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2005年9月9日报道,美国空军实验卫星系统-11(XSS-11)成功完成了一系列轨道交会机动。试验都是围绕着“人牛怪”(Minotaur)火箭(该火箭在4月发射了XSS-11卫星)抛掉的上面级进行的。该项目经理称,7月末XSS-11卫星首次在距离Minotaur火箭上面级1.6km的位置与其进行交会,此后又进行了几次交会,以后的交会距离最近将达到0.5km。  相似文献   

2.
宗河 《国际太空》2005,(6):13-13
2005年4月11日,“人牛隆”(Minotaur)火箭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将试验卫星系统-11(XSS-11)发射入轨。该卫星是美国空军XSS演示验证项目的第2颗卫星,由洛马公司负责制造。  相似文献   

3.
4月11日,轨道科学公司的Minotaur(希腊神话中吃人肉的半人半牛怪物)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空军的“实验小卫星”(XSS)-11卫星。XSS-11进入约850千米的地球轨道,将试验可用来对在轨航天器进行直观检查或维护的技术。Minotaur火箭家族使用由美国政府提供的民兵和和平卫士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包括航天发射型号、远程导弹防御靶弹及其它亚轨道型号,自2000年以来已进行8次飞行,  相似文献   

4.
<正>201 5年中国的首次航天发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承载着"远征一号"上面级和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与以往不同,这颗北斗试验卫星并不是被送到大椭圆轨道后再利用自身的推进系统进行轨道圆化,而是由长征火箭将卫星/上面级组合体送入大椭圆轨道后,利用上面级的发动机直接将卫星送入最终运行轨道。常规的运载火箭可以将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也就是距离地面高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下的轨道。常规  相似文献   

5.
2014年1月5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MK2 D5(GSLV-MK2 D5)搭载地球静止卫星-14(GSAT-14)从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17min后火箭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近地点180km,远地点35975km,倾角19.3°),验证了印度自主研制的低温上面级技术。此次发射的GSLV-D5火箭,是GSLV-MK2火箭继2010年4月首次发射失败之后的第二次发射。该型火箭在首飞中由于自主研制的低温上面级发生故障,导致火箭爆炸坠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海域,星箭俱毁。
  GSAT-14卫星是印度研制的第23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质量1982kg,净质量851kg。此前印度已经利用GSLV火箭发射了4颗GSAT卫星,GSAT-14投入运行后,印度将拥有9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SAT-14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现有通信能力,并为新试验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6.
小夏 《国际太空》2003,(9):15-16
□□2001年7月12日,欧空局(ESA)发射“阿蒂米斯”(Artemis)数据中继技术试验卫星时,因阿里安-5火箭上面级出现故障,该卫星被送入了一条远地点为17528km、近地点为592km的椭圆轨道。卫星在此轨道上不能有效地工作,为此欧空局和卫星业界的专家组成了工作队,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控制程序来挽救这颗卫星。事实证明,整个抢救过程中的轨道机动非常成功,而且是很高效的。 在“阿蒂米斯”卫星发射后的几天内,通过使用星上的化学推进剂,该卫星被提升到了31000km高的圆形轨道。此后,又用安装在卫星上成对备份的4台离子发动机使卫星进行了长期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7.
赵颖 《国际太空》2000,(9):18-19
20 0 0年 5月 16日 ,呼啸号 (Rockot)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成功地进行了第 1次商业验证飞行。在飞行过程中 ,其两级火箭按预定时间完成了发动机点火与级分离操作。起飞约 10 min后 ,该火箭的“微风”上面级将 2颗模拟卫星 (SIMSAT- 1、2 )送入了距离地面约 5 47km高、倾角为86 .4°的圆轨道。此次飞行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呼啸号运载火箭助推级与微风 - KM上面级组装后火箭的性能 ,另一方面是为了验收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内的火箭发射设备。据Eurockot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称 ,为改建这套发射设备共投资了 0 .35亿美元。此前 ,呼啸号运…  相似文献   

8.
10月3日,俄罗斯联盟2-1b型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一颗格罗纳斯-M型导航卫星,代号“宇宙”2474。这是联盟U型火箭8月24日发射进步号货运飞船失败后联盟号系列火箭的首次发射。俄联邦航天局称,此次发射将使格罗纳斯系统自1996年以来首次恢复全面运行能力。新发射的这颗卫星是该系统的第24颗工作卫星,将使系统能实现全球覆盖。联盟2-1b型火箭是联盟号火箭的升级型号,采用了与联盟U型火箭不同的新上面级。俄计划在年内再发射4颗格罗纳斯卫星,其中3颗将在11月份由一枚质子号火箭发射,另一颗将由联盟号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技术卫星"-- 研制中的编队飞行微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各国发展各种微小卫星的计划如雨后春笋。单是美国空军的微小卫星计划就有:“空间试验实验平台”(STEP),试验卫星系统-10(XSS-10),强力卫星-1、2(MightySat-1、2),PICOSat,三军试验任务-5(TSX-5)和“21世纪技术卫星”(TechSat 21)等。除TechSat 21外,其他微小卫  相似文献   

10.
蓓蓉 《国际太空》2007,(4):19-22
这几年,纳卫星和皮卫星的建造和发射服务业近乎繁荣.自从2000年1月26日一枚美国空军的"人牛怪"(Minotaur)火箭发射了包括9颗纳卫星和皮卫星在内的11颗卫星以后,美国蒂尔集团(Teal Group)咨询公司就预测,质量低于20kg的卫星主宰市场的时刻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1.
太空新航线     
<正>"质子"火箭发射俄通信卫星9月15日,俄罗斯"质子"M/DM03组级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的"快讯"AM8通信卫星。卫星被直接送往静地轨道。配备DM03组级上面级的"质子"M火箭此前只在2010年12月和2013年7月发射过两次,均以失败告终,原因分别是上面级加注量计算错误和第一级有角速度传感器安装错误。这也是"质子"火箭5月份发射失败后的第二次发射。该火箭此前已在8月28日成功发射了"国际移动卫星"5F3通信卫星。"快讯"AM8由俄信息卫星系统(ISS)-列舍特涅夫公司采用"快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15日,一枚质子号火箭因上面级提前关闭,导致发射任务没有成功。火箭搭载的商业卫星美国通信-14(AMC-14)卫星未能进入轨道。这次事故与2006年质子号火箭发射阿拉伯卫星-4A时发生的故障类似。美国通信-14卫星未能入轨@文青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时间2017年1月15日,美国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利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Falcon-9)火箭发射10颗"下一代铱星"(Iridium NEXT)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进行的火箭一子级海上回收试验也取得成功。此次发射是猎鹰-9火箭2016年9月1日故障后的首次发射。1首发一波三折"铱星计划"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提出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计划,"铱"(Iridium)卫星系统自1998年完成部署以来,虽然卫星的设计寿命只有5~8年,但实际在轨寿命已经  相似文献   

14.
士元 《国际太空》2007,(8):19-23
□□2007年6月11日02:40(北京时间07:40),以色列军方用"沙维特"(Shavit)3级火箭,从以色列帕勒马希姆空军基地成功把地平线-7(Ofeq-7)照相侦察卫星发射上天.火箭从地中海上空沿与地球自转相反的方向飞过,数分钟后进入近地点为300km、远地点为600km的椭圆逆行轨道.  相似文献   

15.
张照焱 《国际太空》2001,(11):17-18
“阿蒂米斯” (Artemis)卫星是欧空局经过长达 1 0余年才研制成的重要技术试验卫星 ,原计划于 1 996年 4月发射 ,由于技术、经费和运载火箭等诸多因素 ,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迟 ,从 1 997年~ 2 0 0 0年均未能发射 ,一直到 2 0 0 1年 7月 1 2日才由阿里安-5火箭发射。然而该卫星又运气不佳 ,由于阿里安 -5上面级发生故障 ,所以未能将它送入预定的 1 6.4°E地球静止轨道位置 ,而是将其置入了一条远地点 1 752 8km、近地点为 592 km的无用椭圆轨道上。与“阿蒂米斯”卫星同时一起发射的另一颗卫星为BSAT-2 b商用通信广播卫星 ,它是美国轨道科…  相似文献   

16.
刘佳 《国际太空》2013,(3):52-60
1月1月16日凌晨,俄罗斯军方在普列谢茨克用一枚呼啸号(Rokot)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宇宙-2482~2484(Kosmos-2482~2484)3颗卫星。据悉,该火箭采用了微风-KM(BrizKM)上面级,微风-KM经过数次点火成功将这3颗军事卫星送入了预定的轨道。2013年1月27日,日本H-2A火箭在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发射了雷达-4情报收集卫星(IGS-Radar4)和光学-5V情报收集卫星(IGS-  相似文献   

17.
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制定政策机构)总负责人道幸岩动于7月11日宣布了该委员会对 H一Ⅱ火箭结构做出的最后决定,并将这项决定直接报告了中曾根首相。H-Ⅱ为两级火箭,可将两吨重的卫星送入静止轨道,其运载能力是即将在明年进行首次发射的 H-1火箭的两倍,可望于1990年进行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18.
钟兴 《国际太空》2006,(10):27-28
2006年9月9日,中国长征-2C火箭成功地将世界首颗育种卫星实践-8送入太空.该卫星也是我国发射的第23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卫星运行在倾角63°、近地点187km、远地点463km的轨道上.卫星在轨运行15天共355h后,于24日在四川遂宁回收,留轨舱则进行留轨试验.  相似文献   

19.
飞扬 《国际太空》1992,(1):11-11,14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决定从1992年开始研制技术试验卫星-7(ETS-7),经过1年时间的预先研究,计划对其进行交会一对接实验;遥控操作机械手进行自动安装实验,和新的通信广播技术卫星(COMETS)进行数据中继功能的验证与应用实验。该卫星将于1996年与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一起用H-Ⅱ火  相似文献   

20.
国内动态     
星辰 《国际太空》2023,(8):66-67
<正>长二丙/远征一号S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7月9日19时0分,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S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与以往相比,此次任务远征一号S上面级采用新型曲面栅格过渡段,该部段减重35%,提升了火箭运载能力。测量系统首次采用天地基一体化测控模式,可自由切换天基与地基测控时间,具备全程无盲区测控能力,任务适应性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