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就机头微扰动、表面粗糙度、机头顶点形状等因素对战斗机大迎角航向气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迎角下飞机的航向气动特性对机头表面粗糙度和顶点形状较敏感,不同表面粗糙度和不同机头顶点形状使飞机大迎角下的侧向力和偏航力矩有较大差异,圆头机头对消除和控制飞机在大迎角下的侧向力和偏航力矩效果明显;机头颗粒和顶点细微不对称对大迎角下飞机的航向气动特性微扰动作用明显,使大迎角偏航力矩方向和极值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2.
由于飞翼布局飞行器取消了垂尾,其航向控制困难。为辅助和优化航向控制,基于射流控制技术设计了多种激励方案。设计并制作了航向射流控制激励器,通过风洞测力实验和二维数值模拟,对各方案的控制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选取出最优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射流动量系数下,产生阻力比施加推力更容易获得偏航力矩。当激励开启后,射流包含与来流相逆的分量越多,与来流作用越明显,形成的分离区越大,控制效果越好。其中前对称吹气为最优控制方案,可以产生约70°阻力舵偏转效果,且力矩耦合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机头控制提高战斗机大迎角稳定性的方法;分析了加装鸭翼、边条、翼刀、涡发生器、涡襟翼、背腹鳍、展向吹气、扰流减速板、防尾旋伞的气动机理;以苏-27为例,介绍了气动布局中合理搭配和修形对提高飞机大迎角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图片消息     
图示的这架F/A-18大迎角验证机正准备在NASA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进行第三阶段的大迎角试验研究.为了提高其在大迎角飞行时的滚转效率,改善大迎角偏航操纵性能,在该机机头处安装了铰接的主动式头部导流片(左图).通常情况下,该导流片呈折叠状,平贴在机头处(右图).该导流片可以单独操纵.这架F/A-18将在两种条件下进行试验,即在同时用机头边条和推力矢量情况下和仅用机头边条的  相似文献   

5.
高速巡航飞行时,机头的流动特性对大型民机的耗油率以及驾驶舱的舒适程度都有影响,民机高速巡航飞行时要求飞机头部尽可能不存在分离流动,高速气流在机头舷窗位置不出现激波。通过风洞试验.在FD-12高速风洞中得到了某民机头部的压力分布、彩色油流照片以及PIV宅间流场显示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巡航状态下,机头表面主要是附着流动,来流马赫数为0.82时,机头舷窗后方局部出现超声速区。  相似文献   

6.
飞机驾驶舱自动调光系统中光照传感器布局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飞机驾驶舱自动调光系统中环境光检测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光照传感器布局方法,该布局方法首先利用SPEOS光学仿真软件分析驾驶舱各区域在不同季节、航向、时间点时的环境光分布;其次,结合各区域发光器件分布情况,确定出光照传感器安装的候选位置;最后,在自然光环境下验证光照传感器候选位置的合理性,并根据验证结果确立光照传感器安装位置。该布局设计方法结合了光分布仿真分析的快速性、可重复性和自然光环境验测真实性的优点,能实现驾驶舱光照传感器的合理布置,为驾驶舱自动调光系统提供准确的环境光信息。  相似文献   

7.
吕新波  刘振钦 《飞行力学》2011,29(2):10-12,16
经计算并和常规布局大型飞机对比分析,给出了盒式机翼布局大型飞机的气动特点;然后研究了盒式机翼布局大型飞机本体横航向飞行品质;针对盒式机翼布局本体飞机横航向飞行品质较差的问题,研究了提高盒式机翼布局飞机横航向飞行品质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盒式机翼布局大型飞机具有良好的升阻特性和特殊的横航向气动特性;修改布局参数对提高...  相似文献   

8.
前体涡非对称分离机理及前缘吹气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设计对称性算法,求解层流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细长体在低超声速情况下前体背风涡随攻角演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前缘吹气对前体涡演化和侧向力特性的控制机理.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倾向于支持在层流框架内,前体涡的非对称失稳是一种对流不稳定机制,要想根据需要产生对称或不对称的前体涡,就必须外加持续的扰动.在约16°~48°攻角区间内,前缘吹气可产生规律性较好的侧向力,有可能直接利用前体涡进行横侧向控制.为工程实用化,需提高前缘吹气的激励收益效费比.  相似文献   

9.
X型尾翼布局对无人机静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磊  高正红 《飞行力学》2007,25(1):15-18
针对某型无人机所采用的X型尾翼布局,利用求解三维Euler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不同尾翼夹角和安装角状态下的全机纵向及横航向力矩值,并以此分析和研究了X型尾翼的夹角和安装角对无人机纵向及横航向静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飞机的静稳定性要求,确定了该型无人机的尾翼夹角及安装角。  相似文献   

10.
曾友兵  吕志咏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1):1976-1981
研究了机身头部法向吹气和具有不同指向角的喷管切向吹气对于不同截面的机身前体所产生的影响.在风洞中采用测力的方法给出了不同截面形状的非细长机身的实验结果.讨论了迎角、吹气方式、喷管指向角及截面形状对机身侧力的影响.实验表明,法向吹气和喷管切向吹气都是有效的控制手段,吹气对其中圆锥截面模型的影响最大,椭圆截面模型次之,对带棱截面模型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大迎角细长体侧向力的比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蕴松  明晓 《航空学报》2006,27(5):746-750
介绍了一种新的大迎角细长旋成体侧向力的比例控制技术。通过在细长旋成体头部施加非定常小扰动,可以对细长旋成体非对称背涡的非对称程度进行比例控制。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以很小的能量输入将大小和方向随机变化的侧向力加以精确控制;不仅可以控制侧向力的方向,也可以连续改变侧向力的大小,使其变成有利于飞行控制的气动力和力矩,达到变不利为有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细长体大攻角非对称流态的机理以及开发新的控制技术进行了风洞实验.实验中观察到了侧向力的双稳态状态,并且它的正负指向很容易被来流中或者模型头部的微小扰动切换.连续改变滚转角时出现了迟滞回线.模型上游的扰动棒能改变侧向力的方向,当扰动棒移走后仍然可以保持该方向.根据以上观察,在模型头部安装了微型摆振片,该摆振片可以处在不同的周向位置.当摆振片静止时,迟滞回线消失,侧向力的方向不随紊流随机切换.截面侧向力的动态测量结果表明,当摆振片低频摆振时,侧向力可以跟随节奏变动.随着频率的增加,侧向力逐渐减少.当摆振频率进一步增加时,侧向力减少到零.如果摆振时,改变摆振片的平衡位置,则侧向力可以成比例的变化.根据上述实验实施,探讨了非对称现象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边条翼飞机气动特性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志咏  高为民 《航空学报》2002,23(2):170-172
 针对边条弯扭及改变双立尾展向位置对全机纵横向气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边条弯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最大升力系数,增加航向稳定的迎角范围,但对滚转稳定的迎角范围没有什么影响。当双立尾分别移到机身外侧置于机翼上时,可以显著提高全机最大升力系数,同时使航向和滚转稳定的迎角范围大为扩展。  相似文献   

14.
开裂式方向舵是无尾飞翼布局飞机一种重要的阻力式偏航装置。本文在不同马赫数和舵偏下,通过风洞实验,深入研究了开裂式方向舵的作动对某无尾飞翼布局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裂式方向舵是一种合理的偏航式操纵装置,能够在升力、侧力和俯仰力矩变化较小的条件下提供较大的偏航力矩,但也与滚转力矩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本文的研究为开裂式方向舵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空学报》2016,(6):1591-1601
The modern high performance air vehicles are required to have extreme maneuverability,which includes the ability of controlled maneuvers at high angle of attack. However, the nonlinear and unsteady aerodynamic phenomena, such as flow separation, vortices interaction, and vortices breaking down, will occur during the flight at high angle of attack, which could induce the uncommanded motions for the air vehicles. For the high maneuverable and agile air missile, the nonlinear roll motions would occur at the high angle of attack. The present work is focused on the selfinduced nonlinear roll motion for a missile configuration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ake wings on the roll mo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from free-to-roll test and PIV measurement using the models assembled with different strake wings at a = 60°. The free-to-rol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with whole strake wings(baseline), the model assembled with three strake wings(Case A)and the model assembled with two opposite strake wings(Case C) experience the spinning, while the model assembled with two adjacent strake wings(Case B), the model assembled with one strake wing(Case D) and the model with no strake wing(Case E) trim or slightly vibrate at a certain "×"rolling angle, which mean that the rolling stability can be improved by dismantling certain strake wings. The flow field results from PIV measurement show that the leeward asymmetric vortices are induced by the windward strake wings. The vortices would interact the strake wings and induce crossflow on the downstream fins to degrade the rolling stability of the model. This could b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elf-induced roll motion of the model at a = 60°.  相似文献   

16.
具有尖头细长构型的飞行器在实际大攻角飞行和风洞试验中,侧向力系数和偏航力矩系数存在非确定性,给数据分析和使用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本文发展了一种附加头部微扰动的试验技术,并在YF16模型大攻角试验中开展了应用.试验中通过压力分布确定头部分离流动特征,再采用人工转捩和头部微扰动技术在大攻角风洞试验中确定侧向力和...  相似文献   

17.
头部鼓包对不同截面机身侧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或导弹在大迎角下飞行时会形成非对称涡,从而产生很大的侧滑力和偏航力矩。为了寻求消除侧滑力和偏航力矩或利用流动的非对称来提供飞机飞行所需的航向控制能力,研究了机头上放置小鼓包对3种不同截面的机身前体模型的影响。研究过程中采用了风洞测力和水洞流动显示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在20°~70°的迎角范围内,鼓包对圆锥的影响最大,对椭圆截面模型有一定的影响,对带棱截面模型的影响最小。鼓包越靠近前体头部,对侧力的影响越大。对圆锥柱体模型鼓包只能改变侧力最大值出现的迎角,而对减小最大侧力值作用不明显。对椭圆截面模型,可使最大侧力系数从1.98降到0.53,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侧力。带棱截面模型对鼓包的大小和位置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前掠翼根部流动分离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彬乾  B.Laschka 《航空学报》1992,13(5):241-246
 在风洞和水洞中研究了机翼根部修形、活动边条、固定边条、边条襟翼和链接边条在控制前掠翼根部流动分离方面的作用。分析了上述措施对机翼流动的干扰机理及其对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措施对控制前掠翼根部流动分离均有明显效果,可提高大迎角升阻特性,改善纵向力矩特性和配平能力。固定边条和边条襟翼还可改善中小迎角的升阻性能,链接边条和边条襟翼则可使失速性能提高。加鸭翼后上述气动收益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利用DES方法对处于非对称流态下的细长旋成体进行了俯仰和偏航振荡的数值模拟,观察细长体气动特性尤其是背风面非对称分离涡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大迎角非对称多涡系情况下,固定频率和振幅的非定常运动可以改变流场结构和气动力,对细长体背风面流态有巨大的影响。俯仰振荡对非对称分离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抑制流场的非对称性,使分离涡趋于对称;而固定频率的偏航振荡则破坏背风面分离涡的稳定性,激励非对称背涡产生随时间变化的周期性脱落。所进行的非定常运动与细长体流场耦合作用研究在国内外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