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特征建模技术,构造了注塑模的特征模型,建立了模具零件的形状,精度等几项应用特征,并构造了面向车间单元的注塑模CAD/CAM系统集成环境,利用数控加工中心完成了整个加工过程,实现了模具零件的集成化制造。  相似文献   

2.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精铸模CAD/CAM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精铸模CAD/CAM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该系统完成了系统界面、功能和数据管理的集成,实现了精铸模具零件的特征造型、实体造型、零件装配尺寸协调、二维工程图绘制,提高了叶片精铸模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我所PDM系统实施过程中,利用PDM中面向产品对象的企业流程模型思想,提出产品数据管理平台上的设计、工艺和生产计划与控制的集成模型。PDM系统作为CAD/CAM/CAPP系统的集成框架,能够弥补传统型系统的不足,有利于CAD/CAM/CAPP系统在整个CIMS环境下向集成化、工具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有CAD/CAM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几种信息集成方法,根据这些集成方法,用户可对产品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集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某企业的B型超声波仪中的操作面板的开发应用为例,探讨了基于RP/RT/CAE技术的产品快速开发途径。通过优化模具结构,改进工艺参数,从而改善了制成品质量,使RP/RT技术更加实用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在以色列三维CAD/CAM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和研制出来的覆盖件模具CAD/CAM系统,系统采用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可以完成冲压方向的确定、自动旋转及修边性判定等辅助工艺功能,大大提高了覆盖件模具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应当大力开展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使数字化技术普遍应用于模具工业,并用来改造传统的模具工业,这是我国模具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航空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冲压模具每年都在以20%的增速发展。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如在一个车型生命中,周期最短、变化最频繁的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碳/环氧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形工艺中,模具通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件的形状越复杂,模具的重要性越显著。本文通过几种已为实践验证的模具设计实例,初步探讨了碳/环氧复合材料构件的模具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
DMY是一个在微机上开发的针对模具、机械、汽车、航空及船舶等待业中的复杂曲面设计与加工的CAD/CAM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和框架结构,并了其主要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0.
模具CAD/CAM系统一种三维模具CAD/CAM系统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成功。该系统能够实现模具设计制造一体化,适应模具品种多、批量小的生产方式,既可准确地复制已在生产中使用的模具,又可快速设计和制造出新的模具。该系统采用体素拼合的设计方法,适于模...  相似文献   

11.
用具有宏观夹铝带的SiCw/Al复合材料的热挤压余,对热挤压压余中的金属流线进行了观察并建立了金属流线方程,为抗日夺模具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原则。本文用曲线形状较金属流线形状陆的流线凹模进行挤压,结果表明,使用该种凹模能够有效地消除金属“死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晶须折断,从而提高了挤压棒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CATIA中使用人工审核方法检测工装数模规范性时效率低、易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对工装数模规范性进行自动校验的方法。该方法基于CAA,以CATIA为平台,Visual C++为编程工具,能够自动怏速准确进行检验,解决了订货单信息、数模信息自动获取的难题。缩短了工装设计周期中用于校验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模具设计部门对工装数模规范性实现高效检测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3.
挤压铸造SiCw/L3复合材料的热挤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挤压铸造SiCw/L3复合材料不同温度下的热挤压行为。通过图像分析和性能测试对SiCw/L3复合材料热挤压棒中晶须关态和挤压棒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定。  相似文献   

14.
南飞公司购置的经二次开发的冷冲模CAD/CAM应用软件,是辅助绘图、设计、制造集成系统,采用美国AUTO DESK公司的AUTO CAD软件作为绘图工具,将其与辅助设计和制造部分集成在一个菜单内。本文介绍了软件二次开发的技术难点和开发后所达到的功能及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修正 Archard 磨损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 GH4169合金反挤压成形过程中各挤压工艺参数对模具磨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选取的参数范围内,挤压凸模最易产生磨损失效的区域为凸模圆角处,模具最大磨损深度随凸模圆角半径及坯料预热温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当挤压速率小于100 mm /s时,模具最大磨损深度随挤压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当挤压速率大于100mm /s 时,模具最大磨损深度随挤压速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工艺参数坯料预热温度1020℃,摩擦系数0.05,变形速率100mm /s,模具预热温度300℃时模具磨损量最小,为9.28×10-3 mm。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单向增强硼/铝复合材料的包覆板弯曲成形技术。用大气下热压结合的办法,将两面包有钢板的硼/铝叠片压合成一整体,然后在室温下将包钢硼/铝板弯曲成型材,再用硝酸将钢板腐蚀掉。此法可制造各种形状的硼/铝型材,包括形状较复杂的帽形型材,为硼/铝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炭/陶复合材料电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陶瓷基体原料(高岭土)中添加炭系导电原料(石墨、炭黑),经球磨混合、模压成形和烧结工艺制得炭/陶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数字测温仪等分析和测试了所研制试样的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电热性能.结果表明,本实验的烧结条件下,炭系导电原料不会和陶瓷基体发生反应,其导电性不会受到影响.单一石墨和炭黑含量超过30和25wt%或石墨加炭黑混合(m石墨: m炭黑=1: 1)导电原料含量超过30wt%时,可在炭/陶复合材料内部形成良好的连续导电通道,且该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发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0.5mm厚6061铝合金和2mm厚T2紫铜搭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无倾角微搅拌摩擦焊接试验,通过对搅拌工具材料选择、焊缝成形、接头性能分析,研究了其焊接工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热作模具钢,采用高速工具钢制成的搅拌工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对于铝/铜搭接接头,无倾角微搅拌摩擦焊接能获得成形良好的焊缝,并且其工艺窗口宽泛,接头的力学性能良好,其承载能力能够达到铝合金母材的95%以上,但是当焊接速度为200mm/min时,主轴转速一旦超过25000r/min,焊缝表面将会出现沟槽缺陷。  相似文献   

19.
在冲压拉伸制造薄板形零件的模具设计制造中,通常都是先利用公式计算出落料尺寸,根据这个尺寸制造出落料凸模和落料凹模,试生产后再根据制件的误差对落料凸模和落料凹模进行修改,如果成本高,效率低,就通过探讨误差生成的原因以及做出应对的修正方法,从缩小误差,提高试生产效率方面考虑,设法缩短试制时间。  相似文献   

20.
提高模具寿命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具寿命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加工效率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衡量模具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以翔实的材料描述了提高模具寿命的重要途径,即:模具的合理设计、模具材料的合理选用、正确运用热处理技术、模具的精加工和模具的正确使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