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前,美国、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均成立了网络电磁空间作战部队,保证己方网络电磁空间安全,同时具备杀伤别国网络电磁空间的能力,网电作战研究已经展开。尤其是最近,韩国和朝鲜之间的网络战,引发各国的强烈关注。在分析网络电磁空间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电磁空间与其他空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国外网络电磁空间技术的发展,为相关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评价网络电磁空间作战情报保障的效能,提出将网络电磁空间作战情报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为三层结构,并进一步研究各层次的效能指标,最终形成完整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立体式全球电磁环境感知系统的构建思路:以高轨卫星实现全球瞬时无缝隙电磁环境覆盖(瞬时感知);以低轨卫星实现区域电磁环境探测(区域增强探测);以临近空间或机载平台实现电磁环境识别和重点目标定位(分析电磁环境、识别和定位重点目标)。立体式全球电磁环境感知系统以空、天电磁环境探测为网络,建立全球电磁态势数据库(含可视化),实现在任何时间查阅任何区域内的电磁信号分布情况,分级分类为用户提供全球各区域实时、动态的电磁环境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4.
电磁战斗管理是美军为推动电磁频谱作战提出的电磁频谱跨域协同与能力集成的管理方法。剖析了美军电磁战斗管理、电磁战斗管理系统概念内涵,从典型系统、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方面分析了美军电磁战斗管理系统能力发展现状,提出了对电磁战斗管理建设发展的启示,为推动电磁频谱作战能力提升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空间系统研制以及国际空间合作中对电磁兼容性标准的需求,简介国内外空间系统电磁兼容性技术及其标准现状,并对国内空间系统研制过程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研制我国空间系统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正>前言"太空、海洋、网络"是国际三大公域,世界强国都在大力开发和利用公域,以便服务于国防民生。航天产业的发展,不仅使太空被更好地利用,还通过卫星通信、海洋监测等活动,极大地影响着人类对网络、海洋公域的开发。高效可靠的发射能力是影响航天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航天产业正在向商业航天模式发展的趋势,通过分析国内外商业航天的市场需求、立法政策、技术发  相似文献   

7.
建立空间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电磁屏蔽仿真模型,开展传输功率、工作电压、传输距离、工作频率对电磁屏蔽影响的仿真分析,研究电磁屏蔽条件下这些参数对线圈及系统效率、功率变化情况及屏蔽效能的影响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电磁屏蔽条件下,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屏蔽体的影响逐渐加大;输入电压对屏蔽效能无太大影响;在电磁屏蔽条件下,负载电阻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较小,但随着阻值的增大,输出功率会有所减小;系统效率和屏蔽效能会随着工作频率的增加而有微幅的减小。仿真模型能解决交变电磁场环境下空间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参数与屏蔽影响准确分析问题;仿真结果可为空间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增加电磁屏蔽后系统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电推进系统空间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推进系统的相容性、空间推力/比冲等是空间应用关注的重要性能指标。根据电推进系统未来空间试验技术发展趋势,调研了国内外离子、霍尔电推进系统的推力、电磁兼容性、对卫星的污染等空间试验情况,结合我国电推进系统首次开展空间试验现状、电推进系统的布局,以及星上配备的卫星污染与电位监测器,对空间环境条件下卫星的污染、电推进自身及卫星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空间推力标定方法、推进剂剩余量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电推进系统在轨连续试验、电推进羽流影响等分析,得到电推进对卫星周围污染情况、电推进与卫星平台的电磁兼容性等在轨性能参数,可为全面评价电推进系统技术、科学制定电推进空间试验计划及电推进空间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复杂电磁环境看作由能产生、接收、反射(散射)和吸收电磁信号的实体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并将该系统抽象为以其组分为节点、以各节点间通过“电磁信号”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连边的复杂加权有向网络,其连边的权值反映节点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程度.通过对这个复杂加权有向网络的特征量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复杂电磁环境度量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复杂电磁环境模型及仿真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战场电磁空间的构成,并用C++类建立了仿真战场空间中某点的电磁基础模型。探讨了在作战仿真中信息对抗仿真的实现方式,提出信息对抗仿真子系统框架的构建方式以及运行流程。对电磁分量在仿真系统内的传输方式和如何仿真信息对抗装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