动位置图片,上传到计算机,采用Hopfield神经网络智能识别软件进行识别处理,获得游标位移的数字信息,转化为测力计读数信息,由此构成拉力计自动检定系统,从而提高检定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柱塞杆与座零件形成的摩擦副,制造过程极易造成该位置过度变形,导致异常磨损,以及泵性能失效,因此有必要分析轴向柱塞泵球面摩擦副制造工艺过程。本文以制造工艺对摩擦副的应变为研究对象,利用应力应变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压配过程、冲头工装对摩擦副结构的影响,以及变形后摩擦副间隙内的流场力分布情况,得出工艺参数应选择适当的应力值(数值800~~1000N)、选用约60°结构的冲头工装执行冲铆工序的结论。通过有限元分析,为提高泵合格率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根据载人航天器热钢化舷窗玻璃中应力分布的特点,导出了钢化玻璃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玻璃热钢化的强化特点。通过该模型,对钢化程度、玻璃厚度以及裂纹尺寸对玻璃强度和裂纹扩展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指出在相同的钢化程度下,热钢化玻璃的断裂应力随玻璃厚度的增加而提高,而非钢化玻璃的断裂应力并不受玻璃厚度的影响。还针对钢化玻璃临界应力强度因子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由于KIC+Kr不是材料的物性参数,不能作为钢化玻璃临界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7.
压气机叶片高低周复合疲劳的裂纹扩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钛合金压气机叶片在大幅值低频主循环上迭加高频小幅值振动后的影响,试验研究是用预制裂纹的压气机叶片作为试件在室温下进行,低循环载荷是采用液压伺服机构加以拉应力来完成,由直流马达带动一曲柄联杆机构以100 ̄150Hz的频率对叶片试件施加以交变弯矩迫使它弯曲振动,试验结果表明:线性迭加法对压气机叶片疲劳寿命预测是有效的,并且高循环的频率及高循环的幅值变化对叶片裂纹扩展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连续激光调制对薄板试样进行局部周期加热,采用红外扫描测温技术记录动态温度分布。利用博里叶变换分析温度基波相位和幅值变化,进而推算壁面的局部换热系数。介绍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在风洞中对两种不同厚度的薄板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补片《矩形》电极尺寸和质量对镀膜矩形晶体片的振动和能陷的影响。文中采用晶体片振动的Mindlin二维近似方程来保留厚度切变、厚度扭转和弯曲的耦合膜。通过采用位移公式以有限元法获得数值解,此解满足晶体片的边缘静止条件和在晶体片镀膜与非镀膜交界处的应力和位移的连续条件。文內对位置对称的补片电极矩形AT切石英片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了晶体片和电极不同尺寸和不同质量时的谐振频率及其相应的二维振动膜。Mindlin和Lee,Lee和Spencer及Tiersten把计算结果同现有的分析结果做了比较,而Curran和Koneval把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所得二维Bechmann数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参数:电极长度与晶体片厚度之比;电极宽度与晶体片厚度之比;以及电极质量与晶体单位面积质量之比。  相似文献   

10.
基于索膜有限元模型的翼伞气动变形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定常状况下翼伞的流固耦合变形问题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使用有限体积法计算了飞行时的气动载荷,分析了前缘切口和翼肋开孔对压强分布的影响;基于翼伞结构大位移小应变的特点建立了非线性索膜有限元模型,伞衣由不能承受弯矩的膜单元模拟,伞绳和切口加强带由只能单向拉伸受力的索单元模拟,仿真了受气动载荷后翼伞相对于理想设计位置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该翼伞展长相对于设计值减小,"鼓包"形成后翼型最大厚度增大,伞衣变形后产生了额外的后掠角和攻角;最大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翼肋上的开孔和伞绳连接点处,需合理布置加强带以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由衍射基本原理导出的有限厚薄相屏弱闪烁信号强度的Fourier功率谱表达式研究了不规则结构等效厚度L和水平漂移速度V对Fourier功率谱的影响。结果表明,L加大,Fresnel振幅变小,Presnel半径不变;V加大,Fresnel振幅不变,Fresnel半径变大。功率极小值相应的频率值之比为1:1:2:3:…:n而不是√2:√3:…:√n,与实测资料分析结果一致。对实测闪烁功率谱进行了数值模拟。由此得到了实际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等效厚度、漂移速度的数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了自1963年到1979年卫星穿越磁层顶的1024个观测资料计算了向阳侧磁层顶椭球面的参数。企图从这些资料得出星际磁场和太阳风热压强对向阳侧磁层顶位置和形状的影响大小。但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都表明,目前所具有的观测资料的精度不足以获得星际磁场和太阳风热压强影响的数值。本文分析了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在计算该椭球面参数时的不确定性。进而提出了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该椭球面的平均大小、形状和方位的观测值与理论预计值是非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新乡(电离层400km对下点是:32.4°N,115.6°E)、重庆(电离层400km对下点是:27.2°N,108.7°E)接收日本同步卫星ETS-Ⅱ的信标资料,研究了我国中纬地区上空半个太阳活动周期内(1981—1985)电离层等效板厚的变化特征,得到了等效板厚日变化、季变化的二维和三维等值图。由付里叶分析和回归方法得出等效板厚日变化各谐波分量与太阳黑子数12个月滑动平均值之间存在弱的线性关系。同时指出在等效板厚日变化中,于当地时0400—0700LT存在一明显的黎明峰。并对出现这种峰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大气紊流数字仿真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震炎等提出了一种数字摸拟Dryden大气紊流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方便,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某些步长情况下它的相关函数和Dryden模型的理论值吻合得还不够令人满意。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改进的方法。通过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到改进后的仿真结果非常符合Dryden谱的大气紊流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试验的均匀设计方法,结合对气动力矩的理论估算,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姿态运动对落舱微重力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落舱下落的前60s内,要想保持优于10(-3)g数量级的微重力水平,以满足一般科学实验的要求,则必须安装姿态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智能结构动力系统控制器设计和结构优化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由两个压电作动器控制的空间桁架,将最优控制问题和结构中杆件截面积动态优化相结合,综合分析了二者的混合优化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动态响应特性不变的条件下,结构重量和控制需求均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识别结构撞击响应的时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把识别质点与结构撞击载荷的时序法应用于分析结构弹性碰撞的瞬间响应,并且针对质眯和杆、杆和杆的刚性(不考虑接触变形)撞击问题,用时序法得到了与波动解完全相同的结果,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用时序法识别撞击响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切屑厚度的求解是进一步研究切削过程机理以及实现加工过程仿真的基础.针对面铣刀正交车铣加工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刀刃轨迹进行简化,推导了计算几种不同形状面铣刀切屑厚度的统一公式,并结合几组具体实例与通过数值方法求得的切屑厚度进行了对比.最后,应用所建立的切屑厚度计算公式实现了对正交车铣加工切削力的仿真,并在车铣复合机床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对比仿真实例及切削力实验结果显示所给出的切屑厚度计算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计算效率.同时,统一的表达形式也使得所提出的方法适合于正交车铣加工过程通用仿真软件的开发,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由于观测资料垂直分辨率的限制和实际问题的不同需要,存在多种不同的风速垂直切变统计分析方案和差别较大的统计分析结果。文章给出微分切变、投影风速切变、气层平均切变、差分切变的定义;比较了当风随高度变化的函数不同时不同切变的差别;分析了气层厚度、测风平均时距、风速垂直插值方案等对风速垂直切变统计量的影响;最后给出中国及世界风速切变极值统计结果及估算。  相似文献   

20.
The basic thermodynamical equations for values which characterize the surface (as curvatures, thickness, surface density of extensive value and its fluxes) are derived with real thickness of the surface being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terms in the equations connect the thickness with the curvature as well as with the fluxes, surface densities and production of extensive properties. The extended thermodynamical fluxes contain terms in which the thickness and curvature of surface are explicitly expre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