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超前的宇宙本质观 宇宙--空间与时间的总和 宇宙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祖先有着最早、最正确的认识."宇宙"的俗称就是"世界",把"世界"拆开来看,"世"是指时间, "界"是指空间.  相似文献   

2.
时间素描     
巨尤 《太空探索》2001,(10):26-29
所谓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以前的介绍,基本上只是空间部分的宇宙奥秘,它已够令人眼花缭乱的了,而组成宇宙的时间,虽然似乎司空见惯,但却更加扑朔迷离。试问:什么是时间?时间有什么特性?时间有起点和终点吗?时间会倒流吗?时间与空间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们生存的宇宙,据目前观测数据表明至少已有200多亿年了.200亿年前的宇宙是一团巨大的超物质、超能量、超时空的原始聚合物体,在自身各种能量的强烈作用下,这团物质发生了"大爆炸"(在最近这次"大爆炸"之前已发生过无数次相同或相似的宇宙"大爆炸").在爆炸后的漫长演变、变化过程中,形成了现在宇宙的形式,而且还将继续演变下去.从"能量物质"逐渐变成"恒量物质",再经过几百亿年或者上千亿年的时间,"恒量物质"最终又将转变成最初"能量物质".这样,宇宙就圆满完成了它"生命"的一个周期,或者说宇宙又"活"了一次.  相似文献   

4.
在宇宙其他星球七是否存在生命,特别是智能生命?人类是否有机会与地外文明取得联系?问题的答案在空间和时间上都离我们极其遥远.地球于银河系只是沧海一粟,银河系又只是百亿光年宇宙某角落里的一粒微尘,在这样广大的空间里难道只有我们在观察、思考、探寻外部世界的规律,为那致命的孤独感到痛苦吗?是否有其他生命体发出的信号--一束电磁波,或者一个宇宙漂流瓶--已经到达我们身边,而我们尚未知晓?  相似文献   

5.
<正>宇宙中的黑洞到底是什么?宇宙的星体是有生命的,黑洞是星体生命的最后阶段。黑洞也可视为是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密度极大,所以引力也就极强。黑洞能够吸收附近所有的物质,包括接近它的光都逃脱不掉它巨大的引力。所以黑洞就像一个无底洞,任何东西到了它那儿,就别想再"跑"出来了。因为光不能逃出黑洞,所以人们看不见黑洞,但是有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望远镜可以帮助人们找到黑洞。  相似文献   

6.
UFO是"伪科学的又一品种"吗? UFO学特别是飞碟学是一门内涵极广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天文、地质、物理、数学、工程、航天、材料、宇宙考古、宇宙起源、宇宙生物、信息学、动力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每当在夜晚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看到的是满天繁星,我们感到人类是那么渺小。绚丽的星空魅力无穷,浩瀚的宇宙充满了诱惑。我们常常要问:星空的深处是什么?天空有多大?有没有边际?我们能够了解到宇宙深处的东西吗?宇宙,是广无边际的空间与存在其中的物质的总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扩展,从古代人肉眼看到的日、月、行星及邻近的恒星到银河系,再到银河系外的独立星系(如M31仙女座星系),再到星系群,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百亿光年的遥远星系了。中国古人很早就把星空分为若干个区域。在中国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史记》里的“天宫书”…  相似文献   

8.
白木  周洁 《飞碟探索》2002,(6):43-44
在大爆炸中诞生 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正是大爆炸产生了包括时间、空间和物质在内的所有一切.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主流科学家的意见是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据说那是在150亿或120亿年前,大爆炸形成了时间、空间和物质。数学物理教授图罗克最新提出的“开放暴胀”理论认为,宇宙最初是一个像豌豆大小的物体,悬浮于一片没有时间的真空,“豌豆”状的宇宙存在的时间与“大爆炸”相隔一个极短瞬间。他认为,“豌豆”状的宇宙在大爆炸前的瞬间内经历了被称为“暴胀”的极其快速的膨胀过程。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由于爆炸不断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又将坍塌,然后整个宇宙乌呼哀哉,所有的一切宣告消亡。虽然科学家宣称宇宙的消亡也要有一二百…  相似文献   

10.
时空之边     
自从有人类文明开始,人们就不停地问:“宇宙在时间上有开始吗?时间也会终结吗?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还是无限?”在一些神学和宗教叙述中,宇宙为神圣的上帝所创。实际上,说明创造宇宙的“第一原因”,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上帝的存在。另一方面,诸如希腊哲人柏拉图和亚利士多德,他们并不认为上帝能直接介入世界事务,故更相信宇宙是一直存在着的。大多古人相信,宇宙是有边的,在最早的宇宙学中,世界是一块平板,上面覆盖着像面盆的天空。但希腊人已认识到,世界是圆的,并精心构造出一个模型,其中地球是中心球,四周绕着一些包括太…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宇宙?宇宙是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和,它包括地球和其他一切天体。所以,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先从地球开始的,然后从地球扩展到太阳系,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从银河系扩展到星系,从星系扩展到星系团……等等。宇宙是如此之大,包括上千亿个星系,但人类可以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12.
科普刊物往往把科学发现和成就的取得描绘成顺理成章之事,好像只要想到了,并照所想的去做,就会有所突破,就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其实,科学研究的成功率一般只有10%或者更小.真正的科学家往往是在经历了九次失败之后,仍能以同样的热情投入第十次研究,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同样如此.本文拟通过人类对一系列不存在的"星球"或"卫星"的研究经历,向人们展示宇宙探索史上的几处"败笔".  相似文献   

13.
宇宙之大     
我们已经知道,宇宙诞生于一百多亿年前的一场不可思议的巨大爆炸。它在少于一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迅速膨胀,这种膨胀在今天还在继续。正因其会膨胀,所以可以说宇宙是有限的。于是人们不禁问,宇宙会膨胀到何种程度?宇宙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宇宙之外又是些什么呢?从常规的思维角度来看,宇宙不可能有边界,宇宙之外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如果有,也还是宇宙的一部分。但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今天我们语意中称之为宇宙的,仅仅是不计其数的四维宇宙中的一个而已。一维的世界是一条直线,它由无数个无限大,乃至虚无的不重复的奇点构成;无数个不重复的一…  相似文献   

14.
以太 《飞碟探索》2007,(7):11-11
无边无垠的宇宙中究竟深藏着什么样未解的奥秘?为了寻找开锁的钥匙,为了打开宇宙神奇的大门,21世纪的人类正在努力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5.
要解决宇宙模型问题,必须先解决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时间之轴是否存在,至今仍无定论。所以,我们只有不断提出新的假想,不断探索,才能一步步接近真理。现在,我就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认识。   空间是三维的,时间是一维的。三维的空间和一维的时间,共同构成了四维的时空。时间是一条从过去指向未来的轴,无极无限。三维的空间在时间这条轴上,只不过是一个个的点。每个三维空间都是一个点。一系列的空间,从过去到未来,排列在这轴上。这样,时间轴上的…  相似文献   

16.
邱伟 《飞碟探索》2003,(3):12-12
1988年,被誉为20世纪仅次于爱因斯坦的伟大天才斯蒂芬·霍金写了一本薄薄的科普读物———《时间简史》。他以通俗的语言解释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一时风靡全球,使大众对神话般不可思议的现代宇宙理论有了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宇宙学几成显学。霍金在书中推测,宇宙大爆炸大约发生在180亿年前,也就是说宇宙现在的年龄是180亿岁。但在10年以后的1998年,科学家们分析了大量最新的观测结果后认为,宇宙的年龄没有180亿岁,最多不过150亿岁。这是如何推算出来的呢?我们知道,超新星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亮度突然增加到原来1000万倍以上的恒星。1998年,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苏珊 《飞碟探索》2007,(3):32-33
在浩瀚深远的宇宙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近年来,宇宙探索领域喜获丰收,科学家们又有了最新发现.  相似文献   

18.
星系和宇宙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对太空中的星星充满着好奇,并渴望了解和认识它。此外,今天的社会要求人们打开狭窄的眼界,从各种不同的途径汲取知识和丰富自己;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认识星系和宇宙,除了能够丰富知识之外,它还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甚至人生观,所以了解星系和宇宙是非常必要的。鉴于很多人渴望了解这方面知识,但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那些厚厚的天文书籍,本文以连载的方式、采用提问的形式和图文并茂的模式,围绕着"星系和宇宙"这个主题,介绍关于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以及宇宙探测技术等问题,让读者和宇宙对话。  相似文献   

19.
给宇宙画像     
巨尤 《太空探索》2001,(6):26-27
给宇宙画像,其结果可能比瞎子摸象还要片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认识宇宙是科学的责任,更是人们的愿望。正因为“身在此山中”而必须了解“此山”。何况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20.
李墨林 《飞碟探索》2010,(10):48-50
物质是宇宙的基本形态,是时间的盟友和空间的宠儿。在大宇宙中,物质的确称得上是光怪陆离、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宇宙中形形色色的星球、星云、星系和暗物质的数量有多庞大,其基本的建筑材料也十分有限,即便把它们全部加到一起,也未超过门氏周期表上那些化学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