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宇宙探索     
地面可见光望远镜 伽利略制造的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为可见光望远镜。它用透镜来收集光,为折射式望远镜。后来,牛顿在研究光怎样被透镜分解时,发现透镜总是形成有颜色条纹的图案,于是他在1668年制造了一台用抛物面玻璃收集光的反射式望远镜,它比折射式望远镜能收集到更多的光,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自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折射式望远镜、1668年牛顿又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之后的几百年来,天文学家和望远镜制造专家们就一直拼命在提高望远镜的威力,导致了折射镜和反射镜出现你追我赶、此起彼伏的有趣竞争。1948年海尔望远镜建成之后,这场旷日持久的竞赛基本上可以算是落下了帷幕,反射镜和折射镜都达到了它们各自的顶峰。20世纪70年代,苏联想在望远镜方面领导世界新潮流,制造了一架口径达6米的反射镜,但与海尔望远镜相比,其各方面的性  相似文献   

3.
佚名 《飞碟探索》2006,(9):45-48
每个喜爱天文、热爱观星的同好,大概都既希望又渴望并奢望拥有天文望远镜,每每看到天文杂志上的新型望远镜,眼睛都快突出来了!但是望远镜的种类那么多,就算预算充足,也总不能每样都买吧(呃……其实是蛮想这么做的)!到底要怎样来选购一部适当的望远镜呢?相信这是很多同好心中共同的问题!既然有问题,我们就来解答一下吧!一组完整的望远镜是由镜筒部与架台部组成的。镜筒部就是指望远镜本身,有折射式、反射式、折反射式三种。架台部指的是承载望远镜的部分,有经纬仪与赤道仪两种。由于望远镜是获得天体影像的关键,所以本文只讨论望远镜部分。一…  相似文献   

4.
名词解释     
望远镜 一般指利用可见光观测远处物体的光学仪器。由物镜和目镜及其它配件组成,光线先经过物镜,再到目镜,人眼在目镜后面观测。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的物体。 折射望远镜 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 用负透镜(凹透镜)作目镜的折射望远镜,成正像,机场  相似文献   

5.
曾耀寰 《飞碟探索》2013,(11):62-63
天文望远镜可分为折射和反射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从荷兰听到望远镜的新技术,自行制造出折射望远镜。1668年,牛顿用凹面镜聚焦,设计出反射望远镜,解决透镜的色差问题。还有一种望远镜不用透镜和反射镜,也能搜寻宇宙天体,这个望远镜和爱因斯坦有关。爱因斯坦没有发明或制造望远镜,但根据广义相对论,我们利用时空的扭曲,可以达到望远镜的功能,观测几十亿光年远的天体。说穿了,爱因斯坦的望远镜是利用万有引力,观察非常遥远的星体,甚至可以“看到”没有电磁波的暗物质,堪称为引力望远镜。  相似文献   

6.
张健 《飞碟探索》2001,(5):16-17
微晶玻璃,全称超低膨胀微晶玻璃,也有人简称零膨胀玻璃。这种玻璃有膨胀系数极低等重要特性,因此它是制造大型反射式光学天文望远镜镜片的优质材料。   谈到光学天文望远镜,人们会联想到 160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兼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的折射式光学天文望远镜, 1671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又发明了反射式光学天文望远镜并用于天文观测的历史。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发明,是天文观测工具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它结束了人类只能依靠肉眼观测天体的历史,反射式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还奠定了现代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基础。   自发明光学天文望远镜以…  相似文献   

7.
黑洞望远镜和黑洞城市畅想其实,前面介绍的黑洞发电机、黑洞激光器,在目前来说,它们与黑洞望远镜和黑洞城市一样,都带有科幻的性质。这里,我们就来畅想黑洞望远镜、黑洞城市和其它黑洞科幻。望远镜的主要器件是透镜。所谓黑洞望远镜,就是用黑洞作透镜的望远镜。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一个恒星或星系发出的光,经过另一个引力强大的天体时,光线会发生弯曲。如果从这两个天体很远的正前方看去,在中间那个天体的周围,有日全食一样的光环,或形成后面那个天体的两个、甚至四个影像。在这里,中间那个引力强大的天体,正是起着透镜的效应,被称为“…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5,(8):36-37
仙后座A:死亡成就了她 这张高质量的伪彩色图片展示了仙后座A的超新星遗迹。它是由美航宇局大天文台计划使用三个不同波段拍摄的照片叠加而成。红外数据来自斯必泽空间望远镜,显示为红色;可见光数据来自哈勃空间望远镜.显示为黄色;X光鼓据来自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显示为绿色和蓝色。  相似文献   

9.
与所有的望远镜一样,哈勃有一个长长的镜筒收集光线,并将其传送到“眼睛”对焦。哈勃空间望远镜有几种类型的“眼睛”,也就是各种仪器。不同动物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光(如昆虫可以看到紫外线,而人类能看到可见光),哈勃空间望远镜能够观测到从天空洒下的各种光线。  相似文献   

10.
正光学空间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光学波段是指波长约在400~7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这也是我们眼睛能够看到的波段。人类最早用"光"这个字指代的也是这个波段,故被称为光学波段,或可见光波段。地球的大气层对光学波段基本上是透明的,地基天文台也可以观测到这个波段的天文现象。所以相比其他波段,对光学空间望远镜的需求显得没有那么迫切。  相似文献   

11.
天空画廊     
正1 NGC 4302与NGC 4298 2017年4月24日,为了庆祝哈勃空间望远镜升空2 7周年,天文学家用这部传奇的望远镜,为这对高反差的星系拍下了这幅壮美的可见光影像。侧向的螺旋星系NGC 4302切过星系盘中央的鲜明尘埃带,造成星光的红化。影像中还可以看到NGC 4298镶着泛蓝年轻亮星的尘埃带以及明亮泛黄的星系核。  相似文献   

12.
覃育 《飞碟探索》2006,(9):49-49
望远镜的透镜一般都由光学玻璃制作而成。光线在透过玻璃时,不能100%透过去。对于一块玻璃来说,光线在透过前后两个表面时都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因此只有80%~90%的入射光通过。反射光量的大小与镜片的折射率有关,以普通的冕牌玻璃为例(折射率为1.5),镜片的前表面的反射光为4%,后  相似文献   

13.
温学诗 《太空探索》2002,(10):30-32
在早期的望远镜发展史中,制造望远镜主要靠天文学家和望远镜制造专家的超人智慧和创造力,到了20世纪末期,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这一时期制造的大型望远镜无一例外地都吸纳了各种最新的高科技成果。 多镜面望远镜的问世 20世纪中期美国建成口径5米的海尔望远镜时,许多天文学家就已感到单镜面的反射镜已经达到了极限,因为镜面越大,制造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初,一位名叫汉斯·利比史的荷兰磨镜工人偶然发现,通过两个放在同一条线上的透镜望去,远处的景物看上去近了许多。于是,他把透镜装进一个直筒,从此发明了望远镜。后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他设计的望远镜对准头顶的夜空,惊奇地看到了月球的环形山。  相似文献   

15.
宇宙探索     
四、红外和紫外望远镜 红外望远镜 红外望远镜接收红外线探测宇宙. 红外线是可见光波长较长的红端之外到毫米波射电波之间的电磁辐射光谱.宇宙中所有温度低于3000℃、高于-250℃的物体都发射红外线,因此,使用红外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温度从3000℃到-250℃的幼年恒星、褐矮星和行星等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物质和亚毫米波辐射等.  相似文献   

16.
1655年的一个晴朗之夜,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用自制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土星卫星中最大的一颗——卫六,西方人称它为“泰坦”。至今,天文学家们已饶有兴趣的“追逐”了它300多年。  相似文献   

17.
正自1990年哈勃空间望远镜进入太空,至今已经28年了,让我们看看它都取得了哪些惊人的成果。1.宇宙在加速远离我们我们的宇宙在膨胀。大约在一个世纪以前,埃德温·哈勃测量到了我们宇宙的膨胀速率,这个值我们称为哈勃常数。但是在哈勃望远镜发射升空之前,哈勃常数的测量结果十分不精确,我们由此算出的宇宙年龄只能限定在100亿到200亿的范围内。而现在天文学家用哈勃望远镜的数据算出的哈勃系  相似文献   

18.
茫茫宇宙 ,辽阔星空 ,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演变的?千古之谜牵动着人类的心弦。人类是用肉眼来观察事物的 ,可面对浩瀚无边的宇宙 ,人类是那么的渺小 ,仅靠肉眼来探索神秘的宇宙就显得远远不够了。于是天文学家们便制造了一只“巨眼”———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人们为观测遥远的天体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望远镜 ,它是人类观测天体 ,认识和了解宇宙的重要工具。天文望远镜比一般的望远镜要大得多 ,也精良得多。目前常用的有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三大类。天文望远镜一般都有较大的孔径 ,具有很好的聚光能力 ,可以比人…  相似文献   

19.
自克拉克父子制造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折射望远镜之后,美国又出现了一个制造光学望远镜的奇才——著名天文学家乔治·埃勒里·海尔(1868~1938年)。他连续制造了口径1.53米、2.54米和5.08米三架大型反射望远镜。这三架反射望远镜,远远超过了赫歇尔、罗斯伯爵等人的反射镜,这不仅因为物镜由原来的金属材料改为用玻璃材料镀银或镀铝制成,既避免了金属镜生锈的缺点,又提高了镜面的反射率,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整体的现代化程度使它们操作起来非常方便灵活。直至今日,它们仍然在为天文科研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兵 《太空探索》2006,(12):46-49
2006年11月4日,美国用德尔它-4M火箭从太空发射场(SLC.6)将国防气象卫星-F17(DMSP-F17),发射升空,该卫星是美国第2颗第7代国防气象卫星(Block 5D-3),田洛马公司制造,属于极机气象卫星。它装有先进的遥感器,能探测到可见光和红外频谱的信息,可提供陆地和水面温度,水汽,洋面和空间环境等信息,全天候地收集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