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Д—30ку-154Ⅱ发动机装有自己的滑油系统和通气系统。在发动机工作时依靠滑油进油泵和回油泵的正常工作,不断将润滑油输送到发动机各摩擦面或轴承腔进行循环,以减少摩擦和帮助散热,并清洁机体内部,从而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及工作寿命。滑油系统和通气系统的工作是按照滑油箱、供油泵、发动机各相应部位、回油泵、油勇分离器、燃滑油热交换器的顺序,然后回到滑油箱的闭合  相似文献   

2.
构建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稳态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波  周强  程礼  王掩刚 《推进技术》2005,26(6):556-559
研究模拟不同飞行条件下滑油系统稳态工作对滑油系统的设计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部附件特性,提出了依据8个航空发动机性能参数,用向量计算和插值算法取代迭代算法来构建滑油系统稳态模型的方法,并对发动机在海平面、最大工作状态条件下的滑油系统性能参数进行了验证计算。计算结果与设计数据吻合较好,误差在5%以内,表明所建立的稳态模型是有效的。滑油在各轴承腔和齿轮箱中的流量分配随空气压力变化,计算误差主要来自轴承腔和齿轮箱压力分布假设,为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必须建立航空发动机内部空气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3.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机械系统设计》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机械设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动向,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机械系统所包括的发动机主轴滚动轴承、主轴承腔、滑油冷却系统与其中的组件,附件传动系统和密封装置以及密封  相似文献   

4.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机械系统设计》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机械设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动向,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机械系统所包括的发动机主轴滚动轴承主轴承腔、滑油冷却系统与其中的组件、附件传动系统和密封装置以及密封憎压系统的设计研究内容设计方法,主要的设计考虑和设计准则等。  相似文献   

5.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机械系统设计》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机械设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动向,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机械系统所包括的发动机主轴滚动轴承主轴承腔、滑油冷却系统与其中的组件、附件传动系统和密封装置以及密封增压系统的设计研究内容设计方法,主要的设计考虑和设计准则等。本书内容较全面。对从事航空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次外场滑油系统检查发现金属屑的故障,通过对金属屑的分析和验证,并对燃滑油附件进行对比检查,确定了故障原因,成为滑油系统金属屑故障分析和处理的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介轴承环下流道滑油流动及润滑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冬磊  陈国定  李炎军  张朝阳 《航空学报》2019,40(11):423022-423022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中介轴承)大多采用环下供油方式进行润滑,滑油在环下供油流道中的流动特性影响着轴承润滑效率,为了改善迄今滑油流动分析与喷射-收纳滑油分析相割裂及未考虑环下供油孔与滚动体相对位置变化所产生滑油输出时变性影响的不足,提出了考虑滑油输出时变性影响的喷油-收油与滑油流动集成分析方法。首先,将进入环下供油流道的滑油分解为直接喷入收油孔的滑油和沉积于收油环壁面上并沿周向流入收油孔的滑油,通过计算这两部分滑油流量获得进入环下供油流道的滑油流量;然后,基于环下供油孔和滚动体相对位置变化规律确定供油孔出口的时变边界条件,将其嵌入滑油流动瞬态分析模型,进行模型求解后得到环下供油流道各出口的滑油流量及轴承润滑效率。所提出的滑油流动分析方法较为系统也更符合工程实际,为中介轴承润滑效率的准确计算提供了技术方法和基础数据,有助于中介轴承润滑系统的精确设计。  相似文献   

8.
轴承腔是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换热特性对滑油系统热分析有决定性影响,为此,对航空发动机典型轴承腔的换热特性进行研究。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APDL语言,对典型轴承腔进行有限元建模,并对边界条件进行计算加载,得到了在不同供油量和滑油供油温度下的轴承腔换热特性曲线。采用本方法计算的轴承腔特性与发动机地面试车数据符合性良好,所得到的典型轴承腔换热特性曲线可简化滑油系统热分析,取得很好的系统计算结果。并开辟了通过提高轴承腔换热特性曲线精度而提高系统计算精度的研究途径。本文的计算方法及结果可为发动机整机试车及润滑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与飞机、发动机的关联参数有限。为准确表达变工况滑油系统的热性能,通过研究发动机轴承腔热性能与转子转速及主流路温度参数的拟合关系,将主机温度、燃滑油参数作为输入,对发动机滑油系统在飞行剖面上典型飞行状态点的热性能参数进行了迭代计算;针对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结构及运行特性,计算了散热器换热性能。建立轴承腔和散热器的数学模型;基于系统流动仿真平台,利用内部的二次开发环境编写出C#语言代码,开发出了适用于发动机的轴承生热模型和散热器模型,实现发动机滑油系统与发动机燃油系统及飞机热管理系统的联合计算;在航空发动机、飞机变工况输入条件下,进行滑油系统、发动机整机及飞发一体化的变工况热性能迭代计算,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误差小于5%,可较准确地反映变工况条件下的热管理相关参数,为飞发一体化热管理联合仿真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10.
周强  刘波  程礼  薛省卫 《航空计算技术》2005,35(2):98-101,104
滑油系统作为航空发动机关键系统之一,对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分析滑油系统部附件的基础上,根据部附件特性单调变化的特点,提出了“平衡计算”的概念,应用向量运算方法和多种插值算法取代传统的迭代算法来构造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稳态模型算法的思路和方法,并用该算法编制程序对发动机在海平面最大状态下滑油系统性能参数进行了验算。验算结果与技术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所构建的稳态模型算法是有效、可行的,可普遍用于模拟各种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1.
对滑油附件综合性能试验器滑油浑浊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定性、定量、模拟比对试验,找出了滑油附件综合性能试验器滑油浑浊故障成因。  相似文献   

12.
对直升机主减速器滑油冷却系统的滑油流量和热耦合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散热器散热特性、减速器对滑油加热规律、系统热耦合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某直升机主减速器的实验数据,提出了针对该直升机主减速器滑油冷却系统设计的改进方法.利用改进方法进行的该直升机减速器滑油冷却系统的设计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内油气两相分布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轴承腔是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油气两相流的重要区域,了解滑油及密封空气在腔内的分布预测对于认知腔内两相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VOF数值计算模型对某航空发动机轴承腔简化模型内油气两相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定义无量纲数β^+用来分析腔内两相分布。计算结果与现有实验数据符合良好。给出了滑油在腔内的相界面分布,描述了腔内的油膜分布及运动,并且分析了无量纲数β+在腔内周向分布及出口处随着转速及滑油进口流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发动机地面慢车状态滑油压力受限的情况,对滑油系统中影响滑油压力的各个部件进行了分析,对发动机主滑油泵的供油、泄漏等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试验实测,提出了使用国产4050滑油时的故障排除方法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外场使用和台架试车中多次出现高压止推轴承腔密封失效故障,结合高压止推轴承腔滑油系统工作原理、密封结构和装配工艺特点,对高压止推轴承腔密封失效故障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严格控制篦齿和涨圈滑油密封尺寸、量化密封剂稀释配比、明确密封剂涂覆和紧固件拧紧要求、加强装配难点部位控制,可提高高压止推轴承腔的密封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某型发动机地面慢车滑油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型发动机在慢车状态下滑油压力受限的原理,对滑油系统中影响滑油压力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动机主滑油泵的供油和泄漏等进行了计算;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在使用国产4050滑油时发生的滑油压力低于限制值故障的排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热管理技术的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热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适应热管理系统技术提出的新要求,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热分析方法.应用FORTRAN程序,建立了几种不同的滑油系统热分析模型.针对典型发动机带加力转换活门、分主辅散热区和辅助燃滑油散热器处于齿轮泵回油路上的3种不同滑油系统散热方式,分别进行了滑油系统热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3种散热方式下的滑油系统温度水平,给出适合航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技术的散热方式的建议,即主辅散热区的方案能够初步满足热管理技术需求.适合热管理系统技术的滑油系统计算方法,可为采用热管理技术的发动机滑油系统热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要技术指标燃油最大流量:Gf=8000L/h系统最高压力:Pf=9MPa主转动轴转速:n=300~4700r/min主电机功率:P直主 =75kW空气压力:PB=0~0.8MPa滑油压力:P滑=0.5MPa用途:涡喷发动机主燃油泵-调节器的性能检查和调试。做流量在8000L/h下各种液压元件及附件研究性、检查性试验。SB709主泵试验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油气两相流动特性,改善滑油回油效果,建立了基于欧拉-欧拉方法轴承腔两相流求解模型,针对轴承腔的通风结构和回油结构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案,对不同工况下常规轴承腔和三种改进方案流动特性和回油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常规轴承腔通风结构进行嵌入(Embed)改进后,滑油被嵌入的通风口壁面阻挡,从通风口流出的滑油量减小,回油效率明显提升;将常规轴承腔回油结构进行斜坡(Slope)改进后,回油口右侧滑油堆积区消失,腔内滑油体积分数减小,回油效率明显提升;组合改进方案(ES)能够兼顾嵌入和斜坡改进方案的优势,回油效率进一步提升。相比常规轴承腔,当滑油流量为200L/h,转速为15000r/min时,嵌入、斜坡和组合改进方案回油效率分别提高了16.47%,13.02%和32.81%。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直升机主减滑油系统地面模拟试验的温度控制系统,详细说明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硬件组成和参数整定。通过该系统,可以将滑油快速加热,并且能够精确控制滑油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