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星基多普勒轨道确定和无线电定位组合系统(DOR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明DORIS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组成,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介绍了系统的运行性能,并进行了简要的误差分析,最后综合并展望了DORIS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RS-232串口在医用虚拟仪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虚拟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虚拟仪器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其硬件部分由信号采集调理部件的不同分为五类,本文介绍了各自不同的功能和特点。虚拟仪器的软件可分为三个层次,介绍了各自实现的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在医用心电监护系统中的应用,该系统可实现心电、呼吸和无创血压的监护,每个测量模块独立存在,用户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维护、功能扩展和升级,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框图,说明了软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卫星远程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坚 《卫星应用》2006,14(2):7-16
中国卫星远程教育从1986年至今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系统涉及领域不断扩大,技术手段不断进步。本文分别从综合性卫星远程教育系统、高等教育远程教育系统和中小学远程教育系统三个领域介绍了我国开展卫星远程教育主要的系统和单位,最后对卫星远程教育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冗余设计是提高雷达终端系统任务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简介论述了终端系统的冗余设计原理,并对终端系统冗余设计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从系统华中地区管理模块、显示原理、系统软件设计及BIT(Built in Test)设计方面介绍了系统冗余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廊坊如何建立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廊坊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在主体要素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构建廊坊市区域创新系统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十二种机载和航天器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意在帮助潜在用户针对特殊应用对这些系统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中,必须对复相位历程数据进行大量的处理才能获得有用图像。而在聚束照射SAR系统中,对SAR相位历程数据进行孔径加权和逆傅里叶转换就能荻取有用图像。本文将讨论聚束照射SAR系统所获取的复相位历程数据的压缩问题。我们利用有关孔径加权函数和傅里叶变换处理方面的知识得到了一个对应于每个复相位历程数据样本的“增益”因子。然后,利用这个“增益”因子对相位历程数据的量化进行有效的比特分配,最后对本文所提出的数据压缩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与其它现有SAR相位历程数据压缩系统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某大型发射设备仿真系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车体进行自动调平和对发射筒进行自动调直,本文着重分析了基于液体摆组合的计算机自动调平(调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空间站大型伸展机构的运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空间站大型伸展机构的运动特点和系统动力学方程出发,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判据。这一问题又可分为五个方面:姿态-伸展-振动耦合系统的分析方法,复杂大系统的分解集结方法,时滞系统和滞后系统的稳定性问题,Stick-Ship运动对系统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非线性非定常系数稳定性的一般解。其中还对接触、摩擦、碰撞问题,变拓扑系统,非光滑动力学系统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分析了Lyapunov指数方法在这些特殊系统中的适应性。本文对空间站大型伸展机构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在处理这类复杂大系统时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为其设计和研制工作提出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了陀螺仪温度试验系统的结构和特点,用该系统进行了某型陀螺仪的温度速率与位置试验,并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陀螺仪静态温度模型,由补偿研究证实了所建模型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王长庆  王玲 《航天控制》2002,20(1):57-60
在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半实物仿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再入体六自由度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的系统结构与软件系统设计,并探讨了相应的仿真技术途径。试验结果表明,该软件系统为半实物仿真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最小系统的小卫星在轨软件重构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基于星载终端处理设备最小系统的小卫星在轨软件重构系统设计方案。依据星上信息流实现现状,设计重构系统的系统框架,提出星载终端处理设备的最小系统组成、通用功能集和需要满足的整星安全性功能需求。系统中,应用软件程序数据按照注入帧格式通过遥控通道注入到星上,可缓存在星务存储器中再分发给终端目的设备,通过最小系统软件对应用程序进行引导和加载管理,整个过程均有差错控制设计以保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软件重构试验和容错试验表明,利用该系统可实现星载微计算机软件和FPGA配置数据的可靠上注、可靠存储和可靠加载。  相似文献   

13.
王胜文  洪炳熔 《宇航学报》2004,25(3):317-322
鉴于自动测试系统研究中缺乏确认其故障冗余属性的手段,提出一种基于对比策略的故障注入系统。系统采用硬件注入和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故障注入由专门研制的电压信号发生器、电流信号发生器、后驱动电路完成,自动测试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软件仿真完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能发现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缺陷,并能对其故障冗余属性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14.
多雷达多目标跟踪仿真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多雷达多目标跟踪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算法上,具有实用性的系统不多,本文提出模块化、易扩展的软硬件结构,从软件设计角度分析了多雷达多目标跟踪仿真系统实现技术,系统具有跟踪大批次、复杂强机动目标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航天产品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要求,用户对软件存储和加载方式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如程序三区冗余备份、在轨重构等。TMS320C6701是一款高精度浮点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其运算速度快、实时性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轨道运算等宇航软件产品中。TMS320C6701内部程序区和数据区独立,设计师需要编写二次引导程序实现代码和数据的先后加载。根据TMS320C6701的加载特性,将二次引导与重构功能结合,设计了一个引导系统。引导系统对应用软件进行三取二判决,将判决结果加载至RAM中运行,并通过总线实现应用软件的更新。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通过总线通信对应用软件重构升级,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且缩短了单机研制周期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6.
IoC模式及其在设备监控软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玲  徐京  李颖 《航天器工程》2009,18(3):117-122
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IoC)模式是一种框架设计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应用软件的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结合抽象模型设计思想,针对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设备监控系统,举例对比了如何运用传统方法和IoC模式进行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结果表明,软件开发中使用IoC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组件之间的耦合,使软件框架更加易于扩展。  相似文献   

17.
一种卫星低频接口自动测试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卫星低频接口测试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导致接口测试自动化程度低,测试效率不高,测试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的分析,并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卫星低频接口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套硬件设备和一套控制软件,硬件设备与星上电缆通过转接电缆连接后,在控制软件的控制下自动完成星上电缆中所有待测点的接口测试工作。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效率提高了50%;系统规范了低频接口测试流程,并有效降低了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实时遥测数据融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布式遥测系统中,实时遥测数据融合软件可以任意驻留在采集服务器或者任一客户端上,也可以单独运行在一台数据融合服务器上,完成设备数据管理、实时数据融合、融合效果评估输出等功能。采用多数据流智能选择实时融合模式并联方式工作,将大大提高系统输出正确数据的可靠性,同时确保指挥大厅数据显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字波形合成的PCM/FM调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无线通信向数字化、软件化发展,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各种通信功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广泛应用的PCM/FM遥测体制中,PCM/FM调制模块也可采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数字方法来实现。相比于模拟技术,数字技术可以改善模拟锁相调频电路的低频响应特性,有利于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并能有效地提高传输效率和保证传输性能。在PCM/FM调制的数字化实现方案中,结合了直接波形合成(DWS)及数字上变频(DUC)技术,以DSP为核心,通过软件算法将PCM信号分解为基带I、Q(同相、正交)信号,I、Q信号分别与各自的载波相乘后相加形成正交调制数据流,然后经过D/A转换得到正交调制模拟信号。其中的软件算法部分采用MATLAB语言进行全精度仿真及验证。  相似文献   

20.
Generating requirements for complex embedded systems using State Analysi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t has become clear that spacecraft system complexity is reaching a threshold where customary methods of control are no longer affordable or sufficiently reliable. At the heart of this problem are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to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based on subsystem-level functional decomposition, which fail to scale in the tangled web of interactions typically encountered in complex spacecraft designs. Furthermore, there is a fundamental gap between the requirements on software specified by systems engineer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requirements by software engineers. Software engineers must perform the translation of requirements into software code, hoping to accurately capture the systems engine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behavior, which is not always explicitly specified. This gap opens up the possibility for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systems engineer's intent, potentially leading to software errors. This problem is addressed by a systems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called State Analysis, which provides a process for capturing system and software requirements in the form of explicit models.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requirements for complex aerospace systems can be developed using State Analysis, using representative spacecraft ex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