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深空基准是进入、利用和控制太空的基础,X射线望远镜是构建脉冲星深空基准的重要观测设备。首先,论述了脉冲星计时在深空基准建立中的作用,定性分析了毫秒脉冲星空间观测对X射线望远镜的需求,系统总结了X射线望远镜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针对X射线毫秒脉冲星观测中脉冲信号弱而非脉冲信号及空间弥散本底较强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毫秒脉冲星高分辨率成像观测抑制非脉冲噪声的方法,并初步设计了一种高分辨率低噪声X射线望远镜;最后,分析了不同的脉冲信号流量、非脉冲信号流量、角分辨率及单次镜片反射效率分别对聚焦成像型、聚焦非成像型和准直非成像型X射线望远镜脉冲星观测信噪比的影响,发现聚焦成像型X射线望远镜在弱脉冲信号和强非脉冲信号流量下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同时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聚焦成像型望远镜对5颗导航脉冲星的探测灵敏度,比美国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NICER)的X射线计时仪器(XTI)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见,设计的聚焦成像型X射线望远镜,能够有效地提高毫秒X射线脉冲星的观测能力,能为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及深空基准体系的建设提供硬件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国内外X射线检验技术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射线照相检测理论,从缺陷检验方面对射线数字透射成像检验技术和射线照相检验技术的等价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复合材料的射线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面一些通用的射线检测方法,并通过对胶片射线照相技术、射线实时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康普顿背散射成像技术等射线检测技术的系统介绍,展望了未来复合材料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X射线扫描成像系统的应用,得出这种系统的应用是射线检测技术的一次革命,它实现了射线检测的高质量、高效率,使检测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家导航体系发展与工程应用迫切需求,主要讨论了X射线脉冲星计时导航的应用模式,并介绍了国内外空间试验进展。总结了脉冲星计时地基射电与空间X射线观测的特点和发展现状,阐释了脉冲星时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总结并归纳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应用特点和现有水平,讨论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技术优势和典型应用场景;总结了国内外X射线脉冲星计时导航的空间试验进展。根据国内外的空间试验结果,脉冲星时稳定度可达10-14量级,脉冲星导航精度可达到km量级,初步具备在轨应用价值。因此,加快推进国内脉冲星计时导航技术的在轨演示验证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脉冲星观测与计时导航等领域对空间X射线望远镜测试与标定的迫切需求,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基于同步辐射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发展的多种高精度的反射式聚焦系统的面形检测、系统标定和反射率计量测量技术。着重介绍了细光束、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光栅干涉、近场散斑等面形测试方法在不同尺度和面形的反射镜在线测量中的应用,阐明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劣。介绍了同步辐射装置在空间X射线望远镜的在线成像和校准以及反射率计量上已开展的卓有成效工作。期望通过相关综述介绍,可以推广空间X射线望远镜反射元件广泛利用同步辐射等大科学装置进行性能表征实验,以此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的建立和蓬勃发展为大尺度空间X射线望远镜的在线检测、校准和光学性能表征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X射线CT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成像模式,综述了X射线CT技术在C/C复合材料的密度测量、孔隙率、孔隙形状和分布等量化表征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X射线CT图像在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和裂纹扩展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有限角度CT重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工业无损探伤以及安全检查等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并不能采集到完全角度下的投影数据,例如成像系统设计的限制等.利用有限角度下的投影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被称为X射线成像有限角度重建.本文介绍了两种有限角度CT迭代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9.
数字射线成像空间分辨率的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像空间分辨率是工业数字射线成像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通过分析成像的物理过程,给出了成像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而得出影响数字射线成像空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各种因素研究了相应的提高空间分辨率的方法.建立了成像系统的点扩展函数模型,给出了优化投影放大比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提高探测器采样频率和光电管采样孔径的硬件方法;采用了一种简便的方法抑制了散射对空间分辨率的影响;计算机模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X射线天文观测的需求下,提出了利用空间站平台开展X射线巡天观测的项目X射线全天监视器(XASM),简单介绍了XASM的科学目标,详细描述了其基于MPO光学技术的龙虾眼光学系统和XASM科学性能模拟方面的工作,包括PSF,有效面积和天空成像等。  相似文献   

11.
喷气发动机转速数字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动态模型如图1所示。数字控制器由微机编程实现。该闭环系统由PID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角度负反馈为位置反馈校正。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测量焊接接头典型缺陷的尺寸,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波高法(HWH)的焊接接头缺陷数字射线尺寸测量技术。首先,分析了数字射线检测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确定了检测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其次,对焊接接头的典型缺陷进行模拟,通过半波高法测量其尺寸。结果表明:依据瑞利判据,运用双丝像质计测定该检测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为4.5 Lp/mm;运用该方法测量焊接接头缺陷尺寸,与实际尺寸基本相符,误差小于6.3%,该方法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精度可满足日常产品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3.
郭长运 《推进技术》1987,8(6):64-72,92
本文提及X射线底片法和实时显象法检测固体发动机的局限性,介绍了具有优良探伤性能的固体发动机工业CT系统,简要推导和阐述了系统生成发动机薄断层密度分布图象原理、常用图象再建方法、系统基本组成和关键部件,评述了系统探测固体发动机的性能和检测各类缺陷的能力,讨论了其优缺点.对固体发动机工业CT系统的近期动向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发展,三维成像已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中,如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和生物医学成像。基于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 TOF)的三维成像相机在记录强度和深度信息的同时,在成像速率、功耗、体积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这也使得TOF相机在诸如计算机图形、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介绍了TOF相机的发展情况,详细分析了TOF相机的成像原理、误差来源,总结了当前基于TOF相机的研究及应用情况,最后阐述了TOF相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航空橡胶密封件的力学、泄漏、损伤、接触变形等特性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情况。其中,橡胶密封件泄漏压差测量方法,用于获得不同压差下的气体泄漏率;橡胶密封件接触应力超声检测技术,实现了橡胶密封接触应力的准确测量;橡胶密封件损伤与泄漏的红外热成像测试技术,可以得到泄漏点的定位与泄漏量的精确测量;橡胶密封件接触变形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获得了织物接触界面变形场与应力场的演化规律等。同时,对航空橡胶密封件的非接触测量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由于基于l1范数的压缩感知理论模型无法充分挖掘信号的稀疏性,因此在重建过程中无法实现对待重构系数的等权值约束,进而导致在信噪比较低时,噪声分布的不稀疏性会严重影响目标信息的重建,造成成像结果中会出现大量虚假目标,成像性能急剧下降。本文在深入分析了加权l1范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加稳健的适用于含噪模式下的高分辨率压缩感知微波成像模型。该模型在借鉴常规加权l1范数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权重选择及加权方式进行了修正,使得权值的变化程度和权值大小分离,可以做到相同的惩罚约束,从而实现成像过程中噪声分量的有效抑制,实验结果说明了低信噪比下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飞机模拟器技术的发展,电机伺服系统在人感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讨论 了以DSP芯片为核心的数字人感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分析了系统的特点及功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聚变堆结构材料拟采用的新材料CLF-1(low-activated ferritic/martensitic steel)钢在进行射线检测过程中没有特定标准参考的问题,采用等效法在相同透照条件开展了不同厚度CLF-1钢和Q235钢的X数字射线等效透照实验研究。基于相同成像条件下两种材料对应的X射线图像具有相同灰度即透照系数相同,通过对比拥有相同图像灰度值的两种材料的厚度,得出CLF-1钢对应于Q235钢的等效透照系数。试验设计了4~20 mm,递增0.5 mm的阶梯厚度的CLF-1钢和Q235钢在100~400 kV(递增50 kV)管电压条件下进行了透照实验,获得了对应电压下CLF-1钢相对于Q235钢的X射线透照等效系数为1.10~1.13。该研究结果对CLF-1钢在进行X射线检测时的检测技术参数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图像处理技术在疲劳裂纹长度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材料的疲劳断裂特性,对产品结构设计和寿命预估计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中常需测量裂纹扩展长度,以确定裂纹长度与循环载荷次数的关系。在多孔铝合金板疲劳试验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图像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来测定疲劳裂纹的实际长度,拍摄不同循环次数下疲劳裂纹扩展的CCD图像;基于MATLAB软件,采用OTSU算法和形态学方法,把CCD图像转换成二值图并进行细化处理,得到裂纹扩展骨架图;用链码方法计算出裂纹像素长度,最后根据标定系数便可获得裂纹的实际长度。与显微镜测量裂纹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非接触、可保存裂纹扩展状态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