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刚  周建华 《卫星应用》2000,8(4):39-43,64
介绍了GPS系统及其选择可用性(SA)政策,总结了当前广泛使用的抗SA措施,初步探讨了美国宣布取消SA政策的内在原因和可能的技术基础,并在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SA政策的取消对卫生导航增强系统发展的影响,论证了在取消SA政策后导航增强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解读了GPS、Galileo和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在第11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所做的大会报告,包括各大系统的星座部署、系统状态、定位精度、信号精度、星基增强以及系统发展等内容。分析并提出配置激光星间链路、提供安全可信导航服务、细分民用导航信号、导航与通信业务融合以及建设弹性系统是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5项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卫星导航系统的热点,文章还给出了保证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以及保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先进性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崔波  曾毅  张晓峰 《航天器工程》2010,19(6):115-120
继美国的GPS卫星导航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之后,欧洲各国正在合作研制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文章结合Galileo系统已经发射的两颗试验卫星,介绍了Galileo导航卫星的电源系统技术特点,并对其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可为我国卫星电源系统设计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赵爽 《卫星应用》2013,(2):64-66
一、引言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蓬勃发展,其应用不但在海、陆、空、天等军事领域开花结果,同时也在航空、农业、建筑业等诸多民用导航领域落地生根。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将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种主要的导航手段应用到民用飞机的精密进场与着陆,以取代价格昂贵的微波着陆系统,这使得卫星导航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定位精度、连续性、可用性和完好性。不过,单纯使用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很难满足民用航空导航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各种差分增强系统,如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国外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空间应用的情况,简述用GPS进行卫星定位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开展用于近地轨道卫星定轨的星载GPS导航系统的设想。叙述星上GPS C/A码接收设备工作的可行性及设备的定位精度、动态特性、导航处理性能等关键技术。对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遥测遥控接口和系统工作状态做了初步考虑。  相似文献   

6.
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全天候发送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和授时信息,是一种可供海陆空领域的军民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目前世界上正式投入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7.
美国取消GPS选择可用性的经济、军事背景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凌 《卫星应用》2000,8(4):32-38
从美国的GPS政策、经济背景、国家安全背景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关闭GPS SA的深层次的原因,揭示了美国维护其在卫星导航领域的霸主地位以获取更大经济利益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北斗”一代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性导航系统,是首个集定位导航、短信息通信、高精度授时为一体的实用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相比,导航和授时功能基本相当,并且增加了短信息通信功能,方便位置报告及导航信息的交换。  相似文献   

9.
张展  郭九源 《遥测遥控》2022,43(6):64-69
由于GPS在国际上的技术和标准优势,目前在民用航空领域使用的星基导航大多为GPS。随着我国民航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宣告全球组网成功,亟需开展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应用性能评估,以验证其是否可满足民航飞机对卫星导航系统的要求。针对民航飞机的I类精密进近过程,梳理了该航段中国际民航组织对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需求,推导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垂直保护级计算数学模型,制定了搭载试飞试验的加改装方案和飞行科目,在国产某型号民机上开展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搭载试飞试验,并对定位精度和垂直保护级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在搭载试飞试验中,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满足I类精密进近对卫星导航系统垂直精度的需求,同时系统不存在告警和误警。  相似文献   

10.
美国希望在下个世纪将导航系统全面向基于空间技术的系统转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全面增强GPS的性能。本文介绍了美国未来将采用的几项GPS增强措施,包括增加GPS卫星数目到30颗,发射第三代GPS卫星Block IIF,加强GPS增强系统WAAS和WAGE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发展我国的GNSS完好性监测系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卫星导航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同时为陆海空用户提供连续精确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得到了推广普及。世界民用航空界推动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各种增强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定义了一种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卫星导航系统的系统(GNSS),它连续的  相似文献   

12.
赵爽 《卫星应用》2013,(5):58-61
单纯依靠卫星导航系统,哪怕是目前定位精度最高的GPS系统,也无法满足一些对定位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需求,比如航空领域的飞机精密进近等。因此,针对这一需求,尤其是来自航空业的迫切需要,许多国家都发展了自己的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BAS)通过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搭载卫星导航增强信号转发器,可以向用户播发星历误  相似文献   

13.
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DOP(Dilution of Precision)因子进行了分析。对GPS/GLONASS共用系统的可用性和PDOP因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对星座的定位特性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GPS/GLONASS共用系统相对于单一的GPS系统在可用性和PDOP因子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定位精度,这就为GPS/GLONASS组合导航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导航定位卫星系统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童铠 《中国航天》2002,(8):3-10
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和国家集团不惜巨资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中,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建成这种系统,欧洲也即将组建他们自己的系统。中国已建成区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解决了自主系统的有无问题,但它是一个投资很少的初级区域性卫星定位系统,尚不能满足今后中国对卫星导航系统的进一步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了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新一代性能更高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一提到卫星导航系统,人们就会不由地联想到美国的GPS,它几乎成为导航的代名词。GPS以其高精度的定位服务、精准的授时服务和发达的应用开发,大大拉近了太空与普通人的距离。如今的全球卫星导航市场虽然仍是GPS一家独大,但考虑到国家安全和利益,俄罗斯在加速恢复、欧洲在积极部署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和"伽利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是基于这一背景开始组网建设的。从2000年开始组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到日前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入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组网情况进展如何?在导航应用过程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北斗"距离GPS还有多远?如何推动北斗导航事业的发展?记者就此专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和技术部副主任郭树人。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世界航天发展述评(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新型导航定位卫星成绩喜人,世界三大导航定位系统都有新星升空,发展方向是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定位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2005年9月25日,美国发射了GPS卫星系列中的第一颗最新改进型卫星——GPS2RM-1。GPS2RM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导航定位卫星,它不仅采用军码与民码分别使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印度GPS辅助型静地轨道增强导航系统(GAGAN)是印度政府支持建设的GPS星基增强系统,主要服务于航空飞行应用,可以为印度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增强服务。介绍GAGAN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服务范围,并在中国北京地区进行了实测分析,对GAGAN系统可用性、连续性和定位精度进行了评估,比较分析了GSAT-8和GSAT-10两颗卫星的服务性能。实测分析表明,在北京地区,全天24小时可以接收GAGAN系统的增强信号,水平方向定位精度优于5.9m(95%),且GSAT-8和GSAT-10卫星的增强服务性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今后十年对GPS系统的性能改进,并探讨了这些改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1996年3月发布的总统政策指令(PDO)称:“在十年内将取消选择可用性(SA)问题”。过去已在此方面做出努力,将第二个民用频率用于Block ⅡF卫星。此外,还正在进行一项名为“GPS现代化工作”或GPS Ⅲ计划,以验证未来GPS性能改进。最后,空军处于改进“控制部分”的过程之中,包括精度改进优先权(AII)。这些对GPS的性能改进与先进的、在未来十年中有望得到进一步开发的用户设备将在精度、完整性和可用性方面得到显著提高。例如,取消SA问题不仅提高了GPS定位精度,还大大改变了综合监控算法的可用性性能,如接收机自主综合监控(RAIM),提高了故障探测与排除(FDE)的能力。对控制部分的改善也将提高GPS的总体性能。这些性能已改善的GPS将足以在十年内成为独立应用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许多用途中,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对于其他所要求的用途,GPS仍将需要扩充。本文叙述的这些扩充要比预想的简单得多且成本低廉得多。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伪距、伪距率的GPS/SINS容错组合导航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容错性和可靠性 ,本文采用基于伪距、伪距率的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 ,详细推导了该组合导航系统的模型 ,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当有效定位卫星数目小于四颗时 ,该组合方法仍可以利用GPS信息修正SINS的导航误差 ,满足一定的导航精度需求。并通过可观性分析 ,说明了不同有效卫星数目对导航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96年3月29日,美国白宫公布了一项由克林顿总统批准的有关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新政策。该政策提出了管理和使用美国GPS及其增强系统的新的指导方针,其核心内容是美国政府将在今后4一Ic年内停止使用人为降低GPS民用信号精度的“选择可用性(SA)”干扰。根据这项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