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专稿中的前三篇文章,来到编辑部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们一直希望有机会把它们集中发表,籍此作为对从事空管工作,特别是从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人员本身的一种关注。空中交通管制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职业,管制员的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业内和公众的关注,“流量控制”等词语经常能从乘坐飞机的普通旅客口中听到,等待起飞的航班中焦急的旅客除了询问空服人员之外也会不停地向塔台方向张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管制员的关注更多的是从其职业角度,关注他们的保障飞行安全的职责。关注他们为完成好工作所做的培训,关注他们的班组安排,甚至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收入状况,而对管制员作为一个人的个体考虑得比较少。目前空管单位对于管制员的工作都非常重视,工作上对其严格要求,非常注意班组搭配和时间安排,生活上关心爱护,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然而我们认为,尽管这些工作在保障飞行安全、维护系统正常运转方面功不可没,但是还是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每个人,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避不开生老病死、七情六欲,都有情绪变化、状态好坏,都有工作烦恼、个人琐事,最主要的一点是,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出差错,即使是牢记安全意识、认真仔细的人,也会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出现失误。而管制员的工作职责却是不允许犯错误、出差错的,因为管制员出错的结果可能是危及飞行安全。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管制员出现差错的可能呢?也许规范化可以做得到。  相似文献   

2.
王山而 《航天员》2009,(5):72-75
航天员体验营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其中的精彩各有不同,此次“少年航天员体验营”更是别致,因为其中多数营员都是来自香港地区,他们和北京的孩子们一起走进北京航天城,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共同进步、共同快乐……  相似文献   

3.
林楠 《航天员》2009,(6):76-79
人类前行的每一个足迹,都是一次不懈地探索与尝试。为追求知识、真理和光明。探索者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他们以无所畏惧之心开拓着“勇敢者的航程”,谱写着壮丽的乐章。  相似文献   

4.
钱航 《航天员》2012,(3):38-39
我们都知道,空间站上的水资源十分有限而宝贵,而且在微重力环境中洗衣机无法正常工作。那么,在空间站日夜忙碌的航天员衣服脏了怎么处理呢?将来会不会有专门的太空洗衣机来为他们效劳呢?  相似文献   

5.
日月 《航天》2009,(3):56-57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最高档俱乐部”,虽然它没有正式登记注册,也从未正式挂牌,没有具体的地址,但其“门槛”之高,却是连亿万富翁也只能望它兴叹,无论花多少钱也没法进入这个群体。这就是由“阿波罗”计划造就的,到过月球(包括月球上空)的24位航天员——其中的12位还亲自踏上了月球大地是“金卡会员”,他们都是惟一曾从另一颗星球上空回望过地球的人类。所以,他们的故事也能让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6.
我,DMHS,自动转报机,出生于北京航管科技!听抚育我的人说,我的孕育期比别人都长,因为他们需要时间把我生的更聪明!所以,当我一落地时,我就感觉到了什么——叫做众星捧月,说实在的,我喜欢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7.
2010年年初,对于我国依赖中星九号卫星接收电视信号的4000多万用户来说,是一段令人烦恼的时光:卫星信号无法接收,电视黑屏。其中原因是他们都在使用‘山寨锅”。国家广电总局从1月4日开始对中星九号直播信号的加密处理,使这些“山寨锅”陷于无法接收信号的瘫痪处境。  相似文献   

8.
文野 《航天员》2009,(4):60-61
作为套众人物,航天员每是都会收到四面八方的大量来信,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写信人都是热爱或者立志从事航天事业的学生,他们渴望学习到更多航天知识,渴望对航天这一神秘而高端的领域有更多的了解,渴望和那些为航天事业而奉献的所有伟大而平凡的航天人能够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社会制度、科技水平都与我国有很大差别,他们在引进仿制“罗兰特”上的一些方针政策,并不都适合我国的国情。然而分析研究他们的一些做法,作为我们引进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借鉴,毕竟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管制工作是一项责任非同一般的工作,任何细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在过去航班量小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飞行员的责任重大,因为他们直接操纵飞机。但随着航班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已逐步意识到管制员在民航工作环节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有人说的:“飞行员崩溃了,意味着他操纵的这架飞机完了;管制员崩溃了,意味着他管辖的这片天空的很多架飞机完了”。所以空管部门的领导从未向今天一样重视管制工作,因为今天的天空已今非昔比,今天的天空随时都布满密密麻麻的飞机,为了天空的安全,如何管理好管制员是值得每一个空管管理者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冷战结束以后.全球范围内每年的发射次数都在不断减少,但火箭的供应却在不断增加。最近几年.每年岁末火箭制造商都期望过去的一年是他们行业的谷底,并希望新的一年能够走出谷底,但发射活动的反弹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一样出现。2004年全球发射次数是自1960年以来的最低值。发射需求的不断减少以及运载火箭的不断增加使得用户对发射服务商的选择更加苛刻。  相似文献   

12.
日升日落,朝阳西斜,这在许多人眼里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对于守候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西北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室来说,每天都是不同的:有阳光明媚的日子;有斜风细雨的日子;有云雾迷蒙的日子……不管怎么改变,他们却能将变化无常的天气掌控于手掌之中,以优质的服务、准确的预报,与咸阳机场风雨同舟地迎接着每一天的朝阳。  相似文献   

13.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4):107-107
2007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一项实验,他们使用两个相距2m的铜线圈试验装置(WiTricity),成功地通过无线电力传输,点亮了一个功率为60W的电灯泡。WiTricity利用的是低频电磁波共振,而不是声学共振。在实验中,两个感应器都以IOMHz的频率震动,产生共振,让能量在两者之间传递。随着每一次共振,感应器中会有更高的电压产生。经过产生多次共振,感应器表面就会集聚足够的能量,让灯泡发出光亮。  相似文献   

14.
对许多已受过机械工程学训练的汽车工程师来说,由于他们对电气设备的理论知之甚少,因此很可能对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无法充分了解。Rex Narraway,一位在机械与电气理论方面都受过严格训练的机械工程师讨论了电动机设计及选择方面的的一些想法,并披露了一种电动汽车电动机的部分细节,这种电动机被一家大型汽车厂选定来生产世界第一辆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5.
在太空,很少有航天员经历过比“阿波罗”7号航天员更糟糕的时光了。这不只是指1968年他们有11天在轨道上测试运行特别狭小的“阿波罗号”指挥舱一一毕竟,这些都训练过了。他们没想到的是:所有人都得了重感冒。最开始是资深指令长沃利·斯基拉,然后是和他一个乘组的新秀航天员沃尔特·坎宁安和唐·埃斯利。  相似文献   

16.
庞丹 《中国航天》2014,(1):58-59
他们,是嫦娥三号探测器总体设计团队,他们曾先后托举嫦娥一号、嫦娥二号飞向月宫,将“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变成了现实,他们来自总体部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总体研究室。6年前,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年轻团队,又一次带着探索未知的渴望和誓攀科技高峰的决心,开始了让中国人的印记踏上月球的漫漫征程。6年后,他们蓄势待发,再一次用满怀的信心和火热的激情实现“嫦娥三姑娘”月宫起舞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对很多人来说,“医监医保”是个很陌生的词,更是一个很陌生的职业。因为选择了这个行当,医监医保医生们每天都要和航天员打交道,他们对航天员健康给予的关心远甚于对自己和家人的关心。很多人都想知道,他们如何来当航天员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8.
陈钦丽 《航天员》2008,(3):26-27
他们对着国旗庄严宣誓,他们在志愿者精神的大红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从那一刻起,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爸爸、爸爸的儿子、妻子的丈夫,他们还成为了一诺千金的战士!他们要遵守的不仅是一个成熟男人的信义,更要承担一项伟大事业参与者的责任。无论身体有多么苦痛,无论日子有多么难熬,承诺,这背后的道德基石和品质力量让他们在自我控制和调节中顽强坚守。这是一场隐忍的战斗,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战火硝烟,而他们的敌人在他们的心里,在漫长的枯燥时光里,时刻准备着突击。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让心中的爱,心里存满的挂念化作勇气和力量。你会相信:在和平或战争的年代,他们都是一支精锐之师。  相似文献   

19.
从地面到太空,从太空到地面,13年的征程, 32次飞行,似乎永远都和惊险相伴——无论多么艰难,他们都笑着走过。  相似文献   

20.
周媛媛 《航天员》2009,(1):74-79
谁还会记得登月第二人?估计没有多少人敢举手。因为人们的关注点就在于第一人,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人诸如加加林、列昂诺夫、阿姆斯特朗……他们总是熠熠生辉,名垂青史。第二人呢?他们的身影隐藏在第一人的夺目光环下,显得黯然失色。只有遮住第一人的光环时,我们才可以更加客观地品味属于他们的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