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缘直板扰流对高速空腔的降噪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方奇  杨党国  王显圣  刘俊  施傲 《航空学报》2018,39(4):121812-121812
高速空腔复杂流动和噪声一直是航空航天领域所关注的问题,高强度的空腔噪声不仅影响腔内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对其自身的结构产生疲劳破坏,进而影响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和品质,因此空腔噪声的抑制研究和典型控制方法的降噪效果分析对提高飞行器结构安全性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开展高速风洞试验研究跨超声速(Ma=0.9和Ma=1.5)来流条件下前缘直板装置对空腔(长深比为6)流动和噪声的控制机理,通过对比多种前缘直板控制条件下的腔内噪声声压级(SPL)分布,确定直板控制参数的优化选择方法及最优参数;利用静态/动态压力传感器和油流试验采集腔内静压、脉动压力和壁面流谱,着重分析前缘直板对腔内流动结构、声压级和声压频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前缘直板可以大幅度抬高剪切层的位置,使得后缘的撞击区域后移,从而削弱流体进入腔内的流量和强度;可以有效降低腔内静压、减小回流强度和范围,对腔内声压级和峰值噪声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Ma=0.9和Ma=1.5时后缘声压级降低幅值可达11.13 dB和8.0 dB。前缘直板流动控制为高速来流条件下空腔噪声的抑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有效应用于飞行器上空腔结构的流动/噪声控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拟退火法阵列优化设计技术设计了对数螺旋麦克风阵列,开发了基于“波束成型理论冶的阵列试验数据处理软件。将风洞麦克风相阵列噪声识别技术用于SCCH模型增升装置气动噪声研究,开展了增升装置气动噪声源的远场定位探测和强度测量,并用数据处理软件对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观察频率的变化缝翼噪声声源的位置与强度会发生变化,襟翼侧缘噪声是一个宽频噪声,不同频率下其强度分布存在差异。同时也发现缝翼安装支架对缝翼和襟翼气动噪声声源有较大影响。文中也给出了多种工况下缝翼和襟翼噪声源分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迎角和侧滑角对起落架舱门表面脉动压力的影响,进行了起落架舱门表面脉动压力风洞试验。测量了主起落架舱门表面上50个点的脉动压力,计算了脉动压力系数及其均方根值。采用韦尔奇(Welch)方法估计了脉动压力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试验结果表明:主起落架舱门表面脉动压力系数均方根值位于0~0.18之间;脉动压力系数均方根值随迎角和侧滑角变化总体上具有一定的规律;脉动压力没有出现明显的窄带峰值现象,主要呈现宽带且略带波动的频谱分布。  相似文献   

4.
文中针对某矩形空腔在马赫数3时的空腔气动噪声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与风洞试验研究。数值研究中使用非线性噪声分析(NLAS)方法进行空腔气动噪声计算,可有效捕捉空腔流动的主要特征,例如剪切层、主频等。试验研究表明,在马赫数3时空腔流场中出现比较明显的脉动偏振,且随站位后移,此现象明显加强;长深比5时有比较明显的反馈激励现象,4阶、8阶主频峰值较高易察觉,其他阶主频不强烈;随长深比增加,空腔逐渐变为闭式空腔,主频峰值基本消失,噪声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5.
后缘修型对空腔流场特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风洞试验为手段,在高速风洞中对空腔流场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空腔底部静态压力以及脉动压力的测量,分析后缘修型对腔底流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后缘修型对空腔流场特性影响随修型半径增大而增强;当空腔流场类型为开式穴流动、过渡式穴流动和闭式穴流动,后缘修型对腔内静态压力分布的影响不大,而当空腔流场为过渡—开式穴流动时,后缘修型可能使空腔的流场类型发生转变并使静态压力梯度明显增大;研究结果还表明,后缘修型能有效降低腔内的噪声强度,但对空腔能量尖峰的抑制效果会因试验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6.
高速飞行器空腔脉动压力主动控制与非线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丁  郭亮  童明波  张杰 《航空学报》2015,36(1):213-222
空腔脉动压力(空腔噪声)预测是高速飞行器内埋弹舱的关键技术之一。非线性噪声求解方法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噪声求解方法,为研究该方法对空腔噪声的预测性能,将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与之相结合。首先,通过RANS求解空腔周围流场,得到初始湍流统计平均解,其中包含平均流场基本特征及强制设定的湍流脉动的统计描述。然后,采用非线性噪声求解方法重构噪声源并高精度模拟压力脉动的传播,计算了马赫数Ma=1.5和Ma=5条件下的空腔噪声。结果表明,噪声特性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说明非线性噪声求解方法对于高速空腔流动噪声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马赫数Ma=1.5和Ma=5条件下在空腔前缘加入气帘喷流主动控制措施对噪声的抑制作用,并得出在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条件下,气帘喷流对于空腔脉动压力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开式空腔气动声学特性及其流动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风洞中对空腔流场气动声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剪切层扰流法对流场进行流动控制,空腔长深比为4.1。通过对空腔流场的脉动压力试验结果分析,研究了亚、跨声速条件下开式空腔流场的气动声学特性及气动噪声抑制效果,对开式空腔流场气动噪声形成机制及流动控制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开式空腔流场气动声学环境恶劣,最大总声压级(OSPL)高达177dB;开式空腔流场存在强烈的自持振荡,声压频谱曲线上存在多个不同模态的单调声;亚声速条件下,采用剪切层扰动法进行流动控制可导致空腔流场气动声学环境更加恶劣;跨声速时,采用剪切层扰动法进行流动控制使空腔流场气动声学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基于声学风洞的麦克风阵列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声学风洞气动噪声试验研究的需求,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声学风洞试验的麦克风阵列测试技术,并针对声学风洞的特点,利用风洞射流剪切层修正方法,提高了麦克风阵列识别声源的精准度。通过数值仿真和在0.55m×0.4m声学风洞的试验研究,验证了麦克风阵列测试系统和麦克风阵列数据处理方法识别声源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麦克风阵列测试技术可用于声学风洞试验。最后还采用36通道的麦克风阵列在0.55m×0.4m声学风洞开展了NACA23018翼型气动噪声试验研究,试验明显地观察到翼型后缘噪声,获得不同迎角下翼型的噪声特性。  相似文献   

9.
空腔高速流动包含着复杂波系、旋涡、剪切层等空气动力学典型流动特征,空腔研究中的模型设计、来流马赫数和边界层等参数模拟,以及典型空腔流动/噪声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差异、缘由等问题亟需解决。综合参考国内外空腔模型参数选取和设计方案,在分析前期前缘平板尖劈构型和角度对来流边界层形态和厚度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空腔前缘平板尖劈构型和角度来解决上述参数模拟不准和引起计算与试验结果差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典型结构平板-空腔标模(C201)的参数选取和设计方案,给定前缘平板尖劈角度为5°,并利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风洞试验对该模型设计方案进行了考核验证。综合利用表面流谱、空间流场结构和静/动压测量方法等,获得了亚跨超声速条件下(Ma:0.6~2.0)C201空腔流动/噪声的基本试验数据,并深入分析了该模型的流动/噪声特性及来流马赫数、攻角等参数的影响规律,可为数值计算方法的验证、空腔流动/噪声机理分析和控制方法的构建等提供基本验证数据和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再人飞行器脉动压力环境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机动再入飞行器因非定常空气动力流动引起的物面脉动压力环境,并根据高超声速无粘流计算的表面压力分布,给出了一套预测各种脉动压力环境统计特性的工程计算公式。算例表明,预测的均方根脉动压力、功率谱密度和交叉功率谱密度与实验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