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的展望   总被引:33,自引:16,他引:17  
林基恕  张振波 《航空动力学报》2001,16(2):108-114,118
21世纪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仍以机械传动为主,在主轴轴承、润滑、齿轮传动及主轴密封方面,将继续对付与迎接先进发动机更高使用要求的挑战。电磁轴承与电气化附件传动研究方兴未艾,在航空发动机上应用已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2.
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技术(包括轴承、密封润滑及附件传动)是影响发动机安全、可靠性、寿命和效率的重要研究领域,是多年来影响发动机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经过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的努力,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业已挂牌运行。该实验空拥有传动润滑试验研究用的试验设备13台及相应的测试仪器仪表,门类齐全,功能完善,整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现介绍下述试验设备(图片见封二);主轴密封试验器(A605)用途: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承腔密封装置的性能、耐久性及寿命的试验研究(轴间密封装置除外),并可对发动主轴承润滑剂和密封装…  相似文献   

3.
《航空科学技术》2011,(4):87-F0003
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以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为依托,以该所第五研究室为主体,吸收有关厂所和院校的力量,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密封、传动及润滑系统的基础研究工程设计及试验。该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厂所本专业领域中唯一的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1998年9月30日,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彦仲为首的验收委员会认定。以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第5研究室为主体,吸收有关厂所和院校的技术力量,在原有基础上建成的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已达到总公司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同意验收。正式挂牌。准正式运行。 发动机动力传输技术(包括轴承、润滑、密封和附件传动)是影响发动机安全、可靠性、寿命和效率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多年来影响航空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先进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动力传输系统将采用无接触的磁力轴承取代传统的滚动轴承,在高速转子上安装电起动机/发电机,用全电气化传动附件代替机械传动附件,使发动机的推重比、工作寿命及可靠性获得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具有专业技术复杂,故障多发等特点,通过对国内外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技术分析,阐述了传动、润滑、密封和主轴轴承4个专业的技术水平现状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并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常规做法。认为提高从业人员技术能力,完善专业设计规范和提升机械系统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从业人员应关注设计细节,注重经验积累,用数据说话,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同时建议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加强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专业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7.
轴承是航空发动机旋转部件的支撑单元,因其工作环境恶劣、旋转速度高、工作中承受的振动剧烈、摩擦产生的热量大等原因,轴承的工作寿命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寿命.随着对发动机寿命延长的要求,提高航空发动机轴承寿命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影响航空发动机轴承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轴承寿命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承受着高温、高速、重载、贫油、断油等极端工况,其疲劳、磨损等失效问题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因此,对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使用状态进行有效精确监测极为重要.对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工况特点、主要失效模式和失效机制进行了梳理;针对主轴轴承的状态监测方法和技术,总结并对比分析了现有主轴轴承振动、滑油状态、声音、...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空发动机在低转速下轴承腔出现的漏油问题,深入分析了航空发动机在低转速下产生漏油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种解决航空发动机低转速下轴承腔的漏油问题的有效方法,即设计一种应用在后轴承腔供油路上的流量管理阀.开展了流量管理阀打开压力及流阻特性试验,试验表明:流量管理阀的打开压力和流阻特性满足航空发动机低转速下既向轴承腔少量供油以对轴承进行润滑又防止轴承腔内供油过多而导致漏油的设计要求.研究方案可为解决航空发动机低转速下轴承腔漏油问题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结构设计及齿轮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适应某型航空发动机功能要求设计的附件机匣为研究对象,将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融入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中。采用高可靠性结构设计方法进行齿轮、轴承等重要传动部件设计;分析了齿轮疲劳强度,考虑了壳体、轴的实际刚度对齿轮疲劳强度的影响,使分析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该附件机匣随发动机累计试车超过300 h仍工作状态良好,表明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发动机附件传动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滚道表面光饰强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表面改性处理技术是一种提高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疲劳寿命的有效途径。在表面改性处理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滚道表面强化处理技术(即光饰强化处理)并研制了相应的光饰强化专用设备——离心强化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滚道表面硬度,改善滚道表面粗糙度,并在滚道接触表层产生残余压应力,显著地提高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疲劳寿命和降低疲劳寿命离散性。   相似文献   

12.
马芳  刘璐 《航空发动机》2018,44(1):85-90
航空轴承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因此研制高可靠性的航空轴承对于保障航空装备性能和飞行员安全都尤为重要。简述国内外航空轴承技术的发展现状,从材料、设计、制造、试验、检测5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差距,并基于航空发动机高温、高载荷、高转速、长寿命与高可靠性的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新材料应用、表面处理、结构设计与仿真、智能制造与检测、试验技术与评价、智能轴承技术等有待于解决和发展的航空轴承技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某型发动机轴承在航空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处于盲装状态,其故障发生率较高。为了控制轴承在工作状态下的游隙需要对轴承进行镀铬,然而镀铬对轴承疲劳寿命及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了确保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发动机安全可靠工作,研究了镀铬对航空发动机轴承用材料8Cr4Mo4V钢疲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铬试样的疲劳强度由镀铬前的860 MPa降到540 MPa,缺口试样镀铬后的疲劳强度由镀铬前的31 0 MPa降到95 MPa,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镀层中的微裂纹是引发速断的疲劳源。  相似文献   

14.
电磁轴承在航空发动机应用中设计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磁轴承实现了依靠电磁力使转子非接触地“支承”于轴承体内的目的,并具有运动阻力小、无接触摩擦和磨损、功耗低以及寿命长等优点,是磁悬浮原理在机械领域中的应用实例。航空发动机是电磁轴承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介绍电磁轴承及其系统的特点和电磁轴承的一般设计准则、常用技术指标以及在航空发动机中应用电磁轴承的部分设计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首先代表航空工业总公司热烈祝贺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重点实验室顺利验收。同时,对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606所的领导、科技人员及全体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样一个实验室的验收工作,通过参观也学习了很多知识。过去我们在总公司机关讨论航空发动机的问题时,大量说的是有关发动机的性能,如发动机的推力是多大?推重比是多少?对于具体技术,讲得较多的是压气机的压比是多少?效率是多少?喘振裕度是百分之几?而对发动机的动力传输,涉及轴承、密封、润滑和传动等技术,应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磁轴承在航空发动机的应用研究,扼要介绍电磁轴承在航空发动机应用过程中的部分技术问题和设计方法,包括基本控制设计方法、柔性转子系统设计方法和陀螺效应设计方法。并给出一台原理试验样机的分析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离子注入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航空零件、生物材料、模具和刀具等产品上的应用实例 ,着重叙述了成都发动机公司在航空发动机轴承和燃油泵上应用离子注入技术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轴承作为航空发动机主动力支撑传输部件,处于高转速、高载荷的工作环境中,受安装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轴承安装工艺,可以保证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文以工程经验为依据,并结合理论计算,阐述了轴承压装和热装的工艺方法;在轴承安装后,通过对轴承的轴向定位以及轴承灵活性的检测判断轴承安装正确性的工艺手段;对于热装轴承,在轴承冷却过程中采用一种工艺预紧力对轴承施加持续轴向力,保证轴承安装精度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发动机轴承的工作状态非常恶劣,其运行负荷、转速和油温等条件非常苛刎,所以轴承很可能在未发觉的情况下发生磨损,甚至可能在发动机的其他部位产生二次破坏.因此及早检测到轴承失效可以有效地避免发动机出现空中停车和二次破坏.  相似文献   

20.
实验用航空发动机磁悬浮轴承样机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磁悬浮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中的最新应用水平,推导了磁悬浮轴承-柔性转子系统动力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磁悬浮轴承样机的稳定性分析中,解决了国内以往磁悬浮样机试验稳定转速达不到设计工作转速的问题,最后进一步提出了磁悬浮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的系统动力学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