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国从各方面抽调人员,进行学习,不断摸索,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从此中国的尖端事业——导弹事业开始起步了。这个列车一旦起步,必然按照它的规律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2021年,全球深空探测事业掀开新篇章."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品激起科学研究领域新浪潮,让月球年轻了8亿~9亿年;"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美国"露西"首次穿越特洛伊小行星群,追寻太阳系形成的历史……总体而言,国内和国际都在组织更全面、更广泛、更深入的深空探测,持续拓展着人类活动的疆...  相似文献   

3.
深空探测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带动性,对于理解保护地球、探索生命起源、引领科技发展、培养尖端科技人才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深空探测的4个重点是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巨行星探测、小行星及彗星探测等。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月球探测工程的有关论证。2004年1月,以“嫦娥工程”命名的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突破载人航天之后,探月将成为我国向深空探测进军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深空探测的进展与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深空探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对深空探测的五个重点领域-月球探测、火星探测、水星和金星探测,巨行星及其卫星探测,小行星及彗星探测的进展和探测成果分别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根据国际上深空探测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目前深空探测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入认识太阳系各类天体,探讨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深空探测的重点是月球与火星,而对巨行星的卫星,小行星与彗星侧重探测水体与生命活动信息,探讨太阳系生命的起源与变化,我国深空探测近期应以月球探测为主导,取得突破性进展,筹备火星探测的预研究,选准科学目标,水星与金星、巨行星的卫星和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不是深空探测的主潮流,可适当参加国际合作,以期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5.
庞丹 《中国航天》2010,(10):13-14
<正>10月1日18点59分,随着长三丙火箭的一声怒吼,嫦娥二号卫星顺利升空。25分钟后,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踏上了奔月之旅。这次发射,长征火箭刻就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从  相似文献   

6.
简要描述深空探测的发展态势(月球探测、火星探测);21世纪初空间科学和空间探测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开展空间探测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月球基地建设,载人火星飞行;并提出2020年前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宇局(NASA)的四项研究太阳和三颗行星的科学探测计划一再被推迟,从而使计划经费大幅度增加。 据总审计局提交给科学、技术和空间委员会主席的一份报告说,这四项计划(伽利略、尤里赛斯、麦哲伦和火星探测者计划)的总费用已从最初预计的12.123亿美元增加到了25.97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空间粉尘携带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大量信息,从星系起源到行星系演化,甚至携带了生命起源的基本物质。空间粉尘环境一方面给人类提供了了解深空环境的媒介,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空间行为产生影响。随着科学载荷技术的发展,粉尘环境探测器能力也逐渐由单纯记录事件向记录粉尘物化特征扩展。文章综述了目前已经开展的空间粉尘环境探测项目,并以高速撞击效应为切入点讨论了以光学、应力及声波、电学测量、原位捕获与返回检测等技术手段为主的空间粉尘探测技术,指出未来随着深空探测项目的开展和探测对象的扩大,空间粉尘环境探测需求会推动具有复合功能、低质量功耗、高精度的探测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伟 《上海航天》2012,29(6):1-6
提出了深空探测器的总体设计要点,分析了总体设计约束,以及深空探测任务对探测器需求特点。基于技术的继承性和衔接性,提出了未来我国火星、小行星、金星以及木星等深空探测器的总体方案构想,讨论了任务目标、总体指标、构型和飞行过程等。研究对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方案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太阳帆飞行技术是未来深空探测非常有前景的推进技术之一,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大面积薄膜上的反射光压提供航天器飞行的动力。由于这种推力很小,所以不能为航天器从地面起飞;但在没有空气阻力存在的太空,这种小小的推力仍然能为有足够帆  相似文献   

11.
在深空探测背景下,采用传统遥感方式进行探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空探测任务对于传统遥感器的新需求,提出在深空探测信息智能化获取模式、深空探测遥感器参数智能化调整和在轨数据智能化处理3个方面开展深空目标智能遥感研究,以解决传统遥感器在深空探测中面临的局限。重点阐述了实现深空探测智能遥感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中国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于深空探测的VLBI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河外射电源与空间飞行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跟踪与资料解析的差异,包括信号波前形式、频谱特征、误差修正方式、解算参数类型和软件实时性需求等。讨论了应用于深空探测的包括宽带、窄带、同波束、多频点、多基线相位参考、连线干涉和局部参考架等多种差分VLBI技术,可作为VLBI技术在我国深空探测应用中技术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全育 《中国航天》2009,(12):36-40
从1958年美国和前苏联启动探月计划开始.世界发达国家和航天技术大国都先后开展了多种类型的深空探测活动.成为人类了解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航天科技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人类考察、勘探和定居太阳系其他星体的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深空探测的对象主要包括月球、行星际和星际。深空探测的目的通常包括观测、勘探和深入三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深空探测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深空探测的目的和必要性 深空探测又称宇宙航行.包括空间探测器在太阳系内的行星际空间航行(航天)和太阳系外的恒星际空间航行(航宇)。这里所谓“深空”是指距地球等于或大于地月距离(38.4万公里)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国外深空探测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深空探测技术作为人类保护地球、进入宇宙、寻找新的生活家园的唯一手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我国建立深空环境标准体系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国外深空环境标准内容,通过分析和借鉴国际已有的标准体系,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深空探测环境标准体系的建议,并设计了深空环境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我国开展深空探测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深空探测术语标准化的概况,探讨了深空探测术语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和术语标准编制的要求、原则、工作程序、标准正文内容以及几个深空探测基础术语的定义,并对我国开展深空探测术语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载人深空探测任务航天医学工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航天医学工程问题关系到载人深空探测任务中的人员生存及健康。文章从人员长期生存的生命保障、变重力生理效应及防护、地外环境效应与防护、人员生理健康监测与维护、人员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入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解决思路,为后续深入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的攻关提供参考。最后,以载人月球基地任务为案例,提出了生命保障、变重力防护、辐射及月尘防护、生理及心理健康监测及维护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NASA技术标准化体系中深空探测标准化情况 ,同时对NASA深空探测技术标准中有关数据与通讯标准框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参照NASA技术标准体系对我国深空探测标准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20.
深空探测器距离地球路程遥远,保持探测器与地面站高效、实时的信息通信,将探测器采集的科学数据及时、完整地传输回地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量子通信可以在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检测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通信的物理极限,研究量子通信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意义非常。通过对深空量子通信信道的研究与分析仿真,得到光束发射角、接收器口径、收发端距离等与可靠量子通信的关系,为深空量子通信的工程实现提供设计、仿真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