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综述了各国平板局部平面度检定方法、成就与问题,指出了该领域的检定发展方向。这对全面评价平板表面质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平面度误差原始测量数据平差处理的方法,给出了微机数据处理的高级语言程序的流程框图,将平差处理的计算结果与按平板检定规程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两种处理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在以平板为测量基准平面的平台测量技术中,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形:平板精度不够,或者即使最高级别也不能满足测量要求。就自然的想到这样一种办法,将平板划分为若干区域,用其中的一个误差足够小,区域足够大的位置,作为测量时用来排除被测件基准表面形状误差的理想区域,借以提高测试  相似文献   

4.
一个基于网络的程序自动评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程序自动评测体系结构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适应性强的机制来实现一个评测系统.该体系结构通过被动激活方式利用木马技术,保证了系统在通讯和评测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在评测中实现了评测程序对系统资源的零占用,这使得样本程序在开发和评测时处于一致的运行环境中.该体系结构通过规则库和过滤程序的使用,提高了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它可以适用于更多类型的样本程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应用系统.经过多次实际应用,证明其具有高效、安全和配置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热流标准系统共分三个部分:即黑体辐射源(简称黑体炉),热流标准传递装置(简称平板炉),辐射热流计。本文首先对方案选择、技术指标、热流标准传递程序、工作原理等做一概括地叙述,其他几个部分将分期陆续介绍。  相似文献   

6.
键槽对称度     
对于图1工件,在形位公差标准的检测方案中,对它的检测和计算方法有明确规定。例如(图2),工件基准轴线由V形块模拟。被测中心平面由定位块模拟。调整被测件,使定位块上表面沿径向与平板平行。测量定位块上表面至平板的距离,再将被测件旋转180°后重复上述测量。得到该截面上下两对应点的读数差a。则该截面的对称度误差  相似文献   

7.
美国GR系列IC测试系统采用磁带机作为系统程序的输入设备,由于磁带机故障率较高,因此使用中经常发生程序输入失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该测试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在对GR1732M型测试系统的组成结构进入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在线仿真器对主处理器进行实时仿真,跟踪了引导程序的执行流程和系统磁带的输入过程,提出了用PC微机代替磁带机,通过RS-232串行接口传送所有软件,本文详细阐述了改进设计方法,改进成功后  相似文献   

8.
层板内冷通道辐射换热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层板换热过程,使用了"去除复杂表面"和"无限大平板" 等假设,给出了该假设下层板内腔辐射换热计算公式.又以一特定几何结构的层板模型为例,使用了3维流体力学计算程序求解了流-固耦合情况下的层板内部换热过程,研究了其在4种航空发动机典型工作状态下,内冷通道中的对流和辐射换热情况,得到了辐射与对流换热强度之比θ随冷气入口Re数和燃气加热功率的变化曲线,并对该曲线进行了指数拟合.建立了一套快速简捷计算层板内腔辐射状况的方法,为层板内腔换热研究是否应该忽略辐射,以及对层板冷却效果的修正,提供了一定的判断和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数值计算方法的角度对大气数据校验系统设计中空速、指示空速与动压、静压转换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转换方法。在PC计算机和ARM嵌入式计算机S3C2410上进行了模拟仿真,给出了计算程序和分析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转换速度快、程序简捷、精度高的特点,该方法用软件容易实现,可以很方便地应用到其它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研究和分析了网络程序漏洞检测方法,针对C/S结构下网络程序存在的二进制漏洞提出了一种基于程序建模的漏洞检测方法。该方法针对网络程序架构进行分析,通过抽取不同类型网络程序中的关键性系统函数,进行程序建模和检测系统执行模块开发。采用选择符号执行技术进行检测,通过函数挂钩的方式定制挂钩函数语义和函数执行触发的操作,引入符号化数据和引导符号执行过程。研究过程中基于该技术实现了一套网络程序漏洞检测系统,系统能够识别目标网络程序采用的I/O模型,根据目标网络程序的不同类型调取相应的系统执行模块,利用选择符号执行技术进行自动化漏洞检测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的检测工具,该系统在网络程序的漏洞检测方面针对性更强,程序代码的覆盖率更高,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工艺参数对频率选择表面传输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造加工曲面频率选择表面FSS(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的工艺参数不同会产生FSS中心谐振频率漂移以及传输系数降低.以有限大平板FSS试件为基础,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PNA 8363B组成的测试系统,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加工工艺、FSS附加导电层以及FSS表面电阻率对有限大平板FSS传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使得平板FSS的中心谐振频率产生漂移,该差异可能是FSS单元边缘毛刺影响的结果,该影响对FSS在各种入射角条件下的传输损耗等性能也略有影响;导电层表面电阻率对FSS的传输系数有较大影响,方块电阻越大传输系数越低,且FSS中心谐振频率也有差异;附加导电层对FSS传输特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发汗冷却是解决高速飞行器关键部位热防护问题的有效途径。以不同材料的多孔平板为研究对象,以水为冷却剂,利用自行设计搭建的试验平台对多孔平板发汗冷却过程进行瞬态试验测量,得到了不同热流加热环境下不同材料多孔平板内外壁温度变化,并分析冷却剂对不同材料的冷却效果。结果表明:发汗冷却极大降低了多孔平板内外壁温度,起到了有效的主动热防护作用。对于镍、铜金属多孔平板,保持冷却剂水流量约3.5 g/s,在热流密度小于120 kW/m2的条件下,多孔平板内外壁温度稳定在30~50℃。对于陶瓷多孔平板,保持冷却剂水流量约0.32 g/s,在热流密度小于220 kW/m2的条件下,多孔平板内外壁温度基本稳定在30~40℃。在高热流密度315 kW/m2的条件下,对于镍、铜金属和陶瓷多孔平板,发汗冷却时平板内壁温度变化不大,外壁温度分别稳定在约260℃、110℃和130℃。外壁冷却剂处于完全汽化状态,且冷却剂汽化相变位置在多孔平板内部。若无发汗冷却,多孔平板内外壁温度快速升高,其平衡温度较有发汗冷却时大幅提高,进一步表明发汗冷却的巨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正用16个不同的大肠杆菌菌株划线的琼脂平板的图像,每个菌株均含有具有不同起始密码子的绿色荧光蛋白(沿着平板的边缘标注)。16个密码子分别对应16个最强的表达密码子。该图像是用两幅由激光扫描仪拍摄的图像叠加合成的。近几十年来,那些与遗传物质打交道的科学家能想到的就那么几条基本规则。首先,DNA被"转录"成信使RNA(mRNA),而mRNA被"翻译"成蛋白质,这一过程对几乎所有的生物学功能来说都是必需的。而有关这一"翻译"过程的中心原则,科学家一直以为mRNA中只有少数几个起始密码子和三碱基序列才能触发蛋  相似文献   

14.
平板的鉴定是采用测试若干直线上若干点的数值,经数据处理后得出平板平面度数值的方法进行的。测试点在平板表面的分布应均匀合理,布及平板表面各处,以反映整个平板的平面度特性。另外对测量点应能重复进行测量,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多次测量时的重复性。布点还要求能使测得的  相似文献   

15.
对平面度最小区域的评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极易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简便方法,并在微机上用C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大量实算证明:该算法准确、快速、稳定,评定结果都达到了最小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文章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工程设计的设计程序进行了探讨。从讨论现行的各种设计程序出发,分析了设计程序的多维性质,归纳出时间维、系统维和逻辑维等三种不同类型的设计程序,并研究了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层次关系。提出了一种三维设计程序模式。以三维设计程序作为框架,经过简化,得出一个通用的设计工作先后次序及段落划分的模式。这个模式可以作为编排各种不同类型设计程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表面粗糙度对涡轮叶片流动转捩以及传热特性的影响,在自行开发的CFD程序平台上提出了对γ-Reθ转捩模型的粗糙度修正方法,并参考平板绕流和涡轮叶栅的实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考虑粗糙度效应的影响,对Mark Ⅱ涡轮导叶5411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如下结论:表面粗糙度对层流边界层换热系数影响不大,而对湍流边界层则有较大影响,进而显著改变壁面温度分布;与光滑壁面相比,5μm的等效沙粒粗糙度使吸力面湍流区域壁面温度升高约5.7K,100μm粗糙度使壁面温度升高28.4 K,增幅达5%左右;当壁面粗糙度较低时,激波干涉对吸力面边界层的转捩起主导作用,而当粗糙度大于某临界值时,其作用会使转捩位置突然变化,本算例中该临界值近似为150μm。   相似文献   

18.
用有限元法ALGOR通用程序的子空间迭代法分析了下端固支的捆绑式运载火箭横向固的振动特性。计算包括助推器的上、下接头与芯级箭体固接和下接头固接而上接头绞接两种连接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适应弯扭隔肋的涡轮叶片多种扰流肋造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弯扭冷却通道内扰流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等距曲面的扰流肋造型方法,用隔肋等距面和叶盆或叶背等距面裁剪平板工具体得到肋条,以此为基础完成扰流肋建模.深入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提出隔肋面自动识别和曲面匹配算法;提取了关键造型参数;给出了基于草图的参数化实现方法,并在UG上开发出了造型模块,实现了适应弯扭隔肋的多种扰流肋造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个结构式的规范推导——定理证明演绎系统和一个程序设计知识库,它们用于支持程序自动综合。讨论了程序自动综合中的演绎与知识的协调和自学习问题。用PROLOG程序自动综合实例——由同一规范推导出三个reverse程序——展示了我们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