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28日,美国陆军防空司令部司令罗伯特·伍德准将,在位于德克萨斯州博利斯堡埃尔帕索的陆军防空司令部总部,亲自主持了组建一支新的导弹防御连队的典礼,正式成立隶属美国陆军第32防空与导弹防御司令部第11防空炮兵旅第4防空炮兵团的阿尔法导弹防御连(代号A-4连)(见图1)。这是美国陆军为即将装备的新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而组建的第一个连队,标志美国已经着手准备在2009年开始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加上美国现在已经部署的地基中段防御系统、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爱国者先进能力-3(PAC-3)系统,届时美国将拥有由四种防御系统组成的一体化全球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进一步扩大美国的防御能力和规模。  相似文献   

2.
英国《防务新闻》近日报道:美国国防部从1985年以来为美国导弹防御局主持发展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项目投入大约900亿美元。按照美国导弹防御局的计划,在未来6年还将为该项目提供大约580亿美元的发展经费。美国导弹防御局的总目标,是发展一种能够摧毁从任何地方发射的、处于任何飞行阶段的敌方导弹的防御系统。美国导弹防御局采取的途径,是按两年一批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分系统,从而逐步提供新的作战能力。从2004年开始,到2005年12月为止,部署了第一批即2004年批导弹防御系统(仅为导弹防御系统中的两个分系统),能够对来自北朝鲜和中东的导弹威胁提供某种程度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机动弹道对抗导弹防御系统的突防效能,梳理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与作战流程,通过剖析系统的信息流向与处理过程,提炼出机动弹道突防导弹防御系统的机理,即采用机动弹道可使导弹预警信息处理能力下降,从而破坏、瘫痪导弹防御系统,实现导弹的有效突防.通过仿真滑翔机动弹道和椭圆弹道,并对计算的跟踪弧段、弹道估计和预报误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机动弹道,观测弧段压缩44%,弹道估计误差增大数倍,有效预报时间大大缩短.因此,采用机动弹道是导弹突防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10月27日的一篇新闻稿报道,该公司和美国导弹防御局(MDA)2007年10月26日,在夏威夷考爱岛,成功地进行了一次“高空区末端防御(THAAD)”系统的大气层外拦截试验。这次在美国导弹防御局所属太平洋导弹靶场进行的试验,完全达到预期目标,验证了该系统能够探测、跟踪和拦截单个大气层外目标。  相似文献   

5.
美国导弹防御局2007年12月17日宣布,日本成功完成首次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BMD)系统拦截试验,此次试验从JS Kongo驱逐舰发射一枚导弹在太平洋上空拦截一枚中程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6.
马援 《国际航空》2008,(1):31-32
美国导弹防御局计划在未来的导弹防御系统中使用带有对抗措施的新型靶弹,从而增加试验的真实性,并帮助系统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7.
空空导弹也反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3日,美国导弹防御局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进行的一次试验中,利用从 F-16战斗机上发射出去的一枚配备有先进红外导引头的 AIM-9X超级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成功地拦截了一枚正在助推飞行中的猎户座(Orion)探空火箭。这次出人意料的成功试验,不仅标志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试验中演示了利用导弹拦截助推飞行中导弹的技术可行性,同时也为美国验证了一种实施助推段防御的新途径,必将为美国长期追求的、发展和建立助推段防御系统的计划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近日,雷神公司综合防务系统部在马萨储塞州成立了一个导弹防御中心,将有1100名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负责美国陆军和美国导弹防御局的防务项目。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部件也将在该中心设计和研制。这个中心建有一个信息技术网络、一个巨大的现代化会议中心和一个建模仿真中心。雷神公司新建导弹防御中心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年初美国提出在东欧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至今,美俄两国为此进行了各种较量,包括俄罗斯向美国显示威慑导弹防御系统的军事实力;而美国在实施大棒政策的同时,还辩解说,之所以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不是针对俄罗斯,而只是针对伊朗的导弹威胁,因为波兰和捷克这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最适宜拦截伊朗向欧洲发射的弹道导弹,把矛头直指伊朗。除  相似文献   

10.
近日雷声公司为美国天基跟踪监视系统(STSS)提供了首套Block 06传感器载荷。该系统由雷声公司空间与机载系统部研制,对于美国导弹防御局具备天基跟踪能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按计划,STSS系统将成为美国导弹防御局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一部分,能够支持分层防御弹道导弹。STSS系统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